五個時刻不洗澡
1. 勞動后不宜立刻洗澡 不管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造成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
2. 發燒時不宜洗澡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會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3. 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以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發生虛脫。
4. 酒后不宜洗澡 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會導致頭暈、眼花、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5. 飽餐后和饑餓時不宜洗澡 飽餐后洗澡,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饑餓時洗澡易造成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劉小軍)
女性性冷淡與缺鐵有關
女性性冷淡指女性的性反應受到抑制,亦稱性感麻痹。在正常女性的性反應中,陰蒂的敏感性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在不同的情況下女性性高潮的強度和時間有很大差異,但不管性刺激的位置和形式如何,其基本生理過程是一致的。
生活中的某些經歷會損害女性達到性高潮的能力。如男女之間的強烈沖突,或者受到男人冷落,經歷創傷事件,受到調戲,尤其是不愉快的首次性交體驗等都可能讓女性確信性是一種狂暴的攻擊行為。
男性早泄和夫婦間關系障礙是使女性達不到性高潮的常見原因。除此,一些身體瘦弱的育齡女性出現性冷淡,其中很大原因是因為患有常見的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之所以會引起性冷淡,是因為血液中的鐵元素影響上皮細胞的營養狀況,患缺鐵性貧血的女性,陰道和外陰黏膜容易呈萎縮狀,性交時會感到不適甚至疼痛。久而久之性欲自然減退。
育齡女性出現貧血應及時治療,血紅蛋白在100克/升以下,就應該服鐵劑和加強營養,盡快改善病情,以防止出現持續性性冷淡。(張大偉)
40℃溫水洗澡最解乏
經過一天的辛勞,很多人回家倒頭就睡。這樣不但體力恢復不過來,反而更容易腰酸背痛。此時不妨好好洗個澡,解乏的效果最好。
早淋浴晚泡澡。早晨起來最適合淋浴,這樣可以喚醒身心,讓人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如果晚上感到疲勞,可在晚飯后1小時、睡前1~2小時泡個澡。這樣能加速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讓人精力充沛。
沒有條件泡澡,可以調大淋浴水流,利用水柱的力量刺激身體,放松肌肉。如果是運動后的疲乏,應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后洗,否則會使心率加快,血液大量流向皮膚,造成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嚴重時還會虛脫。
一般來說,人體內溫度是40℃,因此用40℃的溫水洗澡消除疲憊效果最好。假如水溫過高,消耗的熱量多,反而會讓人更難受。水溫過低,血管收縮,也不易消除疲勞。熱天可以適當調低水溫,不低于35℃即可。
每次洗15分鐘最佳。洗得時間久了,會覺得渾身無力。疲勞與血液中的乳酸濃度有關。有研究顯示,劇烈運動后,洗30~50分鐘,乳酸濃度可恢復到疲勞前的水平。一般的上班族或輕微勞動者,洗澡15分鐘,乳酸濃度就恢復正常水平了。(肖文華)
十種小病要警惕
1. 睡覺流口水 可能是因為神經調節障礙引起的。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除此,口腔衛生不好、牙周病等也會出現流口水。
2. 腳有些腫 腳腫往往是由靜脈栓塞引起的,不及時看醫生可能導致下肢浮腫,甚至引發肺栓塞。
3. 視力減退 視力明顯下降,眼睛經常發花、眼角干澀、看不清東西,可能是肝臟功能衰弱的先兆。
4. 瘢痕變化 如燒傷或外傷后的瘢痕疙瘩,或慢性皮炎等,發生一些莫名其妙的變化,應該警惕有皮膚癌的可能。
5. 眼瞼下垂 眼皮越來越厚重,忽然有些下垂。“重癥肌無力”的先兆就是緩慢發生的眼瞼下垂。先是一只眼,后是另一只眼,早晨輕,晚上重,一天之內有明顯的變化。
6. 視覺彩圈 在看燈光時,燈光周圍出現彩圈。它預示著你可能患上了閉角型青光眼。閉角型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可以導致失明的眼病,早期癥狀是出現虹視。
7. “吃貨”隱患 突然胃口大開,體重卻減輕了,排尿量也隨著喝水次數的增加而明顯增多。應警惕“食欲大增”背后可能是糖尿病。
8. 突然胃疼 患過胃病,所以這次竟把心臟病的先兆當成了胃疼。心臟病引起的胃痛很少會出現絞痛和劇痛,壓痛也不常有。
9. 美人痣變化 痣在變成惡性黑色素瘤時,有這樣一些警報:痣在近時期內迅速增大;痣表面出現糜爛甚至發生破潰且有瘙癢感;痣周圍原先平坦無異,新近出現小黑點、衛星結節狀組織,或腫大且伴黑色。
10. 手心出汗 年輕人或女性的手心會發熱,但還有可能是得了慢性腎盂腎炎。這種病的前期一般有持續性或間歇性手心發熱、出汗,或伴有全身發熱。
(陳晨)
近八成癌癥是吃出來的
研究顯示,湖南60%左右的口腔癌患者和吃檳榔有關。癌癥在陜西省則呈現地域化特點,陜北高發的癌癥是胃癌,研究表明這和當地居民習慣吃腌制酸菜和大量飲酒有關。陜南多發的則是食管癌,這跟當地居民多吃麻辣燙等習慣有關。
專家提示:77%的癌癥跟生活習慣有關,所以提醒人們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腌制食品 在致癌食品中,腌制食品居首位,如腌制的酸菜、咸魚、咸蛋等。
油炸食品 經過高溫煎炸后的食物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如油煎餅、臭豆腐、油條等。重復使用的油也含致癌物。
燒烤類食品 如烤牛羊肉、烤乳豬等都含有致癌物質。尤其是輕微烤焦的部位。
霉變食品 黃曲霉素是當今發現的最強烈的致癌物,醫學界認為,黃曲霉素可能是肝癌發生的重要原因。在一些肝癌高發區,人們常食豆腐乳、豆瓣醬等,這類食品會產生黃曲霉素。另外,受潮后發霉的米面、花生米等食品也會產生致癌物質。
高溫食品 如陜南地區,因為多吃火鍋、麻辣燙等高溫食品,所以食管癌多發。火鍋底料中含有大量調料,多次煮燙也會產生黃曲霉素。
隔夜食品 首先是微生物繁殖,會導致食物變質;其次是亞硝酸鹽增多,有致癌風險。如隔夜熟白菜和酸菜就會產生亞硝酸鹽。
吃肉多吃菜少 肉類食物熱量高,會破壞人體腸道的內環境,導致腫瘤多發。(楊洋)
小動作改善便秘
便秘是人們最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癥狀。據不完全統計,約有50%的人曾有過便秘,尤其是老年人、孕婦和小孩的發生率最高,許多人為此痛苦萬分。
正常人攝入食物,經消化與吸收到形成糞便排出體外約需要24~48小時,若超過這個時間,即可視為便秘。
因食物和個人飲食及排便習慣不同,間隔時間也有很大差異。一般講,每日排便一次為正常。也有人2~3天排便一次,還有4~5天甚至更長時間排便一次卻不感覺排便困難的。
便秘是指排便不順暢,包括糞便干燥排不出和糞便不干也難以排出兩種情況。當排便間隔延長,伴有大便干燥硬結,排出困難,排便后有便意不盡,腹部脹滿,頭昏乏力等痛苦癥狀時,才稱為便秘。
清晨小動作輕松改善便秘。
兩足分立略比肩寬,兩膝微屈,上身保持正直,兩手叉腰,目視前方,肩膀放松,呼吸自然,然后開始“轉腰”。做的時候注意以小腹部的轉動為主,以肚臍為軸心,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平轉。轉腰時動作宜和緩、連貫。
由于腹部對應的是小腸、大腸等器官,因此轉腰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吸收,進而起到改善便秘的作用。注意,初練時運動次數不要過多,每天早晨正反方向各轉三五十圈即可。然后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慢慢增加轉動圈數。圈數可增至200~300圈,時間為15分鐘左右。
(周慧)
小事情讓你減壽十年/劉小軍等
1. 起床先疊被 人體本是個污染源,在一夜的睡眠中,人體會排出大量汗液,汗液中的水分及很多化學物質會被被子吸收,如不讓其散發出去,立即疊被,易使被子受潮及受化學物質污染。
2. 如廁看報 坐在馬桶上讀書看報,會延長排便時間,造成肛門充血,從而引起痔瘡發作。
3. 飯后即睡 供氧量隨之減少,易引起心口灼熱及消化不良,還會發胖。
4. 空腹吃糖 會妨礙蛋白質的吸收,影響人體各種正常機能,使人體變得衰弱。
5. 留胡子 胡子能吸附有害物質,留有胡子的人吸入的空氣,污染指數是普通空氣的4.2倍。留胡子再抽煙污染指數將高達普通空氣的50倍。
6. 蹺二郎腿 會使腿部血流不暢,影響健康。如果是靜脈瘤、關節炎、神經痛、靜脈血栓患者,蹺腿會使病情更加嚴重。
7. 瞇眼看東西、揉擦眼睛
瞇眼看東西,眼角易出現魚尾狀皺紋。習慣性瞇眼還可使眼肌疲勞、眼花頭疼。
8. 強忍小便 會造成急性膀胱炎,出現尿頻、尿疼、小腹脹疼等癥狀。有憋尿習慣的人患膀胱炎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5倍。
9. 睡前不洗臉 留在臉上的化妝品和灰塵不洗掉,會引起粉刺和針眼類的炎癥,還會導致眼睛發炎,引起皮膚過敏反應。
10. 熱水淋浴時間過長 自來水中有氯仿和三氯化烯等易揮發的有害物質,由于在淋浴時水滴有更多的機會和空氣接觸,從而使這兩種有害物質釋放更多。(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