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抓住”了時間還不夠,更重要的是,你得會利用時間!呵呵,這句話一定都快成了老師和爸爸媽媽用來教訓我們的“名言”了。不過,安排好時間可是一門大學問,比安排好我們的零花錢可要難多了……好吧,就讓我們來教你幾招!
有些同學很委屈:看看咱的日程表,每天都排得滿滿的。早晨,要上學、上課;放了學,要去學英語、學鋼琴;晚上,要寫作業……一點都沒浪費時間呀!
確實,別說很多同學,就連有的家長、老師都會覺得,每時每刻都有事情做,讓自己忙個不停,就是有效地利用了時間。可是,這樣忙忙碌碌的結果,往往是搞得自己很疲勞。而且還會讓人感覺有點“暈頭轉向”:上一個小時在背英語單詞,下一個小時又在畫畫,再下一個小時又在做數學題……最后,感覺什么都做了,但又什么都沒做好。咦,怎么好像反而是在浪費時間呢?
這是因為,人從開始做一件事,到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再到深入地思考、動腦筋,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做的事情太多,一會兒一換,反而會分散精力。所以說,不能一味地把時間“塞滿”,而是要掌握好節奏。一件事做完,再做另一件。重在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律,而不是急于求成。
老師一定教過你,每個星期都要給自己列一個日程表,為自己規定好哪天都做些什么。但是,很多人畫好了日程表,卻不知道自己應該往里面填什么:想做的事情這么多,該怎么計劃呢?
別急,先讓我們來回想一下:除了睡覺之外,每天,學是不能不上的,作業是不能不寫的,這些時間都要首先列出來。除此之外,有些同學還參加了課外興趣班,這些時間也都是固定的。對了,還有每天上學、放學路上花掉的時間……等把這些時間都排除掉了,剩下的就是我們可以自己安排的時間了。
可能有的同學發現,自己剩下的時間好少啊。那你就要看看,哪些時間是可以節省出來的呢?比如說,上學、放學有沒有更近一些的路線?可以快點到家?或者,哪天正好有自習課,可以先把作業在學校寫完……別忘了,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是可以“擠”出來的哦!另外,最好在列這個日程表的時候,跟爸爸媽媽一起商量著來。如果發現時間實在排得太緊張,你也可以跟他們提出來,相信他們都會愿意幫你解決的。
爸爸媽媽總是叮囑我們,要先寫完作業再去玩兒。可是,總有同學喜歡把做作業放在最后一位:寫吧,又累又沒意思;不寫吧,明天交不上又不行……太痛苦啦!唉,還是到不能不寫的時候再寫吧。拖來拖去,結果——搞不好就得熬夜了。
咳咳,這不是在笑話你們,其實,人都會遇到自己不太愿意做、但是又非做不可的事情。像大人們在工作中,也會遇到這種情況。有的任務非常困難,可是呢,又是必須完成的。有的人也會像你們那樣,覺得先“放一放”再說。然而,大家發現,如果你不完成這個任務,腦子里就會一直想著它。越想越累不說,還搞得別的事情也做不好。而且,離“最后期限”越近,心里越著急。等到真動手做的時候,就會心煩意亂,結果往往是做得一塌糊涂。
因此,我們干嘛不換個角度想一想呢?既然是非做不可的事情,那么就應該安排在最先完成。這時,我們的頭腦很清醒,精神狀態也比較好。就算是個大難題吧,但集中精力,一鼓作氣,解決好的把握還是很大的。更重要的是,把它完成了,就是放下了一副“重擔”。我們就可以輕輕松松地去做其他的事情,而不用總掛著這個“定時炸彈”了。這樣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