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東山島的海濱石崖上,有一處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的天然勝景——風動石,以其“風吹巖石動千斤”的奇觀而令來往游人嘆為觀止。
風動石高4.73米,寬4.57米,長4.69米,約重200噸,上小下大,宛如一顆碩大的石桃,放在另一塊巨石上面。據科學家考證,這些石頭的形成是由于遠古時期,海浪沿著花崗巖的紋理縫隙,不斷地劇烈沖刷,擴大了上下兩塊巖石之間的距離,最后僅留下不足一米的接觸面,剩下的地方就都懸空了。而恰好上面那塊巖石的重心就落在下面那塊巖石的接觸面上。因為接觸面不平,只靠幾個接觸點支撐著,所以看上去這塊石頭搖搖欲墜,一旦遇到狂風吹來。更會左右搖晃。游人來到這里,如果是站著去推,即便幾十人齊心協力,石頭也仍然安如泰山;但如果有人仰臥在石頭下面,從特定的方位用腳去蹬,只需一人,就能使石頭晃動了!
相傳明朝萬歷年間,詩人李楷和幾位朋友專程來到東山觀賞此石。當時的知縣干脆就在石下擺酒席,宴請幾位詩人。酒過三巡,詩人們紛紛詩興大發。李楷即興寫了一首七絕詩,詩人程朝京馬上隨口應和了一首。剛吟完詩句,第三人還沒有接著作出新詩,就只見風動石突然搖晃不停,好像就要倒下來砸碎酒席,于是在座的客人們都嚇壞了,趕快離席躲避。從此,這里便留下了“石下難設宴,吟唱不出三”的趣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