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 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二次雷達(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SSR)逐漸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中,特別是用在對飛機的導航和控制中。二次雷達與一次雷達的工作方式不同,他是問答式的及被動式的雷達探測系統[1?3]。隨著軍用、民用航空飛機數量的迅速增加,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正與航空運輸協調同步發展,二次雷達在空中交通管制系統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現代空中交通的日夜繁忙,空中交通管制對二次雷達的探測能力和依賴性要求越來越高,而另一方面,地面多路徑效應[3?6](簡稱多徑效應,即二次雷達與飛機之間直達路徑外的其他反射電磁波信號的路徑)和各種干擾因素的客觀存在和變化,使得二次雷達工作的環境必然是處在多徑和干擾之中,二次雷達設備必須具有在多徑和干擾環境中探測目標的能力。
當二次雷達系統設計師對架設陣地及天線高度進行選擇時,應對現場進行必要的清理工作,使得天線近場無固定反射點(體)遮擋,以影響天線的探測性能。近場地面發射點,如建筑物、柵欄等能引起明顯的反射,會提高二次雷達探測虛警飛機概率、增大方位測量誤差,所以要盡量避免其影響。因此,在實際工程中,計算出二次雷達工作環境中的地面固定反射點(體)的位置,用于二次雷達系統調試、集成測試,評估判斷二次雷達系統功能和性能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