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單片機AT89C51引腳功能和數字溫濕度傳感器SHT11的基本功能,最后詳述了機房溫濕度檢測系統的原理。
關鍵詞:機房;單片機AT89C51;傳感器SHT11;溫濕度檢測
中圖分類號:TM02 文獻標識碼:A
當機房溫度過高,就會導致機器散熱功能無法正常運行,影響電路穩定運行。為了確保機房的設備正常運轉,機器的溫度最好保持在18-25℃。如果機房內的空氣濕度過大,會導致設備金屬部件產生銹蝕,引發電路板的絕緣性能降低,從而影響設備運行的可靠性。為防止靜電產生,保證設備的安全系數不受影響,機房的空氣也不易過于干燥。因此,機房溫濕度要控制在穩定狀態,避免意外發生。
1單片機AT89C51介紹
51單片機是對所有兼容Intel8031指令系統的單片機的統稱。該系列單片機的始祖是Intel的8031單片機,后來隨著Flashrom技術的發展,8031單片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成為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之一,其代表型號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
功能:8位CPU·4kbytes程序存儲器(ROM)(52為8K)
128bytes的數據存儲器(RAM)(52有256bytes的RAM)
32條I/O口線·111條指令,大部分為單字節指令
21個專用寄存器
2個可編程定時/計數器·5個中斷源,2個優先級(52有6個)
一個全雙工串行通信口
外部數據存儲器尋址空間為64kB
外部程序存儲器尋址空間為64kB
邏輯操作位尋址功能·雙列直插40PinDIP封裝
單一+5V電源供電
CPU:由運算和控制邏輯組成,同時還包括中斷系統和部分外部特殊功能寄存器;
RAM:用以存放可以讀寫的數據,如運算的中間結果、最終結果以及欲顯示的數據;
ROM:用以存放程序、一些原始數據和表格;
I/O口:四個8位并行I/O口,既可用作輸入,也可用作輸出;
T/C:兩個定時/記數器,既可以工作在定時模式,也可以工作在記數模式;
五個中斷源的中斷控制系統;
一個全雙工UART(通用異步接收發送器)的串行I/O口,用于實現單片機之間或單片機與微機之間的串行通信;
片內振蕩器和時鐘產生電路,石英晶體和微調電容需要外接。最高振蕩頻率為12M。
圖1 AT89C51引腳
P0口:P0口為一個8位漏級開路雙向I/O口,每腳可吸收8TTL門電流。當P1口的管腳第一次寫1時,被定義為高阻輸入。P0能夠用于外部程序數據存儲器,它可以被定義為數據/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編程時,P0口作為原碼輸入口,當FIASH進行校驗時,P0輸出原碼,此時P0外部必須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個內部提供上拉電阻的8位雙向I/O口,P1口緩沖器能接收輸出4TTL門電流。P1口管腳寫入1后,被內部上拉為高,可用作輸入,P1口被外部下拉為低電平時,將輸出電流,這是由于內部上拉的緣故。在FLASH編程和校驗時,P1口作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為一個內部上拉電阻的8位雙向I/O口,P2口緩沖器可接收,輸出4個TTL門電流,當P2口被寫“1”時,其管腳被內部上拉電阻拉高,且作為輸入。并因此作為輸入時,P2口的管腳被外部拉低,將輸出電流。這是由于內部上拉的緣故。P2口當用于外部程序存儲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數據存儲器進行存取時,P2口輸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給出地址“1”時,它利用內部上拉優勢,當對外部八位地址數據存儲器進行讀寫時,P2口輸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內容。P2口在FLASH編程和校驗時接收高八位地址信號和控制信號。
P3口:P3口管腳是8個帶內部上拉電阻的雙向I/O口,可接收輸出4個TTL門電流。當P3口寫入“1”后,它們被內部上拉為高電平,并用作輸入。作為輸入,由于外部下拉為低電平,P3口將輸出電流(ILL)這是由于上拉的緣故。
P3口也可作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表所示:
口管腳備選功能
P3.0RXD(串行輸入口)
P3.1TXD(串行輸出口)
P3.2/INT0(外部中斷0)
P3.3/INT1(外部中斷1)
P3.4T0(記時器0外部輸入)
P3.5T1(記時器1外部輸入)
P3.6/WR(外部數據存儲器寫選通)
P3.7/RD(外部數據存儲器讀選通)
P3口同時為閃爍編程和編程校驗接收一些控制信號。
RST:復位輸入。當振蕩器復位器件時,要保持RST腳兩個機器周期的高電平時間。
ALE/PROG:當訪問外部存儲器時,地址鎖存允許的輸出電平用于鎖存地址的地位字節。在FLASH編程期間,此引腳用于輸入編程脈沖。在平時,ALE端以不變的頻率周期輸出正脈沖信號,此頻率為振蕩器頻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對外部輸出的脈沖或用于定時目的。
2傳感器SHT11的介紹
2002年Sensiron公司在世界上率先研制成功SHT11型智能化濕度/溫度傳感器,它們不僅能準確測量相對溫濕度,還能測量溫濕度和露點。測量相對溫濕度的范圍是0~100%,分辨力達0.03%RH,最高精度為±2%RH。測量溫濕度的范圍是-40℃~+123.8℃,分辨力為0.01℃。測量露點的精度小于±1℃。在測量濕度、溫度時A/D轉換器的位數分別可達12位、14位。利用降低分辨力的方法可以提高測量速率,減小芯片的功耗。SHT11響應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不需要外部元件,適配各種單片機,可廣泛用于溫濕度/濕度調節系統中。
芯片內部包含相對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放大器、14位A/D轉換器、校準存儲器(E2PROM)、易失存儲器(RAM)是、狀態寄存器、循環冗余校驗碼(CRC)寄存器、二線串行接口、控制單元、加熱器及低電壓檢測電路。其測量原理是首先利用兩只傳感器分別產生相對濕度、溫度的信號,然后經過放大,分別送至A/D轉換器進行模/數轉換、校準和糾錯,最后通過二線串行接口將相對濕度及溫濕度的數據送至μC。
3單片機溫濕度檢測系統的設計
整個系統通過鍵盤給定溫濕度的上下限值并通過8位數碼管顯示,其中前四位數碼管顯示溫度上下限值,后四位顯示濕度的上下限值,傳感器測量的信號由LCD顯示出來,LCD除了顯示實時的溫濕度值,還顯示給定的溫濕度的中間值。
溫度監控:對機房當前溫度進行測量,并通過升溫或降溫措施使溫度達到適合于電腦開機、關機的最佳溫度值。
濕度監控:對機房當前濕度進行測量,并通過噴霧或去濕達措施使濕度達到適合于開機、關機的最佳濕度。
控制處理:當溫度、濕度越限時報警,報警的同時也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行溫度和濕度的控制。
該電路的最關鍵部分是關于溫度和濕度的采集以及檢測、顯示。主控電路芯片采用AT89C51單片機。AT89C51單片機執行指令的速度很快,對工作環境的要求比較低;數字溫濕度傳感器SHT11告別了以前的單獨測量溫度以及濕度的方式,更簡潔,更方便。傳感器是測量溫濕度信息的主要載體,通過傳感器把經過的溫濕度信息放大到電路,先轉換成為毫伏級的電壓信號,把弱電壓信號慢慢放大到單片機能夠自由處理的可調控范圍之內,然后再通過輸入A/D轉換器把電壓信號轉換成為數字信號,最后,通過相應的軟件把得到的數字信號成功地輸入到主機中去。在使用單片機對信號進行采集的時候,一般為了提高測量的準確度,必須要求在采樣的同時對信號進行數字濾波。同時,經過數字濾波的信號,就會逐漸轉換成為相應的標度,把得到的溫濕度指數顯示在LCD屏上。連接好外圍電路。通過SHT11準確的檢測出當前環境下的溫濕度,并且將所測數據交給單片機進行分析和處理。再將所得數據有單片機發送給液晶屏。成功完成顯示??刂颇K采用蜂鳴器報警方式。預先設置好所需溫度和濕度的限值(一個上限一個下限),將蜂鳴器接入電路。通過溫度和濕度的上下限值控制蜂鳴器的報警。若逾越限值,實現蜂鳴器鳴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溫度超標和濕度超標需設置兩種不同的鳴響方式,用來加以區別(溫度越限以及濕越限蜂鳴器的方式必須不一樣)。提醒工作人員此時溫度濕度數據出現異常、需及時調整,及時啟用升溫器、加濕器、降溫風扇以及噴霧器等來有效的調整機房內溫濕度。從而簡單實現了控制。總體來說,本次設計主要涉及了溫濕度的測量以及實現簡單控制。
參考文獻
[1]周向紅.MCS-51系列單片機應用與實踐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
[2]孟臣,李敏.I2C總線數字式溫濕度傳感器SHTll及其在單片機系統的應用[J].國外電子元器件,2004(03):50-54.
[3]龔運新,胡長勝.單片機實用技術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江紹春,包君.基于單片機的疏菜大棚溫度控制系統研究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2,9.
[5]夏曉南.基于單片機的溫箱溫度和濕度的控制[J].現代電子技術,2005(2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