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節約電能是節約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長期以來,配電網絡中的有功損耗一直不被人重視,本文將從計算公式、設備選型、設計方案等方面闡述設計中降低配電網絡有功損耗的方法。
關鍵詞:配電網絡;有功損耗;三相平衡;經濟運行;無功補償
中圖分類號:F40 文獻標識碼:A
1 配電網絡中有功損耗的概念
1.1 三相線路的有功損耗
ΔP=3Ijx2R ×10-3(kW)
式中ΔP為三相線路有功損耗,單位為kW
Ijx為三相計算電流,用電器的計算負荷使用需用系數法計算,低壓用電器需用系數取0.7,高壓用電器需用系數取0.9,線路損耗按計算電流進行計算。
R為線路電阻,R=ρ*(L/S)。ρ為電阻率,單位Ω·mm2/m,可查手冊獲得(銅線電阻率0.01851,鋁線電阻率0.0294);L為線路長度,單位m,S為截面積,單位mm2
1.2 配電變壓器有功損耗
ΔP=ΔP0+ΔPk(Sjs/Sr)2
式中ΔP為配電變壓器的總有功損耗(kW)
ΔP0為配電變壓器空載有功損耗(kW)
ΔPk為配電變壓器滿載(短路)有功損耗(kW)
Sjs為配電變壓器計算負載(kVA)
Sr為配電變壓器額定容量(kVA)
2 設計中降低配電網絡有功損耗的方法
2.1 合理規劃布局配電網絡
設計變配電所的選址要求接近用電負荷中心,通常是在用電量較大的車間附近,線路由負荷中心向周圍輻射,《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2011)中就有明確規定。縮小變配電所供電半徑,避免迂回供電和近電遠供,一般情況下,0.4kV線路供電半徑應不大于 0.5公里,10kV線路供電半徑應不大于15公里。在布置配電點時,宜采用小容量、短半徑、密布點的方式。
2.2 合理選擇導線截面積
由前面的計算式可以看出:導線截面積與損耗成反比關系,增加導線截面會降低導線電阻,減少有功損耗和線路壓降。
(1)對長距離電流線路和35kV及以上的高壓線路,則可先按經濟電流密度確定經濟截面,再校驗其他條件。
(2)一般10kV及以下的高壓線路和低壓動力線路,通常先按發熱條件來選擇導線和電纜截面,再校驗其電壓損耗和機械強度。
(3)低壓照明線路,因其對電壓水平要求較高,通常先按允許電壓損耗進行選擇,再校驗其發熱條件和機械強度。
據我國國情,如果能全面推行按經濟電流選擇電線、電纜截面的方法,將減少35%~42%的線路損耗,經濟意義十分重大。現階段,推行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電纜截面是優化設計的內容之一。
2.3 做好三相平衡設計
按規定,配電變壓器出口處電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配電干線及分支首段的不平衡度不大于20%,中性線的電流不超過額定電流的25%。三相負荷不平衡影響變壓器安全經濟運行,可降低配電變壓器輸出能力,增大配電線路損耗。例如一條配電線路等值電阻為R,通過最大電流為IA=IB=IC=I,則在三相電流平衡時的有功功率損失為ΔP=3I2R。三相電流不平衡時,有負序和零序電流分量,以平衡時的正序電流即I=IA=I1為標準,這時的有功功率損失為:ΔP=3(I12R1+I22R2+I02R0)=3I2[(1+ε22)+ε02KR]R
式中:R1、R2、R0、R為正序、負序、零序和等值電阻,且R1=R2=R ;KR=R0/R1 ,一般大于4;ε2=I2/ I1,ε0=I0/ I1為負序和零序電流的不平衡系數。從上式可以看出,三相電流不平衡程度越大,有功功率損失也就越多,所以在配電設計中,尤其在照明設計中,要注意各相負荷的配平工作。
2.4 選擇節能型配電變壓器,并合理選擇容量
配電變壓器損耗在配電網絡有功損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配電變壓器的損耗占全配電網絡總損耗量的30%。在設計中,配電變壓器容量與用電設備的容量比1.5:1~1.8:1為宜。負荷小用小容量變壓器,負荷大用大容量或者兩臺、多臺變壓器并列運行,使配電變壓器負載率控制在經濟運行區域,維持在額定容量的70%左右。
2.5 調節線路電壓
由公式可看出,在負載功率不變的條件下,提高線路電壓,線路電流會相應減少,線路有功損耗會隨之降低。例如輸送同樣的功率,6kV配電線路中電流為1A,那么在0.4kV配電線路中電流為15A。這樣在0.4kV配電線路的損耗是6kV配電線路損耗的152倍,即225倍。因此,在設計中,合理選擇配電的電壓等級尤為重要,負載容量較大,離電源點較遠宜采用較高電壓等級的供電方式。對于運行在一定電壓下的線路,電壓在額定數值上下允許一定的波動范圍,用上限電壓供電比用下限電壓供電減少線路損耗。因此,在配電變壓器選型時,盡量選擇高壓側帶調壓開關的變壓器。例如10kV配電選擇電壓變比為10±2x2.5%/0.4k的變壓器。通常配電變壓器二次側比配電線路額定電壓高5%,保證配電線路末端電壓不低于額定電壓的5%,起到降低線路損耗的作用。
2.6 提高功率因數
提高功率因數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減少配電網絡中各個部分所需的無功功率;二是進行人工補償。提高電氣設備自然功率因數,主要通過合理選擇供、用電設備的容量和型號,使用節能的新產品和新技術。采用人工無功補償,可以有效的降低配電網絡的損耗,改善電壓質量,提高配電變壓器的供電能力和用電設備的出力。如果網絡中輸送同樣的有功功率,提高功率因素后,相當于負載中的無功分量減少,在cosα=1時,無功電流減為0,有利于降低線路損耗。
功率損耗降低率可用下式表示:
△P%=[1-(COSφ1/ COSφ2)2]×
100%
式中 :COSφ1為補償前的功率因數
COSφ2為補償后的功率因數
總之,在配電網絡設計中,降損的方法很多。降低配電網絡損耗無論對于業主企業本身,還是對于社會都是一件節約能源,減少浪費的重大舉措,對于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2]劉介才.工廠供電[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