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溫室番茄基質穴盤育苗,秧苗壯,成本低,抗逆性強。可實現番茄的工廠化生產,專業化和規模化生產,是今后番茄育苗的發展方向。本規程規定了包頭地區溫室番茄基質穴盤育苗、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操作技術。為今后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提供了科學依據。
關鍵詞:溫室;番茄;基質;穴盤育苗;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 文獻標識碼:A
1 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包頭地區溫室番茄基質穴盤育苗、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操作技術。本規程適用于包頭地區溫室番茄冬春茬和夏秋茬基質穴盤育苗生產。
2 茬口安排與品種選擇
冬春茬于頭年12月上旬播種育苗,苗床要下鋪地熱線,在育苗溫室加溫以提高室溫,苗齡60~70天。2~3月定值,5~7月采收。選擇耐低溫弱光、對病害多抗的品種。夏秋茬6月中~7月上旬播種育苗,苗齡35~40天,7~8月定植,9~12月采收。選擇高抗病毒病、耐熱的品種。
3 配套設施準備
3.1溫室準備
3.1.1溫室規格:包頭地區育苗溫室宜選用節能型日光溫室,其跨度應在7 m以上,無立柱鋼構,三面磚混或土墻保溫、正面采光,墻體接縫及后棚面嚴密、保溫、不漏風。通道寬度大于1.5 m,每667 m2溫室可放置育苗盤2500個,可育出35×l04~40×104株苗。設計上要考慮冬季室內最低氣溫不應低于12℃,出現低溫天氣需采取臨時加溫措施,所以需配備加溫設備。夏秋季育苗應配有防蟲遮陽設施。育苗溫室務必選用無滴膜,防止水滴落入苗盤中。水電設施齊全,水路、電路暢通。
3.1.2環境條件:溫室周圍通暢,干凈整潔,溫室內土壤滲水性好,平整清潔,不能殘留人畜糞便等有機肥料,以免造成幼苗污染。種植過茄科類及菌類植物溫室不得育番茄苗。
3.1.3扣膜:做好育苗溫室的準備工作,提前一個月扣膜,清除雜草及雜物、平整地面,設置走道、準備草簾子或遮陽網。
3.1.4溫室消毒:播種前,可悶棚進行高溫消毒,也可用化學藥劑如37%甲醛溶液稀釋為4%的濃度對溫室進行噴霧消毒,噴霧時地面和墻壁都要噴撒周到,不留死角,噴霧后密閉棚室熏蒸48小時。然后于清晨放風24-48小時,即等到棚內無異味時,才能進棚作業。
3.2穴盤準備
3.2.1穴盤選擇:一般培育二葉一心的番茄子苗選用288孔苗盤,6葉苗用72孔苗盤。
3.2.2穴盤消毒:新穴盤不需要消毒,若是重復使用的穴盤必須進行消毒處理,方法:用大的容器或畜水池盛裝0.75%的次氯酸納溶液或0.7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分鐘,并在裝盤之前使之干燥。
3.3精量播種系統
該系統承擔基質處理、基質的混拌、裝盤、壓穴、精量播種,以及播種后的覆蓋、噴水等項作業。可選擇真空吸附式和機械轉動式兩種類型。
3.4肥水供給系統
完整的供水、供肥系統包括水源、水泵、電源、施肥系統、噴灌系統。在育苗工作開始前,對將要使用的水源的水質進行詳盡的了解。水質主要考慮pH值和堿度,可溶性鹽類。pH值高,會影響一些元素的有效利用。水中碳酸鹽和重碳酸鹽濃度高時,會使基質的pH值快速升高,秋苗對微量元素如Fe、B的吸收就會降低,導致微量元素的缺乏。應保持水的堿度為60~80mg/L。水中可溶性鹽類,如鈉、氯、硼、氟以及硫酸根離子等,濃度應低于1.0mmhos/cm,高濃度的可溶性鹽會損傷番茄秧苗的根系。以上問題的應對措施是進行測土施肥,即針對性的使用某種肥料、向灌溉水中添加無機酸或有機酸及改變水源供給。
3.5基質配制
按腐熟羊糞+草炭(1:1)或腐熟羊糞+草炭+珍珠巖(1:1:1)基質進行配比。經過試驗,這兩種配方科學,育苗成活率高,幼苗長勢良好,植株莖桿健壯,根系發達,基質可供給充足水分和養分,能有效縮短育苗天數。
3.6基質消毒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或25%的甲霜靈可濕性粉劑與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按9:1混合,每平方米用藥8~9g。
3.7育苗床架
育苗床架的設置,一是為育苗者作業操作方便,二是可以提高育苗盤的溫度,三是可防止幼苗的根扎入地下,有利于根坨的形成。冬天床架可稍高些,夏天可稍矮些,一般為50~70 cm。為考慮澆水等作業管理方便,苗盤碼放時要按一定間隔留有通道。
4裝盤和壓盤
裝盤時應裝滿穴盤,操作要求齊、實、緊、齊,做到均勻一致,可以壘多層,方便搬運,穴盤疊加可以壓出一小坑,便于點種。
5播種催芽
5.1種子質量
符合GB16715.3—1999中2級以上要求。
5.2播種催芽
番茄穴盤育苗是將裸籽直接通過精量播種機播進穴盤里。為保證種子迅速整齊的萌發,常把播完種的穴盤先送進催芽室,待種子60%拱土時挪出。催芽室應具備大空間和良好的保溫性能,內設育苗盤架和水源,催芽室距離育苗溫室不應太遠,以便在嚴寒冬季能夠迅速轉移已萌發的苗盤。如果育苗量較少,也可將催芽室放在育苗溫室里,用塑料薄膜隔成一間小房子,提供足夠溫度條件。
6 苗期管理
6.1溫度管理
秧苗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溫度、濕度等需求不同。出苗前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15℃以上,出苗后,溫度白天20~25℃,夜間12~14℃,定植前7~10天要進行降溫,加大通風量,白天比苗期管理低5~8℃,以使秧苗進行低溫煉苗。
6.2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穴盤育苗能否成功的關鍵。穴盤苗應在早晨澆透水,下午對嚴重干旱的秧苗點片補水。定植前進行練苗,減少灌水量和施肥量。
6.3光照管理
冬季育苗時,在溫度允許范圍內盡可能早揭晚蓋草簾,以延長光照時間,夏秋茬育苗時應適當遮陰。
6.4壯苗指標
株高25cm,莖粗0.6 cm 以上,現大蕾,葉色濃綠;夏秋育苗,4葉1心,株高15 cm左右,莖粗0.4 cm左右。根系多,粗壯,發達,根毛無損傷。無傷殘,無病蟲害,無品種混雜,無老化苗,無僵苗。
7病蟲害防治
7.1主要病蟲害
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莖基腐病、細菌性病害、蚜蟲是溫室穴盤育苗常見的苗期病害,要及時防治。
7.2防治方法
7.2.1物理防治:用黃板誘殺蚜蟲。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或黃色板(25cm×40cm),涂一層機油,(30~40)塊/667m2,可覆蓋銀灰色地膜驅避蚜蟲。
7.2.2化學防治:用藥劑防治應符合GB4285、GB/T8321的要求,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8定植
8.1定植前準備
8.1.1整地施基肥:每667m2施優質腐熟有機肥5000kg以上,番茄配方專用肥50kg,施肥后將土壤深耕30cm。
8.1.2做畦:冬春茬生產采用覆膜高畦,膜下暗灌,對應溫室拱架做畦,寬1~1.2m,壟背寬0.6~0.8m,溝寬0.4m,高0.15m,夏秋茬一般平畦栽培。
8.2定植要求
8.2.2密度:早熟品種株距25cm,每667m2栽4500株左右,晚熟品種株距30cm。每667m2栽4000株左右.
8.2.3時間:春茬日光溫室10cm地溫穩定在13℃,最低氣溫0℃以上即可定植,一般在2月上中旬。如采用多層覆蓋,臨時加溫等措施,可提前10~20天定植。秋茬番茄定植期在7月上、中旬。
8.2.4防蟲設施:設防蟲網阻蟲,溫室的通風口用尼龍網紗密封,阻止蚜蟲、白粉虱等害蟲遷入,在溫室四周掛銀灰色膜條,條寬及間距約15cm,以趨避蚜蟲。
8.2.5移栽方法
移栽前將穴盤放水槽內浸泡,以濕潤穴盤基質,防止穴盤苗栽植后灌水前在土壤中干透。選晴天上午,壟兩側開穴,穴內澆水,番茄秧苗應可適當深栽,略埋過子葉節,使基質處于土壤濕潤層,封嚴定植口,定植的同時澆定植水。
8.3定植后管理
8.3.1水分和溫度:春茬番茄定植后密閉保溫,促進緩苗,白天氣溫保持27℃~32℃,夜間15℃~18℃,緩苗后,室溫控制在24℃~25℃,超過30℃放風,低于30℃閉風,及時繳緩苗水。秋茬番茄定植后,及時澆定植水,2~3天后澆緩苗水,并進行通風降溫和防雨,白天室內氣溫超過30℃時,在溫室上覆蓋遮陽網。
8.3.2 光照:早春茬定植后要盡可能多見光,在溫度許可范圍內,應盡可能早揭晚放簾。夏秋茬在定植后,由于高溫強光對秧苗緩苗不利,適當遮陰。
8.3.3 中耕蹲苗:及時中耕松土,連續中耕2~3次,控水蹲苗。
8.3.4 保花保果:開花時用番茄靈或番茄豐產劑2號處理。處理濃度分別為20ppm~30ppm,50~70倍液為宜,濕度高時濃度應低些,可用微星噴霧器直接向花穗上噴火涂抹花柄的關節。每花序噴一次。用2·4—D醮花,濃度10ppm~15ppm為宜。
8.3.5 搭架:番茄蔓長30cm左右時插架,綁蔓,多采用人字架,四角架或吊架。
8.3.6植株調整:采用單干整枝,每株只留主干。所有側枝都摘除。春茬早熟栽培留4穗果,豐產品種留4~5穗果,最上一穗果留2~3片葉后摘心,秋延后番茄留4穗果摘心。第一穗果采收后,及時去掉基部老葉、病葉。
參考文獻
[1]趙世敏.溫室蔬菜基質穴盤育苗技術[J].新農業,2005(03).
[2]番茄穴盤育苗技術[J].上海蔬菜,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