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電力事故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闡述預防電力事故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電力事故;原因;措施;注意問題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1電力事故概述
本文在多類生產事故中僅列舉最頻繁、最突出、最嚴重的3種事故,電力生產安全形勢是不容樂觀的。以樂山電業局為例,20年間觸電事故占人身事故總次數的14%,死亡人數占死亡總人數的20%,重傷人數占重傷總人數的36.84%,高處墜落事故占人身事故總次數的8.5%,死亡人數占死亡總人數的0%,重傷人數占重傷總人數的31.57%;倒桿機器工具事故占人身事故總次數的4.87%,死亡人數占死亡總人數的40%,重傷人數占重傷總人數的15.78%。僅這3種事故就占事故總次數的29%,死亡人數占死亡總人數的60%,重傷人數占重傷總人數的84.2%。除此之外,發生倒桿、灼傷、物體打擊和起重等事故率、死亡率、重傷率也較高。事故統計數據并不是單一的體現和簡單的組合,這里面是多種因素的集合。為了使安全生產工作適應當前電力體制改革形勢發展的需要,研究和討論在一定時期內安全生產工作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新趨勢、新辦法,確保電網安全、確保人身安全,確保重要設備安全。
2電力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2.1責任心不強
部分輸變配電設備運行的時間長、設備性能質量不過關,再加上檢修、運行維護水平不高。主、輔設備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威脅電力生產和電力系統安全。而任何單位或個人出事故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責任心不強。多工種交叉或混合作業時,相互之間的配合不緊密,各行其事,缺乏統一的指揮和協調;有的是懶惰,不履行規范的操作程序,隨意簡化手續;有的不把安全規程記在心上,不按科學規律辦事,錯誤判斷,自作主張;有的好人主義嚴重,在一起工作,發現問題缺乏提醒、批評、糾正和制止的勇氣等。這些都是責任心不強的體現,對安全生產起到了極大的危害作用。
2.2基層管理薄弱
部分單位組織領導沒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的關系,安全意識淡薄,重復性事故較多。一是重生產輕安全,放松了預防,在生產與安全的砝碼上,自覺與不自覺的向生產傾斜;二是抓安全生產時緊時松,出了事故才緊鑼密鼓的抓安全;三是不敢大膽管、大膽抓,有的對司空見慣的“小”事不去抓,“大”事不敢抓;四是檢查、督促不到位,只滿足于傳達文件通知,缺乏跟蹤檢查、指導和幫助、監督;五是對事故處理不嚴,使事故得不到有效的遏制。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大批主業人員向多種經營企業剝離,一個企業重組成幾塊,安全管理關系不順;一些多種經營、主管部門和企業尚未按《電力系統多種經營安全管理工作規定》的要求,自上而下建立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督系統,把安全生產當作基礎工作來抓,由于行業門類較多,有一定的的管理難度。另外,主業、多種經營員工的工資、獎金、待遇相互獨立,如果互相攀比,形成對員工思想的沖擊,影響員工安定,不同程度地沖亂了安全生產的固有陣地。
2.3習慣性違規
“十次事故九違規”。在生產實踐中,確有相當部分職工存在著3種習慣。一種是《安全工作規程》不熟悉,有些參加工作不久的職工,對《安全工作規程》知之不多,似懂非懂的狀態投入工作。第二種是不按《安全工作規程》辦事,有很大部分職工,為了圖省事,怕麻煩,對該檢查、試驗、維護、保養、核對、監護程序及要求等走捷徑,就不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去做。第三種是憑經驗辦事,有的職工在某工作崗位上時間長了,思想麻痹,在工作中憑經驗,想當然的流于形式走過場。
2.4人員素質不高
城農改造點多、面廣、工期緊、任務重,參加施工的隊伍和人員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施工安全不容樂觀。另外,農電體制改革正向縱深發展,使一些原屬于地方政府管理的農電企業納入電力系統管理,而這些企業的設備狀況、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與電力系統相比,尚有較大差距,這是當前安全工作中的難點。在工程項目的轉包工作中,有的發包合同在安全施工職責和雙方安全責任上不明確,有的合同不是企業法人或法人代表簽字,沒有法律效力,有的對承包隊伍資質、人員素質、裝備、管理水平審查不嚴,有的包工頭法制觀念淡薄,只講效益、不講安全,只管進度、不管安全,致使這些隊伍的人身事故不能杜絕。這是電力建設施工的重大安全隱患。
2防范電力事故發生的措施
2.1落實安全責任制,明確安全責任
與各單位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直至班組與個人簽約。責任書明確規定實現的安全目標與獎懲條件,做到獎罰分明。安全責任制的考核,不僅是目標實現與否,而且應對安全管理狀態和違章違紀進行考核。對行為性、管理性、裝置性違章和誤操作、誤調度等習慣性違章,即使僥幸未造成不良后果,也須照章處罰,否則應首先對安全管理者從重處理。在“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引下,推行“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勞動者遵章守紀”的安全生產機制。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必須堅持六個不變,即“安全第一的思想不變、企業法人代表作為安全第一責者的責任不變、行之有效的安全規章制度不變、強化安全生產的力度不變、安全生產重獎重罰的原則不變、依靠廣大職工搞好安全工作的傳統不變”的原則。只有堅持了以上原則,才能保證安全這一基礎不動搖。
2.2加強制度管理,是落實安全生產的根本
各種安全生產制度,是多年工作的總結,是以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綱領法則。因此,安全的核心問題是嚴格安全生產制度管理。安全管理指導思想要從事后處理為主,轉變為事前行動,“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當前要注意采用現代安全管理手段,即以可靠性管理和狀態評估技術對設備進行安全預控,以危險點管理對基建和生產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行安全預控,通過安全性評價對輸、變、配電設備進行安全預控,以安全責任制管理對各級工作人員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安全預控。如采用點檢和預防性檢修等新的檢修模式,同步加強設備運行監督。對于采用新技術、新設備,必須同步制訂巡檢、操作、監護和修改定值等的有關規定,同時加強人員的培訓。通過采用與新技術和新管理手段相適應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水平。
2.3加強領導,形成群抓群防的安全群體是關鍵
安全工作的基礎是群眾,是個人。如果各級領導把群防這個安全主體抓住了,就抓住了安全生產的主要環節。因此,各級組織要加強群眾學習教育的領導,使每個職工認識到個人在單位、班組和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肩負的重大責任;督促每個職工認真學習安全生產知識,熟記熟背安全規程;并把《安全工作規程》作為自己工作崗位上的行動指南和防范生產事故的法寶,以此增強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教育每個職工要徹底克服和消除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僥幸心理等,把過去的事當現在的事,把他人的事當自己的事,把小事當大事來吸取經驗教訓,警鐘長鳴,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把群防形成安全共識、安全整體、安全防線。這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關鍵所在。
2.4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盡職盡責,是落實安全生產的重點
嚴謹的科學態度,就是要做到盡職盡責,要始終堅持“三個必須”:必須要有憂患意識、職責意識。特別是在完成每項工作任務前都要多動腦想一想,怎樣才安全,怎樣防止違規,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保證安全生產萬無一失;必須要采取和運用各種手段,把防范事故的重點放在預先發現、鑒別、判斷可能導致事故的潛在危險因素和控制及消缺措施上,做到發現問題就是成績,糾正問題就是進步,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必須要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小事與大事的關系。要認識到往往很多小事是釀成大禍的基礎,小與大是蟻穴與決堤的關系。二是隱患與事故的關系。隱患是發生事故的根源、惡瘤、禍害。今天的隱患就是明天的災難,隱患不除,保人身、保設備、保電網安全就難,這是輕與重的關系。只有處理好這些以人、以群體為重點的人為因素和關系,事故才能得到扼制,生產才會安全。總之,電力生產事故大多是能防止的,防范的重點應在基層和群眾,在嚴格的規章制度管理上狠抓落實,強身固本,才能確保安全生產。
結語
堅持以人為本,把安全工作重點真正放到基層和班組,放到具體作業中去,放到每一個工作人員身上。加強調度管理,嚴肅調度紀律,防止誤操作,杜絕惡性誤操作,實現對操作的全過程管理,落實規范化、標準化操作,加強檢修管理和技術監督,提高設備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設備檢修的及時性、針對性和檢修質量,重視基建安全管理。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總之,只有不斷總結事故教訓、研究新情況、提出新措施、解決新問題,不斷適應電力體制改革的新形勢,加強安全管理和監察,把安全生產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雷鳴鵬.電工工程安全管理措施[J].中國科技博覽,2009(17).
[2]蔡建偉.如何做好對習慣性違章的防治[J],企業導報.2010(08).
[3]曹少榮.淺談事故發生的原因及對策[J].電力安全技術,2011(04).
[4]陳建東.電力生產安全事故分析及措施[J].機電信息,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