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彤是東漢劉秀時期大將,也是東漢開國元勛,封侯爵。同時他也精通藥理,乃一代名醫(yī),常走村串戶,采方治病,人頌“藥王”。
相傳藥王邳彤聽說南方瘟疫流行,便離開家鄉(xiāng)祁州前往南方為百姓治病。
邳彤離家后,母親得了重病,百醫(yī)無效。捎信給邳彤,邳彤在南方的病人很多,又離不開。母親病中又十分思念邳彤,哥哥邳祝只好帶母親去南方。邳彤見到母親后,趕緊為母親診治,依然不見好轉(zhuǎn),只好讓哥哥帶母親回家。臨別時,邳彤流著淚說:“不是兒子不孝,確是兒子不才。我治好過那么多人的病,今天卻治不好母親,因為治這種病的藥世間難以尋找,但若天地有情,念我為世治病之醫(yī)德,或許有緣能碰到。母親保重,就看命運如何了。”
這天,哥哥邳祝攙著母親走在半路上,母親口渴難忍,可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哪里去討口水喝。邳祝將母親安置在路邊,四處尋找水的影子。后來走到一片槐樹林里,看見一個死人頭骨,里面存有雨水,有兩條細(xì)細(xì)的小蛇在水中嬉戲。邳祝轟走小蛇,把水端給母親:“您就閉上眼睛把這點雨水喝下去吧。”母親實在渴極了,也顧不上干凈不干凈,閉上眼一飲而盡,覺得身心都好受多了。
來到一個村寨,母親又覺饑餓難耐,小村里又沒有飯鋪,邳祝只好上門討飯。可巧有一家生了一對雙胞胎,這家的婆婆是個瞎子,公公是個拐子,這樣的人家一胎添了兩個胖小子,自然十分高興,一聽有人討飯,趕緊把產(chǎn)婦吃剩下的一碗薏米飯和一個雞蛋給了邳祝,沒想到那雞蛋還是一個雙黃蛋。母親吃了薏米飯和雙黃蛋,身上覺得有力氣多了,終于回到了家鄉(xiāng)。又過了一段時間,母親的病竟然完全好了。
不久,邳彤托人捎來一封家信,信上寫道:“如母親能喝到二龍戲珠天然水,吃到一胎雙子雙黃蛋,牛馬小姑碾薏米,拐公瞎婆做成的飯,自然病除。這四種藥非人力可為,若母親命大,自然巧成藥到,不知母親一路如何,十分懸念。”
邳祝看了信,回想母親在路上的遭遇,才知道喝的吃的正是弟弟開的方子,趕緊寫信告訴了弟弟。邳彤接到哥哥的信,感嘆道:“真是神靈天佑,我邳彤理應(yīng)順天行事,普濟(jì)眾生,以報天恩才是。”
(編輯:丁 璐)
·杏林奇談·
一味黃土救太子
錢乙是宋代著名的兒科醫(yī)生,著有《小兒藥證直決》一書。由于他醫(yī)德高尚、醫(yī)術(shù)高明,人們尊稱他為“兒科之圣”。
錢乙曾做過一段時間的翰林醫(yī)官。一天,宋神宗的皇太子突然生病,請了不少名醫(yī)診治,毫無起色,病情越來越重,最后開始抽筋。皇帝見狀十分著急。
這時,有人向皇帝推薦錢乙。于是,錢乙被召進(jìn)宮內(nèi)。皇帝見他身材瘦小,貌不出眾,有些小看他,但既然召來,只好讓他為兒子診病。錢乙從容不迫地診視一番,要過紙筆,寫了一貼“黃土湯”的藥方。
心存疑慮的宋神宗接過處方一看,見上面有一味藥竟是黃土,不禁勃然大怒道:“你真放肆!難道黃土也能入藥嗎?”
錢乙胸有成竹地回答說:“據(jù)我判斷,太子的病在腎,腎屬北方之水,按中醫(yī)五行原理,土能克水,所以此癥當(dāng)用黃土。”
宋神宗見他說得頭頭是道,心中的疑慮已去幾分,正好這時太子又開始抽筋,皇后一旁催促道:“錢乙在京城里頗有名氣,他的診斷很準(zhǔn)確,皇上勿慮。”于是,皇帝命人從灶中取下一塊焙燒過很久的黃土,用布包上放入藥中一起煎汁。太子服下一貼后,抽筋便很快止住。用完兩劑,病竟痊愈如初。這時,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錢乙的技術(shù),把他從普通的翰林醫(yī)官提升為很高榮譽(yù)的太醫(yī)丞。
(編輯:石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