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送暖,萬物復蘇,同時各種病原微生物也在悄無聲息地繁殖和滋生,并在適當的條件與環境下侵入人體釀成疾病。雖然正常人的呼吸道有著一定的防御功能,對吸入的空氣具有加溫、過濾和濕潤的作用,但受各種特殊情況與因素的影響,呼吸道仍然會發生疾病。如何在春季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本刊記者采訪了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闕呈立博士。
記者:闕博士,您在呼吸內科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臨床上也有一定的經驗,請問春季呼吸道易患哪些疾病呢?
闕呈立:春季呼吸道易患感冒、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結核等疾病。
記者:多發這些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闕呈立:眼下正值溫差較大的季節,易使呼吸道小血管痙攣缺血,血循環障礙,粘膜上皮纖毛功能受損,減弱了呼吸道的防御作用,這十分有利于病毒、細菌的停留、侵入、繁殖和致病。人們感冒時多伴有病毒或細菌感染,使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發生改變,從而降低防御功能而引起急、慢性支氣管炎,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的反復急性發作;吸入污染的空氣,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氣、臭氧以及大街上烤魚、烤肉串的碳煙等造成的慢性刺激都可能成為病因之一。吸煙則更有直接關系,吸煙使支氣管痙攣,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纖毛運動降低,粘液增多,凈化功能減弱。據統計,每天吸25支以上紙煙者,慢性支氣管炎的病死率較不吸煙者高出20倍;老年人某些腺體衰退,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免疫球蛋白減少,單核吞噬細胞功能衰退,也為慢性支氣管炎發病提供了內在條件;此外,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還多有過敏史。
記者:生活中該如何預防春季呼吸道疾病呢?
闕呈立:對付感冒、哮喘等春季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辦法當然是預防為上,與其患病時花大量的醫藥費,還不如平時就注重疾病的預防,做到防患于未然。
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濕潤,就能有效抵御病毒細菌的入侵;做到不吸煙、不喝酒、不食辛辣食物,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達到保護自然免疫功能的作用。
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換、勤曬衣服、被褥,保持辦公地點及家中室內空氣流通,不吃不潔食物,不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不喝生水,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要接種滅活流感疫苗,特別是年齡大于65歲的老人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哮喘患者或過敏體質人員應避免接觸花粉塵螨、煙霧、動物皮毛及化工產品。
要注意保暖,及時增減衣服,合理安排飲食,多吃瘦肉、蛋及蔬菜、水果等富含優質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保持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可增強抵抗病毒和細菌感染的能力。
另外,中老年朋友在平日里一定要注意保持理智科學用藥,科學使用預防藥品,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避免盲目用藥對自身造成健康傷害。特別對于抗生素類藥品,一定要做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由于該類藥品副作用較大,通常是在發病后作為治療使用,不應作為預防用藥。
記者:最后提醒各位中老年朋友,一旦您出現呼吸道疾病的癥狀如鼻塞、流涕、發熱、咽痛、咳嗽、咳痰、喘息、氣緊等,不要擅自用藥,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