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在河南,有家影院賣出一場《復聯(lián)4》影票后強制收回。影迷稱,在貓眼重買時已提價21元。影院人員稱,起初搞錯影廳級別。貓眼回應,無法左右商家改票價。
電影票價實行的是市場定價、調價機制,電影票價到底定多少由電影院根據市場競爭自主制定。這意味著只要電影院做到明碼標價,即便火爆的《復聯(lián)4》票價定到了上百元、上千元,那么在法律上并不違法違規(guī),沒有損害到觀眾的合法權益。至于觀眾是否買賬,是否愿意掏這么多錢走進電影院看《復聯(lián)4》,則交由觀眾自行選擇即可。
但是,電影院為了多賺錢,賣價格更貴的電影票,強制收回已經預售出去的《復聯(lián)4》電影票,然后再提價出售,這么做就損害了觀眾的合法權益。電影院收回已經預售出去的電影票再提價出售,這實質上是一種毀約、違約行為,喪失了最起碼的契約精神。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已經成功購票的顧客有權利要求電影院繼續(xù)履行合同,為他們提供已經購買到的電影票,或者要求電影院賠償電影票提價后給他們造成的經濟損失。
契約精神是市場經濟的精髓,是法治經濟的靈魂。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對電影院強制收回電影票再提價出售這種不講契約精神的違約行為,絕對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市場監(jiān)管部門、文化主管部門要為已經購買電影票的觀眾撐腰,督促違約的電影院依法繼續(xù)履行合約。同時,引導、鼓勵購買電影票的觀眾依法維權,市場監(jiān)管部門、法院暢通觀眾低成本維權渠道,對違約的電影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