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線纜制造行業的特點,提出適合該行業的先進SCM組織模式和管理方法。系統采用面向對象的方法及組件化的思想,開發與ERP系統結合的SCM系統。系統基于J2EE架構,具有結構靈活、可快速重構、易擴充和易維護的特點。系統實現了對整個供應鏈范圍內的物流、信息流、業務流、資金流進行計劃、協調和控制,提升了線纜制造行業的信息化水平和供應鏈管理水平。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 企業資源計劃; 信息安全; 線纜制造業
中圖分類號: TN919?34; TP3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10?0052?04
0 引 言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始于80年代末,近年來它已擴展到了一種所有加盟企業之間的長期合作關系,超越了供應鏈出現初期的那種主要以短期的、基于業務活動的經濟關系,使供應鏈管理系統從一種作業性的管理工具上升為管理性的方法體系。隨著市場和競爭的全球化趨勢發展,供應鏈的概念注意了供應鏈的外部環境,認為它應該是一個通過鏈中的制造、組裝、分銷、零售等過程將原材料轉換成產品,再到最終用戶的轉換過程。
同時,供應鏈的概念更加注重圍繞核心企業的網鏈關系,包括核心企業與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乃至與一切前向的關系,與用戶、用戶的用戶及一切向后的關系,通過對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的結構模式[1]。
當前的SCM的特點是在功能上新增工作流、XML/EDI、DSS等功能,并且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是SCM管理的對象從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物料、物理的和生產力的資源擴大到更多資源,包括企業間的戰略合作和協同。管理的深度從原先的企業內部的聯機事務處理OLTP向下擴展到覆蓋辦公自動化、無紙化處理,向上擴展到供應鏈決策支持的聯機分析處理OLAP,橫向實現與ERP、電子商務系統等其他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有機集成。SCM的計算機環境從傳統Client/Server環境過渡到以Web和Internet/Intranet的網絡分布式計算環境為支撐。軟件結構上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更趨于靈活、實際和面向具體應用的敏捷供應鏈構架[2],或者考慮風險因素的SaaS 模式的供應鏈管理系統[3]。SCM軟件應用范圍拓寬,已經應用到純制造業以外的許多領域[4?5]。
電磁線是機械工業的主要配套材料,電力、電子、通信和家電等行業的發展與其息息相關,特別近幾年信息家電產業已超過工業電機和變壓器,成為電磁線的最大用戶。電磁線產業是湖州市工業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已基本形成產業集聚,并帶動銅材加工、精細化工、設備制造、電機制造、電線電纜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浙江省電磁線產量已占全國的1/3,而浙北地區電磁線的產量占浙江省的67%,全國的20%。近年來電磁線市場需求量快速增長,快速增長的需求量和銷售量給湖州市線纜制造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主要表現有:
(1)企業生產與經營系統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聯系不夠緊密,供、產、銷系統沒有形成緊密聯系的供應鏈,企業、供應商和客戶沒有協調一致的計劃,系統協調性差。
(2)現有的庫存管理系統難以滿足供應鏈管理的要求,庫存控制決策沒有與供應商與供應商聯系起來,無法利用供應鏈上的資源。
(3)信息系統相對落后,沒有建立較為有效的市場響應、用戶服務、供應鏈管理方面的評價標準與激勵機制。
(4)沒有建立對不確定性變化的跟蹤與管理系統。
企業在不斷完善內部生產管理的同時,還要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供應環節和銷售環節,即管理整個供應鏈系統。不但要優化內部供應鏈,還要整合外部供應鏈,形成價值鏈和網絡集合體,實現集成高效供應鏈管理,達到全局動態最優目標,以適應全球競爭環境下市場對生產和管理過程提出的高質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開發面向線纜制造業專門的供應鏈管理系統,降低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價格、降低供應鏈管理系統實施與維護的成本與難度。集成高效的供應鏈系統是線纜行業乃至整個制造業發展的方向。
1 系統總體設計
在系統的安全體系解決方案上,考慮統一安全策略鏈的構成(包括總體安全策略、各級安全域安全策略、安全域間安全策略構成)、基于自然人證書認證和設備證書認證的基準認證服務體系構成、以資源管理為核心的統一授權訪問控制等技術的實現。
在分析線纜制造業生產經營管理需求的基礎上,系統采用面向對象的方法、組件技術和基于J2EE的分布式體系結構,在基于Web,XML、組件等先進技術,應用SCM系統與ERP系統的集成實現和協作關系管理,以滿足企業級開放系統集成的需要。
2 系統功能與技術實現
2.1 供應鏈管理模式及其技術實現途徑
系統確定適合線纜制造業的基于過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組織扁平化和組織重構的實施方法、管理模式到企業參考模型的映射方法、管理模式變動、參考模型重構與SCM系統功能配置之間的快速互動過程。
采用工具集(建模工具、模型庫管理工具、模型分析工具、配置工具、報表工具和組件庫管理工具等)實現企業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與SCM軟件系統的緊密連接,并作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應用到企業實際管理事務中去的技術實現途徑。
(1)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的形成。通過分析比較國內外企業供應鏈協同管理的成功經驗,結合電子商務應用環境,總結并提取SCM先進組織模式和管理方法,同時形成協作模式庫、管理模式庫和管理方法庫,覆蓋線纜制造業、典型制造模式、典型協作模式,并包含一些特殊和專用的管理方法。
(2)形成企業個性化參考模型。基于管理模式庫和方法庫,結合特定行業、特定企業管理需求,形成適合線纜制造業、特定企業管理需求的個性化參考模型。這部分工作借助模型庫管理工具。
企業供應鏈建模工具與SCM系統的集成準備從兩方面展開:基于企業供應鏈建模和企業供應鏈模型的SCM組件定義和構建;基于企業供應鏈動態建模的SCM快速系統配置和動態重構。
(1)基于企業供應鏈建模的SCM組件定義和構建
供應鏈建模過程從企業物流需求建立企業業務過程模型,從業務過程中抽取出應用系統的功能模型,根據功能模型中的功能單元以及功能單元內部的過程描述,抽取并構建出對應此功能單元的SCM組件。同時根據與過程模型和功能模型相集成的信息模型生成組件使用的業務數據庫。
(2)基于供應鏈動態建模的SCM快速系統配置和動態重構
該環節以企業模型組件與SCM系統組件的映射捆綁機制為基礎,實現基于模型組件的SCM組件重用過程,和基于企業模型的SCM系統重構過程。最終實現將用戶需求的變化緩沖入企業業務模型中,在經過模型的診斷和分析后,再通過動態企業建模進行SCM系統的快速配置和重構。
基于企業多視圖建模方法,按照任務原子化思想設計SCM功能組件,根據企業參考模型和企業個性需求,從組件庫和模型庫中抽取組件,利用工作流技術和企業建模工具建立SCM系統企業參考模型,實現供應鏈系統的定制搭建和快速配置,并以供應鏈操作參考模型(SCOR)的關鍵績效指標評測為依據,對供應鏈構建方案擇優和調整。工作流管理系統對流程進行調度執行和管理,協調用戶和調用相應的組件,實現SCM系統業務過程的自動化執行。當業務流程改變時,以工作流消息總線技術實現對供應鏈的靈活重構,使供應鏈信息和物流通道的設計都具有較高的柔性,以提高供應鏈對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
2.4 基于J2EE的組件技術
首先實現SCM基本組件的抽取、分類、定義,功能組件的分類、定義及動態構建技術,基于XML標準的業務數據表示與交換規范等基礎內容,進一步實現基于XML的組件接口技術及基于XML的EJB組件實現技術。在此基礎上,開發SCM基本組件和各類功能組件,實現組件間的數據交換及功能集成,采用軟總線結構,實現組件的即插即用,并力爭實現基于工作流技術的組件的動態構建。
開發面向企業的組件及組件庫管理系統,支持面向不同行業、企業的實例級組件庫系統的構建與維護管理。通過組件庫管理系統,實現組件的動態調整,滿足企業業務流程重組的需要;根據企業模型,實現符合實際應用的ERP系統原型的快速建立,為企業快速實施SCM系統奠定基礎。
2.5 系統的安全體系解決方案
企業信息化系統需要擴展其使用范圍,已經從企業內部的Intranet逐步向Internet擴展,以支持集團級的異地化信息共享和溝通,但同時要求降低成本,縮短響應時間,向客戶、合作伙伴、員工和供應商提供更容易訪問的服務。通常提供這種服務的應用程序必須在現有的企業系統增加新的商業功能,這些商業功能被遞送給廣大的用戶。這些服務必須高度得可用、安全、可靠和可擴展,安全必須保護用戶的秘密和企業數據的完整性,企業信息系統安全是至關重要的。
對于安全的企業信息系統的集成環境,企業應用程序應該清晰地建立需求和結構體系。比如應用程序應該按照企業的要求建立保護層:對于不敏感的信息或不易受攻擊的系統,可以適當減少保護的層次;實現和管理一個安全體系的成本還應該與應用程序的安全要求相聯系,應該盡力做到安全性與成本之間的平衡,這種平衡在企業級管理平臺中組件安全體系是非常重要的。
SCM系統在安全性方面的將采用如下策略:
(1)認證
認證(Authentication)用戶向系統證明其身份的過程。為保證與操作系統無關性,SCM系統的認證服務不與操作系統的用戶登錄安全機制連接。SCM系統用分布式的認證服務控制客戶機的訪問,該服務控制用戶是否能夠訪問應用程序中的組件。認證機制將定義用戶、領域和組。
(2)授權
授權(Authorization)是服務器同意或拒絕客戶機調用EJB上的方法的過程。可以分成3步:首先是聲明角色,規定用戶對某些特定功能模塊有使用權限;其次聲明角色的引用,定義好不同角色后,就可以進行應用;最后是映射角色到用戶和組,先根據角色開發EJB組件,在部署EJB組件后,系統管理員能夠將角色映射到不同的用戶和組。
SCM系統的安全體系最主要的需求是支持安全的應用程序的部署,在應用程序運行期間,無需依賴私有的網絡或其他獨立的技術,從而可以使應用程序在容器間具有可移植性,同時可以減輕應用程序開發者的負擔。SCM系統將根據J2EE規范定義安全角色和其相應的安全責任。
3 結 語
該系統所開發的企業供應鏈協同管理系統軟件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供應鏈系統優化配置管理構、供應鏈計劃管理、供應鏈系統計劃協調與調度、供應鏈過程管理與控制、供應商伙伴選擇與管理、分銷管理、定單管理、銷售管理、客戶服務管理、供應商管理庫存與分布式庫存管理、物資配送管理、運輸管理、采購管理、財務管理、安全管理、供應鏈系統評價管理、輔助決策管理等。所開發的供應鏈協同管理SCM系統具有與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客戶關系管理CRM、電子商務系統等其他系統的集成性,提供相應的系統集成接口和集成手段。供應鏈協同管理SCM系統能夠按照組件方法實現系統可配置與可重構性,支持客戶化定制。它支持基于ebXML的供應鏈業務數據交換,支持主流操作系統和主流數據庫集成應用。
因此,通過該SCM供應鏈系統的研發和應用,實現對整個供應鏈范圍內的物流、信息流、業務流、資金流進行計劃、協調和控制等,并通過分析、整合價值鏈來進行供應鏈管理,從而在提高整個供應鏈運行效率的提升上發揮巨大作用。該系統可以大大提升線纜制造業信息化水平和供應鏈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黃慧君,杜蘭.基于SOA的閉環供應鏈管理系統體系結構研究[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12,41(1):9?12.
[2] 謝天保,伍池宏.基于雙贏合作機制的敏捷供應鏈管理系統[J].計算機工程,2009,35(1):17?20.
[3] 孟凡生,尹鵬.SaaS模式供應鏈管理系統RTCO模型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5(1):150?154.
[4] 談慧.基于RFID技術的藥品供應鏈管理系統[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11,40(21):17?25.
[5] 任佳.基于需求主導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在電力行業的建立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2(7):61?62.
[6] 李東光.柔性人力資源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創建[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3(1):32?36.
[7] 古川,張紅霞,安玉發.云制造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3(2):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