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游報》粵港澳1月刊
標簽:環球游報 1月刊 特別策劃 旅行 勇氣 裸辭 辭職旅行
正文:
環球游報訊(記者/鄧建青)辭職去旅行,小安過了兩個月的自由生活。但他說,自由都是用錢換回來的。自由之后,更加痛苦。
“旅行回來快四個月了,一直沒找到工作。等下個月初交完房租,我估計就快沒錢吃飯了。”
小安住在廣州車陂南。這是一間一房一廳的出租屋,面積約有30平方米,月租400元。進門靠右的書桌上,疊了一疊兩三厘米高的“個人簡歷”。小安說,市區一般打印要五毛錢一張,為了省錢,他就去鄰近大學的打印店,一次性打了50份簡歷。過去的三個多月,用了大概25份。
辭職去旅行之前,小安在廣州一家公司做企劃,月收入在2800元至3500元浮動,工資不高,活卻不少。“每天工作都很忙,有時候下班回到家,洗完澡就得睡覺了,生活過得機械重復,一點意思都沒有。”
上班、下班、吃飯、睡覺、上班、下班,生活日復一日;存錢、買房、買車、戀愛、結婚、生子,未來幾無懸念……
小安說,自己并非無耐心之人,只是這溫水煮青蛙的生活,確實讓他覺得厭倦。“每次工作累了,就想放下一切工作,離開這個煩亂的城市,過一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2012年五月底的一個晚上,當習以為常的加班至晚上九點后,小安收拾東西回家,盡管回家,他還得把手上的活給收一下尾。出了地鐵,一個人走在路上,看著昏黃的路燈,身邊突然走過兩個笑靨如花的女孩,小安突然下定了辭職的決心:“自己很久沒開心地笑過了,覺得很悲哀。”
第二天,小安回公司辦了離職手續。一周之后,他拖著一個箱子,帶上近兩萬元的積蓄,準備到處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因為喜歡西雙版納,他先去了云南。這之后,他去了麗江、大理、廈門、蘇州、北京……“我沒有規劃路線,也沒琢磨該怎么省錢。想到哪就去哪,沒住得特別好,沒吃得特別多,但身上的錢花得比預想中快得多。”小安說,錢雖然沒了,“但不用整天想著工作,沒有壓力,非常自在。”
今年8月初,因為積蓄所剩不多,小安不得不結束旅程回到廣州,并開始投簡歷找工作。只是,這次找工作,比想象中困難許多。
“剛開始時,自己期望還比較高,總想找一份比之前的工作收入高、可以長期發展的工作,但沒有一個合心的。閑了幾個月后特別厭煩忙亂的生活,因此偶爾有一兩個錄用通知都被自己給推了。”小安說,出發前并沒有特別擔憂自己回來找不到找工作,但目前的狀況讓他有些心煩意亂,也早沒有了當初裸辭去旅行的決然和輕松。
“這兩個月,連面試的機會都少了。每天上十幾次招聘網站,只要條件適合,不管工資多少,我全部都投了簡歷。”小安覺得,空白期越長,對找工作越不利,因為一切都得重新開始,而且人還容易養成惰性。
沒有工作的日子一天天過下去,希望卻沒有一天天清晰起來。
“投了幾百個職位卻回應寥寥”之后,小安開會后悔當初草率的辭職:“盡管過了兩個月的自由生活,但只是用錢換回來的。自由之后,更加痛苦。所以我現在特別希望能夠盡快找到工作,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名詞解釋】什么是裸辭?
“裸辭”指的是還沒找好下家就辭職,不考慮后路,意味著離開的決然。
“沒有收入來源,沒關系,可以打零工賺旅費;沒有成功的事業,沒關系,可以在路上認識全新的自己……”想辭就辭,沒有下家也無妨,背上行囊就走天涯,這種看來有些瘋狂的旅行方式,因為頂著各種充滿誘惑力的名頭,近年來逐漸流行開來,并成了不少年輕人揮灑青春、證明勇氣的表達方式。
而借由裸辭去旅行,這些年輕人正在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人生,該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
【裸辭需要哪些本錢?】
首先,要做好最充分的思想準備:選擇“裸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是否到了非“裸辭”不能解決問題的地步?“裸辭”的后果是得大于失,還是失大于得?
其次是財力,這是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你可以瀟灑地從公司離開,但吃喝拉撒睡,每一樣的花銷都不會少,等你外出旅游,各項支出還有可能增加。所以,“裸辭”之前你至少應該有基本的財力保障。某招聘網站的相關專家曾表示,在二三線城市里,你需要為沒找好下家的“裸辭”準備至少3—6個月的工資,而在一線城市更要為“裸辭”準備1年的工資。
第三是“才力”,這一點是“裸辭”的核心。畢竟,你這一刻再瀟灑,下一刻還是要面對找工作的壓力。在“裸辭”之前,你應該清楚自己在工作上的實際能力,以及這些能力在幾個月甚至一年后是否會所有貶值,你回來后能否找到一份不比現在差的工作?
最后,“裸辭”前最好能得到家人的支持。“裸辭”雖然是個人的選擇,但往往需要整個家庭一起承擔相應的各項壓力,所以取得家人的支持就顯得非常重要:你計劃給自己的空白期有多久?如果找工作不順利,家人最長的忍耐時間是多久?提前和家人做好充分地溝通,就可以避免“后院起火”的情況發生。
【觀點PK】勇氣與現實
贊成方:人的雙腳就為了行走世界
@Peng---Y:對于未來,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時光會把我變得更好。我只擔心一件事,就是死前還沒有把這個世界看完。其實對于都市人來說,最大的“叛逆”可能就是放下工作,用心旅行吧。
@LUCY_KING:為什么我們就這樣在工作中在瑣碎的生活中一天天老了,剛開始說休學去旅行后來說辭職去旅行到最后又說退休賣房子去旅行,于是就這樣一天天的,一天天的,旅行卻始終無法開始,騙自己,騙自己,最后就此失去夢想。我不想要活得如此殘忍,鳥有翅膀,是為了飛向天空,難道人有雙腳,不是為了行走世界么?
反對方:旅行不能成逃避現實的借口
@瘋果子:實在不必也不該整天鼓吹“辭職旅行”,尤其是動不動就環球什么的。世界那么大,我們能去的地方實在有限,即便去了某國,我們也能見識到的也不過冰山一角。千萬不要把去了多少個國家作為衡量一個人視野的標準,是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美好,是不是善解人意和胸襟廣闊,才是the point。
@轉身的表現:旅行不能解決問題,如果僅困人際關系或不滿現狀去旅行,那么只會帶來一不順心就辭職的惡性循環,這個宇宙很大,就算是窮盡世界也不過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豐富人生有很多種方式,讀書、工作是種經歷,旅行不過是其中的一種方式,而不是一種“必需”,辭職去旅行有很多理由,但絕不是逃避現實的借口。
中立方:有勇氣旅行,更要有勇氣回歸生活
@walkinsky_vv:我們有勇氣辭職旅行,更要有勇氣回歸生活,因為旅行不是我們唯一的目標。
@玥玥愛生活:珍惜時間,是盡量讓自己的每一刻都滿足。可以是努力工作,可以是辭職旅行,可以是發呆,也可以是享樂。生命的可貴不在于從頭到尾的疲于奔命,該是來這一世不怨不悔。
@我們在路上蛻變:重走青春,并不只有辭職、與女朋友分手、走向遠方去旅行這樣唯一的形式。“為青春而出走”并不是讓我們簡單粗暴地與現在的生活決裂,而是讓我們換一種認識世界、處理問題的方式,從而消除孤獨感、改變自我、讓青春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