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早期,天佑華夏,天佑中原,出了個管仲那樣善于掌控大局面的人。但是他要匡扶傾斜的世道,也很難,難點有多方面:
首先一個問題,就是他們都老了。一晃三四十年過去了,齊桓公頭上的頭發白了,管仲胡子也白了。
到了齊桓公在位的第四十一年時,管仲就死去了。管仲一死,齊國霸業急轉直下。葵丘之會后,列國關系未見任何好轉。有齊桓公和管仲在,大家都是顧著面子,不去做太邪惡的事情罷了。管仲活著,齊桓公活著,大家的關系也就像貓、狗和老鼠一樣,有只狗在那兒,貓就不敢太欺負小老鼠,只要狗一打盹兒,貓就開始欺負那小老鼠,自私自利的這一面就翻上來了。
另外的問題,楚國,夷狄,就是周邊這些人群,特別是北狄,又開始鬧起來了。這些聰明的敵人最知道對手,“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你齊國什么力道?他最能感覺出來。葵丘之會后,一段時間內齊桓公和管仲就像救火隊員一樣,一會兒去解決王室的問題,一會兒晉國出了問題,去管晉國的事,東夷有了問題也要彈壓,確實是忙得很,但是作用卻不大。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沒有辦法了,當時的社會問題,本就不是霸主能解決的。
有一個事情可以說明問題,齊桓公帶領宋、陳等諸侯,去幫助一個鄯國修城,該國在淮水岸邊,經常受到東夷騷擾。有一天晚上,有人突然喊了一聲:“齊國內亂了!”諸侯的人馬一聽,便驚得撒腿就跑。當時齊桓公還在,可是管仲不在了,這就好像廟里面把神搬走了,空空蕩蕩的。
管仲臨死的時候,齊桓公去看管仲。40多年的君臣關系,這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這時,二人都是老者相,令人不勝唏噓!齊桓公就說:我說點不吉利的話吧,你要是起不來了,我怎么辦呢?
管仲就說:您不找我,有些話我還得找你跟你說,說了我才能走。他趕緊穿上衣服給齊桓公正正經經地行了個禮。之后就說:我只有一個問題,就是我死了以后。遠離四個人,離得越遠越好!
管仲說:第一個人就是易牙。這個人不是個好人,他聽說你沒有吃過小孩兒肉,就把自己的兒子蒸了給你吃。人沒有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可易牙連自己的孩子都不愛,他對你的愛也是假的,這種人太危險了,連自己的兒子都敢殺,這種人接近君主,這多可怕!管仲很明白,自己活著易牙不敢造次,但自己也只能管到這兒,他也不能把易牙趕出去。現在自己是人之將死,把這話說了,你愛聽不聽吧!
第二個人叫常之巫。管仲說,常之巫這個人善治病,各種病都能治,這種人在你身邊,你以為有他在,包治百病,生命無憂,你就開始放縱自己了,多吃多喝,多搞一些傷身體的事情。所以這個人,也要離他遠遠的。
第三個人是豎刁。豎刁這個人為了接近你,給自己做了宮刑手術,多疼啊!人沒有不愛身體的,可是他連身體都不愛,太危險了!
最后一個人叫公子開方。他是衛國人,這個人倒是也沒殺孩子,也沒宮刑,只是在你這兒干了15年了,都不回家看看爹娘,我們離衛國有多遠?這種人連自己的父親、母親都不愛了,也是很危險的啊,所以離他也遠點兒好!
說完這些話,管仲就去世了。
管仲死了,齊桓公當然悲傷。他一開始也聽話,就把這四個人遠遠打發了。這一打發不要緊,沒了易牙,飯菜不可口了;沒了常之巫,身體有點兒病瞧不好了;沒了豎刁,其皇宮家里面亂了;沒了公子開方,朝廷的事亂了,當時齊桓公就說:圣賢之人也說錯話啊!你看,管仲說讓我遠離他們,結果遠離他們以后都玩兒不轉了。
于是,他又把這幾個人請了回來。請回來麻煩就大了!齊桓公死,不是因為病死,因為我們看一看以前盟會,可見,他的身體應該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