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撰稿人,供稿于各大主流媒體,多涉及吃喝事宜。生平喜美食,尤嗜酒,擅庖廚,愛旅游,常聚狐朋狗友,或作徹夜長飲,或訪峭山險川。
每年這個時候,天氣暖和起來,就會想到趙忠祥老師深情款款的解說:“動物們又到了交配的季節。”動物們準備傳宗接代的時候,總是儲精囤膘,異常鮮肥,于是很多東西此時便“當季”了,其中帶殼的海鮮尤為誘人,少不得呼朋引伴,大啖幾回。
說到海鮮,不得不提青島。中國人吃海鮮,南有寧波、舟山,北有大連、青島,都是出了名的地方,為什么我獨說青島——道理很簡單,有青島啤酒嘛。
青島啤酒號稱名列中國“五大海外品牌”之一(其他四個分別是五糧液、同仁堂、聯想、海爾),不管真假與否,至少青島啤酒的知名度我們是看得見的。身為國際海員的舅舅在上世紀80年代就曾經告訴我,歐美人都非常喜歡青啤,國外的船員在靠港的時候,會主動找上中國船員,用自己國家的啤酒和他們交換青啤,而那些外國啤酒,其價格遠遠在青島之上。我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幾次托福喝上了德啤,因為德國人對青啤的感情最深,畢竟青島啤酒1903年建廠時,是英德合資,用正宗的德國啤酒生產線。
外國人對青啤的熱衷,我自己也有親身體驗。前幾年住在東平路的時候,周圍有很多夜店,一到晚上整個街區幾乎成了租界,都是老外的身影,而東平路岳陽路口那家羅森超市,就成了老外們買醉的圣地。在那里,青啤脫銷是經常的事情,其他啤酒的銷路遠遠比不上青島,我多次看見老外們站在冷柜前驚呼青啤如此便宜(在國外,青啤的價格是比較貴的),然后買來一瓶接一瓶地吹,有時間超市門口會站著兩三百號老外,一邊喝青啤一邊聊天,已經到了嚴重擾民的程度,以至于要警局出動警車,用高音喇叭勸他們盡量安靜。
我第一次去青島,是因為一個青島哥們結婚,在那里也結結實實被灌了幾天。印象最深的當數登州路青島啤酒總廠,在那條啤酒街上,密密麻麻的海鮮燒烤店,生平第一次喝了青啤的原漿,甜香爽口,至今難忘。
不過最近一次去青島,完全是自己瞎玩,逮著什么吃什么,吃了幾天后忍不住又來到登州路,在一家海鮮攤前坐下,叫了一扎原漿,喝了一半,便去點菜。看見玻璃缸里的基圍蝦很是壯碩,便問點菜的小弟怎么做最好吃。小弟說做成醉蝦最好吃,可惜你吃不了。我大感奇怪,怎么吃不了,一定要點上一份醉蝦。端上來一看,還真是厲害,原來這醉蝦,沒有任何調料,就是將活蝦醉死在高度白酒里,鮮味固然在,酒味也著實厲害,只能自己動手往里面加了些醬油。為了爭口氣,我一個人干掉一大盤白酒醉蝦,加上兩扎青啤原漿,那天晚上離開啤酒街的時候,已然一步三五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