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對中國發動新一輪的網絡戰攻勢,最近披露的美國國家情報評估報告,確認中國為美國最大的網絡威脅。動作背后,折射出中美的網絡暗戰方興未艾。
美國是國際互聯網世界的老大,國際互聯網的規則由美國制訂,主要服務器亦多在美國,美國國安局更掌握全世界最先進的網絡攻防能力,美國指責中國網絡侵略,其實是賊喊捉賊,是為了給自己的網軍擴軍備戰掃除法律障礙。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有關部門正就網絡安全和網絡武器的運用,展開內部討論及合法性審核,預計奧巴馬政府將在數周內正式批準第一個有關美國遭遇網絡攻擊后防御及反擊的新規則。這意味著網絡武器將和其它武器一樣,成為美軍的武器。
美軍于2009年正式建立了網絡司令部,但網絡武器的使用如何與國際法適用,如何設定網戰中的人道標準等問題,一直存在爭議。而不斷宣揚中國黑客的攻擊以及美國民用設施受到攻擊,正好激起美國議員與民眾對網絡黑客同仇敵愾的情緒,有利于相關法律的通過。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網軍成為美國網軍發展的絆腳石。
據報道,早在2010年,美國聯手以色列情治機構對伊朗的核設施發動網絡病毒攻擊,通過遠程服務器向伊朗的核實驗室電腦注入蠕蟲病毒,導致伊朗的離心機運作出現問題。雖然美國情治部門對此緘默不語,但伊朗一口咬定幕后黑手是美國。在虛擬世界,美國并不是善良之輩。
中國早在10年前就成立了自己的網絡部隊。中國這十幾年的軍事改革,一直以美國為樣辦,秉持的策略是跟隨性創新,緊緊跟隨美國的方向,投入重金與人力資源再創新發展,中國在無人機技術及預警機技術方面都是如此,中國網軍發展也相當迅速,與美國不斷進行攻防戰也是事實,但要說勝過美國,恐怕還是天方夜潭。
由于互聯網在金融、能源、電力等領域用途廣泛,一旦中美網戰從政府機構、軍事部門的竊密進入到公共領域的破壞,勢必對兩國百姓的日常生活及社會秩序產生嚴重影響。所以,制訂網絡交戰規則及戰略溝通至為關鍵,防止出現誤判禍及他人,而聯合國應盡快介入這個領域,確立仲裁地位。
(據《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