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第三次核試驗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美日韓等國也在積極醞釀新一輪的軍事和經濟反制措施。而朝鮮則針鋒相對,寸步不讓,甚至有可能進行新一波的核試驗。如何應對和妥善解決朝核問題已成為一道棘手的謎題。
實現半島無核化無疑是符合各方利益的終極目標,但是鑒于目前要求朝鮮完全“棄核”幾乎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應該設定近期、中期和遠期階段性目標,通過政治、經濟、外交等手段的綜合運用,穩健地向最終目標逐步邁進。
首先,應對朝核問題的近期目標應該設定為,迫使朝鮮停止進行新一輪的核試驗,并嚴格保證不對外擴散核技術以及導彈技術。朝鮮核試已經嚴重危及半島乃至東亞地區和平與穩定,極大地損害了所有周邊國家的利益,為此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必須采取果斷措施,一定要讓朝鮮認識到,繼續罔顧國際社會的反對而一意孤行,必將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
另一方面,正在全力籌劃對朝鮮采取強硬措施的美日韓等國也應該認識到,如果一味地強調以軍事手段來對朝施壓,包括在朝鮮近海舉行軍事演習,建立和強化反導系統,部署新型武器系統,甚至引進戰術核武器等,只會促使朝鮮采取更為激烈的對抗措施,甚至抱著“魚死網破”的心態孤注一擲。因此美日韓等國也應避免采取極端措施,防止半島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甚至失控。
應對朝核問題的中期目標應該是,通過提供安全保障和經濟援助,促使朝鮮永久性地“凍結”核項目。包括中國在內的相關國家應該積極斡旋,推動美韓與朝鮮早日實現關系正常化,簽署和平協議,結束半島冷戰體制,進而從根本上緩解朝鮮的極度不安全感。
此外,國際社會也應通過向朝鮮提供必要的經濟和技術援助,擴大朝韓之間的經貿和人員往來,開啟美朝貿易的大門等措施,積極幫助朝鮮發展經濟,推動其將國家資源轉向致力于民生的改善。
最后,隨著朝鮮的戰略安全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其所面臨的軍事壓力大幅降低,安全得到保障,經濟得到良好發展,朝鮮終將認識到,擁有核武器不僅無法有效地維護和促進其國家利益,反而會深受其害,只有到那時,完全“棄核”才會成為朝鮮的現實選項,從而為實現半島無核化這一終極目標鋪平道路。
(據《環球時報》/信強,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