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報道稱,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中國又建成并列裝兩艘903型補給艦。2012年5月和6月各有一艘903型新艦下水。然后,兩艦進行了裝修和海上試航。第一艘2012年下水的艦只在9個月內完成試航,第二艘顯然也是同樣進展迅速。
報道認為,這兩艘903型補給艦看來已準備好2013年列裝。
這些2.3萬噸的油輪/貨船當中的頭兩艘出現于2004年。然后在2008年,這些船被大量用于支援派到索馬里海域進行反海盜巡邏的13支特遣部隊。通常情況下,一艘903型補給船伴隨著兩艘軍艦(通常是一艘護衛艦和一艘驅逐艦)。補給艦根據需要為船只提供燃料、水、食品和其他物資。補給艦會到當地港口去,以補充其耗盡的燃料、水、食物和其他必需品。
報道稱,903型補給艦類似于正在服役的12艘美國T-AKE補給船。不過,4萬噸的T-AKE補給船所服務的是要比4艘中國903型船大得多的一支艦隊,也是美國所用的大量補給船的一部分。中國現在需要更多的補給船,因為它更頻繁地派遣軍艦遠航,不僅到達索馬里海岸,而且也深入太平洋的大洋海域。
報道還稱,中國在過去的20年中培訓了越來越多的水手,以便為海上航行的船舶提供補給?,F在經??梢钥吹揭凰抑袊难a給艦在西太平洋同時為兩艘軍艦加油。這樣的任務難度很大。
(據《環球時報》)
評論
中國海軍第一次建造真正意義上的海上補給艦始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直至80年代前期共建造4艘福清級補給艦。對于當時還沒有裝備大型水面艦艇的中國海軍來說,配備的海上補給設備是相當充實的??墒且驗閷嶋H上沒有裝備4艘補給艦的必要,其中的1艘被改作商用,還有1艘于1987年賣給了巴基斯坦。出售給巴基斯坦的這艘補給艦于1995年被巴海軍進行了加裝美國“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CI-WS)等一系列的改造,至今仍被委以重任。
服役于中國海軍的兩艘福清級補給艦標準排水量7500噸,滿載排水量21750噸,可以裝載燃油10550噸,輕柴油1000噸及飲用水等。裝備有3組補給站系統,其中的兩組是油水補給站系統。此外,該級艦可以進行海上航行縱向油料補給,后部安裝有直升機甲板但無機庫。
中國海軍在1996年從俄羅斯購入了2艘正在建造的現代級驅逐艦,此外中國引入西方技術建造的旅滬級驅逐艦也分別于1994年和1996年開始服役。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海軍艦艇的遠洋活動越來越多,為了滿足遠洋需求,“南倉”號補給艦(滿載排水量為37000噸,現更名為“青海湖”號)于1996年開始服役。原先是一艘烏克蘭制造的油船后被改造成補給艦,該艦的補給裝備充足,也可以進行垂直補給。因為是商業油船改造的,所以外形很獨特。該艦可以進行縱向油料補給,在甲板上裝備了起重機,可能是因為更重視進行錨地補給。但該艦的速度只有16節,很難在真正意義上跟隨艦隊進行補給作業。
在“青島湖”號補給艦服役之后,經過試驗,中國海軍對其上裝備的俄制第二代補給系統甚為滿意,決定采納成為我軍制式裝備。而“青海湖”號由于其設計原因,不能很好地滿足伴隨未來中國海軍艦隊遠洋活動的需求,為此,我國開始研制第二代國產綜合補給艦——“福池”級綜合補給艦。
在此之前,1993年1月,中方接到泰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為其海軍采購一艘能為其即將擁有的輕型航母和護衛艦編隊實施遠洋伴隨補給的新型綜合補給艦的招標邀請,中方最終贏得了此項國際招標的勝利,簽署了合同。依托引進、消化烏克蘭補給艦的技術基礎,出口泰國補給艦的設計工作進展十分順利。1996年8月12日正式完工交艦,同年9月12日駛抵泰國,艦名為“錫米蘭”,舷號871,“錫米蘭”號的成功研制,使我國綜合補給艦的設計能力和水平躍上了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自行研制同類艦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意義十分重大。
“福池”級綜合補給艦為903型補給艦由滬東造船廠和廣船國際同時開工各建造一艘,于2004年4月幾乎同時交艦,分別被命名為“千島湖”號(舷號886)和“微山湖”號(舷號887)。據《簡氏艦艇年鑒》提供的數據,該型艦長171.4米,寬24.6米,吃水深度9米,滿載排水量23000噸,尺度規模比第一代綜合補給艦有了較大的提高,新型補給艦采用了與“錫米蘭”相似的雙機雙槳推進,估計最大航速大于20節。采用了固定機庫,可以裝載1架直-8或相當級別的大型直升機。
在艦體舯部的平臺上,設置了1座液貨補給門架和1座干貨補給門架。與“青海湖”號上原裝進口的補給門架不同的是,第二代綜合補給艦上的補給門架是在缺乏外方支持的情況下,由國內自行設計,并與引進的俄羅斯補給裝置完成整合的,其結構更加輕巧、緊湊,布置順序也改為我國傳統的液貨在前、干貨在后的方式。該型艦同時還具有縱向油水補給能力。艦載武器是4座雙聯37毫米炮,裝備在艦橋前部和直升機機庫的兩側。搭載一架直升機。泰國海軍正考慮在“錫米蘭”號與福池級相同位置安裝37毫米炮,并日在艦橋上安裝攻擊雷達(二者都尚未安裝)。福池級雖然安裝了37毫米炮,可是同中國其它輔助艦艇一樣,不考慮安裝攻擊雷達。
如上所述,福池級與“錫米蘭”號的主船體尺寸相同,可是艦尾形狀不同,可能是因為直升機甲板下的裝備不一樣的緣故。據推測福池級直升機甲板下可能安裝的是航行縱向油料補給的相關裝置,長首樓型船體后部也被延長來加大船內容積。吃水線下的船體形狀以及船體構造可能大部分沿用了“錫米蘭”號的設計。因為在船體中央部也設計了舷窗,可能有相當一部分安裝了居住設施。從外觀上看來,福池級補給艦包括艦橋、直升機庫和煙囪的后部上層結構較大、有異于“錫米蘭”號幾乎完全沒有設計舷窗等較大的不同點。福池級和“錫米蘭”號在相同的位置安裝了2組海上補給站系統,可是與后者2組都是油水、干貨兩用型補給站系統不同,福池級前部安裝的是油水補給站系統,后部則是干貨補給站系統。此外,福池級的油水補給站系統與“南倉”號的為同一型號。
與“錫米蘭”號補給指揮控制中心集中設置在2組海上補給站系統中間的船體中央部不同,福池級是在每邊船舷各設置3個,一共設置6個補給指揮控制所。油水補給站系統是往船舷一側的前后供油系統吊下軟管,供油站是在一側船舷設置2個。此外,福池級在船體中部的兩側安裝有大型甲板起重機,并有4艘搭載艇,乘員數相比較多(“錫米蘭”號為2艘艇)。兩者前后船桅的形狀相同,可是福池級結構有所加強。
從油水補給站系統和主船體的舷窗來看,福池級的油料艙和補給倉庫等的設置可能與“錫米蘭”號不同,估計福池級的油料艙是集中在船體前部。補給裝置是與受給裝置聯動使用的。事實上,中國海軍軍艦并不重視受給裝置,即使在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上也沒有見到類似于電子測定的油料受給裝置。從迄今為止的中國艦艇設計動向上來看,沒有重視海上補給的趨勢,即使是福池級,與之前的補給艦相比,其海上補給能力并沒有得到加強。從主船體的舷窗位置和上部構造的舷窗來看,福池級可能不僅擁有補給能力,可能還有司令部或人員輸送等功能。
此后,再沒有得到繼續建造這種補給艦的信息。相對于以建造航母為開端獲得艦隊遠洋行動能力來說,中國海軍海上補給能力還有很多課題。特別是中國海軍還留有許多中小型油船或貨船,其中的一部分也被用于商業。
在2008年開始進行的亞丁灣護航任務中,“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伴隨護航編隊遠赴非洲,有力地支持了中國海軍的護航行動。自2003年起,海軍對補給艦統一以“湖”字號進行了重新命名,因此國產第二代綜合補給艦的艦名從一開始就屬于“湖”字號系列,沒有復雜的更名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