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蘆山地震中,由于距離震中較近,邛崍市高何鎮、天臺山鎮等鄉鎮不同程度受災。邛崍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以保障群眾生命安全為目標,將成都市委組織部送來的30面黨旗和1000余枚黨徽及時發放到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手中。與此同時,他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抗震救災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高何鎮靖口村距離蘆山縣龍門村震中地帶直線距離不足10公里,是成都市受影響最大的村。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村黨支部書記楊邦俊直接跑向村黨支部,立即指揮全村黨員干部開展災情調查,組織人員開展救援工作,幫助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家庭安全轉移。截至4月21日凌晨3點,該村群眾全部安置完畢。同時,邛崍市夾關鎮草池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迅速組織村、組干部開展全村人員傷亡和房屋損毀情況調查,并組織村民開展自救,將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李秋雁)
2012年以來,自貢市126戶國有企業、非公企業以黨建為紐帶結成54個對子,開展“國企帶非公、非公帶非公”黨建實踐活動,在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文化建設和黨建工作等方面進行幫帶互助,使企業生產經營和黨建工作相融共進、共同進步,收到了良好效果。圍繞自貢市“節能環保機械裝備、新材料、鹽及鹽化工”三大主導產業,組織產業相關的東方鍋爐公司、硬質合金公司、久大鹽業公司等與四川文森電器實業公司、華剛耐磨材料公司等46戶企業結成19個對子。按照企業間地理位置關系,組織各工業園區、街道(鄉鎮)轄區內的自貢兆強密封制品實業有限公司、自貢市自力鍋爐有限公司等59戶企業結成26個對子。結合企業在生產、供應、銷售等環節的關系,組織四川富益電力股份公司、自貢新星源食品有限公司等與其提供原材料、水、電、氣等生產要素的富順益州電力線路器材有限公司等21戶企業結成9個對子。 (本刊特約通訊員胡偉峰)
2012年以來,甘孜州各級監察機關切實加強對重大決策部署貫徹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各級各部門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維穩措施、群眾工作、作風建設等進行明查暗訪68次,查處違反政治紀律案件25件,給予紀律處分25人。在緊貼中心抓督查,推動決策落實方面,牽頭組織19輪, 對各項重點工作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查處問題476個,責任追究27人。在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方面,檢查項目955個,整改問題404個,受理投訴84件,辦結80件。(王 華)
3月以來,阿壩州按照“啟動與試點同抓,總結與推廣同步”原則,率先在馬爾康縣啟動黨內幫扶試點工作,采取“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幫扶方式,切實解決困難黨員實際問題。馬爾康全縣83個黨支部,1160名黨員伸出援助之手,踴躍捐款,共募捐資金18萬多元。同時,縣財政撥付50萬元、縣管黨費列支10萬元。截至目前,馬爾康縣已籌集黨內幫扶資金共計78萬多元。(特約通訊員 王洪林)
雅安市雨城區是全省黨代表大會常任制試點區。2002年試點工作開始以來,雨城區把黨代表提案工作列為重要內容,建立區黨代表提案工作制度,通過認真辦理黨代表提案,促進全區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實際操作中,他們建立提案督辦和獎懲工作機制。10年來,區政府督查辦和區代表聯絡辦公室對提案辦理進行督促檢查,共組織黨代表500余人次,采取實地考察、走訪調查、聽取匯報等方式,對110多條提案、意見和建議的辦理情況進行催促、督辦。區委、區政府每年表彰一次提案工作優秀個人和辦理先進單位。截至目前,共表彰提案工作先進個人60人,提案工作先進單位60個。辦理黨代表提案,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胥光林)
今年以來,沙灣區創新和豐富黨日活動形式,區級部門黨組織全體在職黨員走出機關,到部門所聯系村(社區)黨組織,同當地黨員和群眾代表一起開展“互動黨日”活動,共過組織生活、共同服務群眾,著力建設服務型黨組織。截至目前,66個區級部門同66個村(社區)結成了“互動黨日”活動對子,1077名機關黨員同1897名貧困群眾結成了幫扶對子。41個區級部門分別到聯系村開展“互動黨日”活動,上黨課37場次,先進典型作報告4場次,制定發展規劃41個,征求意見建議51條,走訪慰問891人次。(羅橋)
今年以來,射洪縣以“高端化、多元化、常態化”為抓手,不斷創新干部教育培訓方式,著力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統籌性、針對性、實效性,更好地為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服務。一是開辦“專家講堂”,引領培訓高端化。先后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北師大政治學教授施雪華等開辦“專家大講堂”3期,1800余人次干部參與學習,擴展了廣大干部的戰略思維和高端視野。二是舉辦“專題課堂”,推動培訓多元化。目前已開辦各種專題培訓班12期,舉辦經濟主戰線干部赴外研修班1期,切實讓培訓與行業工作緊密結合、充分對接。三是推廣“網絡平臺”,促進培訓常態化。以“黨員干部在線學習平臺”為支撐,以“學分制”管理對領導干部常態化學習進行實時記錄、拉通排位和動態管理,目前網絡平臺已開通精品課件55學時,共有近700名領導干部在線注冊學習,干部總學時數達到1.3萬學時。(黃維強)
去年8月以來,筠連縣在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中推行工作日志公示制度,將領導干部每天工作情況面向社會公開,促進了領導干部作風的轉變。目前,已有12名干部受到免職、停職處理。廣大干部積極履職,真正把心思用到工作上、推動發展上,說實話、出實招、干實事、求實效,樹立了領導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好形象。(田雨佳)
今年以來,丹棱縣把項目廉潔建設作為城市廉政建設的有力抓手,構建紀檢監督、代表視察、維穩服務、干部培養四大“項目一線”工作模式:一是強監督,紀檢監察上一線。將2013年確定為“項目保障年”,制定了紀檢監察項目一線巡察制度,城市綜合體等60余個城市工程建設項目均定人、定責全程監督。二是順民意,代表視察上一線。組織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項目推進情況40余次,提出可行性建議26條。三是重保障,維穩服務上一線。實行縣級領導和牽頭單位包項目手續、穩定調處、建設進度、如期竣工的“四包”責任制度,成立了80余人的項目維穩服務隊,建立項目建設全程保障服務機制,確保項目順利“落地生花”。四是輸人才,干部培養支持上一線。從各行業選派196名優秀黨員干部到項目一線鍛煉,為項目建設出謀劃策,力促項目建設與人才培養相融互促。( 楊曉梅 潘 燕 )
近年來,三臺縣為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的“生力軍”作用,多舉措助力大學生村官就業創業,確保其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動。5年已選聘大學生村干部510名,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團支部書記等職務。為服務期滿大學生村官主動提供政策咨詢、就業指導、擇業登記等服務,推薦大學生村官到保險、郵政公司就業,鼓勵大學生村官參加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招錄考試。對愿意繼續留任的大學生村官簽訂聘用合同,繳納社會養老保險。截至目前,全縣有99人考錄為公務員,121人考聘為事業單位人員,36人自主創業,254人續簽合同。(左仁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