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新理念推動改革,用改革成果促進創新”,這是德陽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趙魯平擲地有聲的管理經。十年來,他團結帶領全院干部職工,以造福群眾、造福社會為己任,堅持創新德醫文化,創新管理服務,不斷謀求創新發展,用管理創新書寫了“一年打基礎,三年中變,五年大變,十年大成”的生動實踐,德醫步入了發展最快速、職工最滿意、群眾最信任的時期,正發展成為全省地市級醫院的標桿。

新院徽 德文化

德陽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趙魯平(中)榮獲“最具領導力的25位中國醫院院長”殊榮。
德陽,既是古蜀文明的發源地,又是中國年輕的重裝工業基地。在這片沃土上,誕生了新一屆“四川杰出創新人才獎”獲得者,他就是德陽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趙魯平。在他的帶領下,德醫成為了德陽城市的新名片,也正成長為全省地市醫院發展的標桿。
5月3日,一個春意盎然的日子,第六屆“四川杰出創新人才獎”出爐,趙魯平院長名列其中,成為全省唯一獲得該項大獎的地市級代表,這也是該獎首次授予醫院管理類創新。
獲獎的根基在哪里?
答案就是:堅持不懈的創新!
2002年,年僅36歲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助理趙魯平博士作為德陽市委、市政府引進的復合型人才,成為德醫最年輕的院長。到任之初,面臨投入不足、機制觀念落后、人才設備都不理想等諸多困難,他在深入調研后,誓言突破瓶頸,“用創新理念推動改革,用改革成果促進創新”,提出了“一年打基礎,三年中變,五年大變,十年大成”的宏偉目標。
隨即,德醫改革全面啟動——
“理念創新,院校共建促發展”。趙魯平在全省率先提出“華西在德陽,德陽有華西”服務理念,建立華西專家巡診基地,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華西專家的技術和服務。同時,醫院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以色列希勒雅法醫學中心等國內外知名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實現了跨區域性的醫療資源整合新模式。
“機制創新,績效管理有活力”。引進“平衡計分卡”,實現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的轉變。建立起一套符合公立醫院發展的、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吸引了全國近百家醫療機構前來參觀學習。
“人才創新,外引內培顯成效”。創新性地提出“人員英才化、學科項目化、醫院學院化”的“三化”發展戰略。專設人才培養專項基金,聯合大學舉辦研究生結業班,聘請省內專家擔任學術顧問,建立人才儲備庫,形成了較為合理的人才梯隊。
十年創新,十年大成!今天的德醫總資產從2.36億元增漲到8.4億元,成為了德陽地區唯一的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四川省唯一入選全國醫改臨床路徑試點的市州醫院、四川省唯一連續三年榮獲“全國改革創新獎”的地市級醫院。
4月20日,蘆山7.0級強烈地震突如其來,德醫立即啟動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收治受傷群眾,先后派出兩支醫療隊,迅速挺進蘆山縣開展緊急救援。
在受災最嚴重的龍門鄉和靈關鎮,德醫醫療隊員懷著感恩之心,冒著余震和山體滑坡等危險,克服交通不暢等困難,參與巡診處置傷員135人次、轉運傷員10人次、心理輔導338人次,為300余人講解衛生防疫知識,把德醫人的愛心、技術,以及在“5·12”汶川大地震應急救援中總結出的經驗帶到災區,充分展示了德醫“大德為醫·大醫在德”的核心文化,展示了德醫人良好的精神風貌。
這就是德醫人!從汶川到蘆山,他們經受住了洗禮和磨礪。
汶川地震后,面對百廢待興的災后重建,趙魯平提出,“以高度的使命感推進災后重建,以高度的危機感爭取新項目”。他結合災區群眾身心需要和醫院自身發展需求,團結帶領院班子成員,不等不靠,主動出擊,搶抓災后重建機遇,積極爭取災后重建項目。
德醫人的真誠務實與抗震救災精神深深感動了中海油,最終中海油將8600余萬元的援建項目敲定落戶德醫。海油內科大樓已于2011年5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該項目也成為了災后援建樣板工程。
無獨有偶,美國雅芳女性基金會將首期100萬美元項目資金援助給德醫,建立區域性乳腺癌防治網絡中心。三年來,共計篩查災區女性達5萬余名。地震發生后主動來到災區的以色列著名醫學專家托帕茲教授,在與德醫共同戰斗中結下深厚友誼,并牽線促成德醫與以色列希勒雅法醫學中心共建了省內首家創面修復中心。
一系列新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惠澤數以萬計的患者,也為德醫跨越式發展注入新活力。
“三流醫院靠專家,二流醫院靠績效,一流醫院靠文化。”這是趙魯平常念的管理經。他從多年的行醫和醫院管理中體會到職業操守的重要性,創新提煉出“大德為醫,大醫在德”的德醫核心文化,并成為德醫人信守職業的操守。
堅持公益性,是德醫發展的首選。今年初,德醫提出了打造“醫療、康復、保健、養老”一體化模式的健康產業園,主動積極為德陽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每當有家境貧寒的患者住進醫院,醫護人員總是自發為他們捐款捐物,近年已為患者捐助醫藥費數十萬元;蘆山地震后,德醫第一時間把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的
救援經驗帶到雅安……
因為有“德”,10年來,醫院門診量從年47萬人次上升到120萬人次,從沒發生過一起重大醫療事故,更沒有發生一起因涉醫矛盾引發的重大突發事件!德醫已發展成為全省市(州)平安醫院的典范,并作為先進單位在全國平安醫院建設專題會上交流發言。
走出院門,德醫主動對口支援巴塘、色達、若爾蓋等邊遠藏區,黨員同志們為貧困村修建了“德醫致富路”。醫院在高校設立獎學金,“德”文化正逐步深入年青學子、深入社會民生事業中。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天的德醫正奮力前行在“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征程中!“平安德醫、和諧德醫、美麗德醫、品牌德醫”的目標正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