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杰
(中鐵四院集團西南勘察設計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14)
無砟軌道對工后沉降要求特別嚴格,而路基壓實質量直接決定了工后沉降的大小。因此,必須要找到一套科學、合理的檢測標準來控制路基的壓實質量。目前,客運專線的檢測指標有:n、K30、Evd和Ev2。n(孔隙率)用常規的方法就可以檢測,K30在我國已經有了20多年的應用和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儀器設備、試驗方法和設計指標相對成熟;Ev2是歐洲很多國家一直沿用的、成熟的路基壓實設計標準和檢測技術,剛剛被引入我國,還沒有技術儲備,很有必要確立我國的測試方法和規范標準。
變形模量Ev2測試試驗是平板載荷試驗的一種,利用30 cm的圓形承載板和加載裝置,對測試點進行第一次加載和卸載,然后進行第二次加載,通過計算測得的應力和相對應的位移形成的應力-位移曲線,得出相應的Ev2和Ev2/Ev1值。
(1)整平測試面,清除地面的雜物,盡量使承載板和地面充分接觸。
(2)試驗儀器安裝。
(3)預加載0.01 MPa荷載,約30 s后卸除荷載,調零沉降量測表讀數。
(4)進行第一次加載。必須至少分6級,以0.08 MPa的增量逐級加載,達到最大荷載為0.5 MPa或沉降量達到5 mm時所對應的應力后,再進行卸載。
(5)按最大荷載的50%、25%、0三級進行卸載。
(6)卸載后,再次以0.08 MPa的增量逐級加載到第一次所加荷載的倒數第二級。
某高鐵DK242+822~DK242+959段基床底層第三層、第四層和第六層碾壓后,碾壓后3 h和碾壓后6 h,分別測試Ev2、Ev2/Ev1、Ev1、K30和Evd值,得到72組數據。
分別將基床底層第三層、第四層和第六層測得的Ev2數據,繪制成不同檢測時間下Ev2的分布曲線,如圖1、圖2和圖3所示。

圖1 基床底層第三層不同檢測時間測得Ev2分布

圖3 基床底層第六層不同檢測時間測得Ev2分布
路基碾壓完畢,隨著時間的推移,路基檢測Ev2值增大,但是,當到達一定時間后,Ev2值增加不是很顯著。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受外部檢測環境條件的影響,被測路基表面土體的狀態是影響測試值的主要因素。在進行平板載荷試驗時,土體的含水量對其影響很大,當土體中水以結合水的形式存在時能夠增加其強度,而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時會降低其強度。路基剛碾壓完畢時,含水量偏高,造成檢測值偏低;隨著時間的推移,填料中的水分逐漸揮發,含水量降低,由于水的吸力和表面張力使填料顆粒之間的有效應力增大,從而使測試值增大[1]。另外,受到碾壓后余震的影響,土體的塑性變形有一個回復的過程,也可使測試值增大。一段時間之后,填料表面水分揮發到一定程度,含水量不再變化,因此測試值不再增加,這說明Ev2測試結果具有時效性。因此,在進行路基檢測時,要確定合理的檢測時間。
對DK242+822~DK242+959段基床底層第三層、第四層和第六層所測得的Ev2值和相應的Ev2/Ev1值進行數據分析,如圖4所示。

圖4 Ev2與Ev2/Ev1關系
可以看出:Ev2與Ev2/Ev1分布比較離散,其回歸曲線相關系數僅為0.15,這說明這兩個量之間基本沒有相關關系,是獨立的的兩個物理量。
對DK242+822~DK242+959段基床底層第三層、第四層和第六層所測得的Ev2值和相應的Ev2/Ev1值與相同位置所檢測的Evd值進行數據分析,如圖5和圖6所示。

圖5 Ev2與Evd的關系

圖6 Ev2/Ev1與Evd的關系
可以看出:Ev2測試值和Evd測試值這兩個量之間相關性一般,相關系數為0.58,當Evd取規范值40 MPa時,根據回歸曲線,得Ev2為85 MPa,與規范值相當,反映出規范中Ev2和Evd對路基壓實質量控制程度大體上一致[3]。測試Ev2所需時間較長,每個測試點要45 min以上,還需要反力裝置,造成機械的浪費,而Evd測試簡單、所需時間很少。因此,研究Evd與Ev2的相關性,在施工條件大致相同的情況下,進行大量的試驗,并對積累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探索出用Evd代替Ev2檢測的方法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Ev2/Ev1與Evd的相關性較高,相關系數為0.71,可以看出,隨著Ev2/Ev1值的增大,Evd測試值隨著變小。
對DK242+822-242+959段基床底層第三層、第
四層和第六層所測得的Ev2值和相應的Ev1與相同位置所檢測到的K30值進行數據分析,如圖7和圖8所示。

圖7 Ev2與K30關系

圖8 Ev1與K30關系
可以看出,Ev2與K30相關性不是很顯著,相關系數為0.46,而Ev1與K30具有較高的相關性,相關系數為0.80,當取Ev2規定值60 MPa時,根據回歸曲線,K30值為180 MPa,與規范值相當,說明Ev2和K30對路基壓實質量控制程度大體上一致。京石客專路基檢測時發現,當某測試點Ev2值達到規范值時,K30很有可能不達標,說明雖然這兩個力學指標都是通過靜力平板載荷試驗測試得到的,但是二者并不能相互代替,但是可以根據第一次加載的沉降量來估計K30值。
(1)Ev2測試結果具有時效性,在進行路基檢測時,必須要選擇合理的檢測時間,剛碾壓完畢時,檢測結果偏低,并不能反映真實的路基壓實質量,路基碾壓后3 h檢測效果最佳。
(2)Ev2與Ev2/Ev1相關性很小,可以看做是兩個獨立的物理量;Ev2與Evd、K30的相關性一般,并且Ev2與Evd的相關性大于Ev2與K30的相關性。根據回歸曲線,當Ev2取規范值時,Evd和K30值與規范值大致相當,說明規范值Ev2、Evd和K30對壓實質量控制程度大體上一致,也反映出規范的可行性。
(3)Ev2/Ev1與Evd、Ev1與K30之間有較高的相關性,Evd測試值隨著Ev2/Ev1值的增大而變小,用Ev1可以大致估算出K30值。
[1]龍衛,肖金鳳.變形模量Ev2與K30平板載荷試驗的對比分析[J].鐵道建筑技術,2006(5):36-39
[2]胡在良,李晉平,等.無砟軌道鐵路路基變形模量Ev2控制指標的試驗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08,29(5):20-24
[3]程遠水.路基壓實參數相關關系及改良土控制指標的研究[D].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2007
[4]徐培華,鄭南翔,徐瑋.高等級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