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63)
貴陽至廣州高鐵西起貴州省貴陽市,沿途經過貴州黔南、黔東南,廣西柳州、桂林、賀州,廣東肇慶、佛山等地區,東至廣東省廣州市,線路全長829 km,是聯系西南與珠三角地區的紐帶。全線經過了較多的環境敏感點,在進行選線研究時均對這些敏感點進行了充分考慮。
我國的自然保護區可分為三大類:生態系統類自然保護區,保護的是典型地帶的生態系統;野生生物類自然保護區,保護的是珍稀的野生動植物;自然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的是有科研及教育旅游價值的化石、火山口、巖溶地貌和地質剖面等。
高速鐵路選線時應盡量避免線路進入上述自然保護區范圍,如繞行實在困難,需首先征得相關環保部門的批準,方可對穿越自然保護區的方案進行實施。由于高速鐵路橋梁及路基裸露施工的工程量巨大,且在運營期間橋梁和路基對保護區產生阻隔,以及噪聲污染、環境破壞,建議在保護區范圍內以隧道方式通過,將隧道洞口及斜井出口等設在保護區之外,把對自然保護區的影響降到最低。
如貴廣鐵路沿線附近就有多個國家級和地方級不同類別的自然保護區,下面以貴廣線通過廣寧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為例進行介紹。
懷集和廣寧均為肇慶市所屬的兩個縣,相距約40 km,綏江由北向南蜿蜒穿過兩縣。在廣寧縣境內沿綏江兩岸分布有竹海森林公園,是控制本段線路走向的主要因素。該森林公園范圍北起懷集廣寧兩縣交界處,南至廣寧縣城邊緣,南北長約30 km,規劃面積8 500公頃,是全國唯一以青皮竹為主的森林公園和廣東省唯一的竹海森林公園。
本段線路方案圍繞該森林公園,結合地形地質條件,研究了繞避竹海森林公園及穿竹海森林公園取直兩個方案,比較范圍CK658+500~CK704+200,見圖1。
(1)方案說明
繞避竹海森林公園方案:線路出懷集站,向東跨綏江后在綏江北岸走行,經坳仔繞避竹海森林公園(最近處距竹海森林公園約2 km)至廣寧,在縣城南約3 km設廣寧站,至比較終點。比較范圍內線路長度45.7 km。
穿竹海森林公園取直方案:線路出懷集站后走在綏江南側,基本沿綏江取直,廣寧站設在縣城南約5 km處,車站局部侵入保護區,比較范圍內線路長度44.018 km。本方案在CIK676+000~CIK680+200、CIK683+300~CIK686+700兩段穿越竹海森林公園,侵入長度約7.6 km。
(2)工程技術經濟比較
兩方案主要工程及投資比較見表1。

表1 懷集至廣寧段方案工程技術經濟比較
(3)方案比選及推薦意見
上述取直方案有7.6 km長的線路穿越竹海森林公園,需砍伐竹海面積約220畝,對森林公園的景觀和生態有較大影響,不利于竹海資源的保護和培育;繞避方案則完全繞開了森林公園范圍,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對森林公園的干擾和破壞。
雖然取直方案線路縮短1.68 km,工程投資減少約1.32億元,但對廣寧竹海森林資源有較大破壞,不利于對其進行保護和開發。因此,從環境保護、保持生態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考慮,本段最終采用了繞避竹海森林公園的方案。
水源保護區是國家對某些特別重要的水體加以特殊保護而劃定的區域。198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12條規定,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可以將下述水體劃為水源保護區:生活飲用水水源地、風景名勝區水體、重要漁業水體和其他有特殊經濟文化價值的水體。對水源保護區要實行特別的管理措施,在該區域內嚴格禁止進行對水質水量產生不利影響的一切活動。
高速鐵路在進行線路選線時應充分考慮對沿線水源保護區的保護。高速鐵路施工時難免會對附近水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如保護不當,則可能會影響到成千上萬人的飲水問題,應引起足夠重視。在進行高速鐵路線路選線時應盡量對水源保護區進行繞避。
如貴廣鐵路經過珠江平原時,途經區域河網密布,各類水源保護區較多,在對線路方案選擇時需充分考慮對附近水源保護區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盡最大限度繞避通過。
如在線路里程CK767+500至CK767+800段經過佛山市三水區境內,本段附近的西江水域設有廣東省第二戰略水源保護區,其一級保護區范圍為:自取水口上游1 000 m,下游500 m,河岸兩側縱深各300 m范圍陸域;二級保護區范圍為:自取水口上游4 000 m,下游1 000 m水域,河岸兩側縱深各500 m范圍陸域。為盡量避免對該水源保護區的影響,選線時使線位基本平行于西江前行,距離西江最近距離控制在600 m以上。經過對本段線位控制性選擇,使鐵路線位控制在該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水域及陸域保護范圍之外,對該飲用水源保護區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我國歷史悠久,早期文明較為發達,古墓葬分布很廣,歷年來發掘出土了大量歷史價值較高的珍貴文物,這是探討不同時代、地區和社會階層之間埋葬習俗以及所屬時代社會生活狀況的重要實物資料,對其進行保護義不容辭。
高速鐵路線路較長,所跨省區較多,在進行線路選線時要充分考慮對沿線古墓葬的保護。如貴廣鐵路就經過了貴州、廣西和廣東三個省區,所經區域有較多古墓葬群。如廣西賀州市賀街鎮壽峰古墓葬群,該古墓葬群匯集了東漢、三國、南北朝以及明清時期的古墓葬,規模較大,線路在本段采取了繞行方案,最近距離古墓葬保護區邊緣有500 m,對該古墓葬群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高速鐵路車站與民航機場的選址理念不同。機場一般遠離市區修建,以避免城市擴張、高樓林立對飛機起降造成影響,同時也可減小飛機起降的噪聲給城市帶來的污染。而高速鐵路為方便旅客出行,一般會延伸至城市內部或城市近郊,這樣在進入城市地段將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居民聚居區,為盡量減小高速鐵路的振動與噪聲給沿線居民帶來的影響,在城市地段的環保選線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貴廣鐵路在進入佛山市后,由于受西江及既有廣茂鐵路等條件的控制,線路在里程CK790+000~CK790+300段走在既有廣茂鐵路以北、西堤國際小區以南的夾縫之間,最左側線位距西堤國際小區樓房最近12.7 m,最右側線位已到既有廣茂鐵路坡腳。雖然樓房在鐵路用地紅線之外,但在與地方接觸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堅決不同意新建高速鐵路距小區如此近,要求本段線路改線,遠離小區通過,盡量降低噪聲和振動對本小區居民的影響。之后經過進一步方案研究比選,本段線路通過采用較小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長度、限速通過的方式,選擇走在既有廣茂鐵路南側,遠離西堤國際小區通過,秉承了環保選線的理念,最大程度地考慮了當地居民的訴求,避免了阻工與上訪事件的發生,為本段線路的順利實施創造了較好條件。
我國幅員遼闊、邊境線長,因此軍事設施也隨之呈現出點多、量大的特點,保護任務十分艱巨、復雜,加之軍事設施自身按其性質、作用和使用效能的不同要求,又可分為不同的保密和安全級別,因此,軍事設施必須按照不同的規則和要求實行保護和管理。
如貴廣鐵路在進入佛山市內之后,由于線路受到眾多道路、河涌、廠房、新建小區等的影響,平面選線自由度很小。在CK798+236~CK798+848段,線路右側為佛山軍用機場,屬軍事保護區。按《航空無線電導航臺站電磁環境要求》(GB6364—86),新建電氣化鐵路需離開機場定向臺150 m以上,并滿足機場飛機起降1/100的起飛坡度和以跑道中軸線向兩側各15/100的水平發散角的要求。為最大限度地降低鐵路建設和運營對機場的影響,本段線路選擇以地下隧道方式通過。為此,在本段修建了一條3.75 km長的隧道,滿足了該軍事保護區對電磁干擾、飛機起降角和水平發散角等各種要素的要求。
學校與醫院等公共設施對噪聲和振動等污染源均較為敏感:學生需要安靜的環境進行學習,病人需要安靜的環境進行休息。在高速鐵路選線時,需盡量遠離學校和醫院等環境敏感點,距離控制在100 m以上為宜,且需設置聲屏障等隔聲措施,鐵路邊盡量種植多排喬木,以起到隔聲與美化環境的作用。
高速鐵路的建設和運營對安全的要求極高,當鐵路沿線遇到彈藥庫、采石場、加油站等危險源時,應盡量遠離,以1 km以上為宜(遇到彈藥庫時,若庫容量較大,則應根據庫容量適當提高距離)。若受控于多種因素無法遠離,則應對彈藥庫和加油站等危險源進行搬遷,對采石場等危險源進行停產處理。
高速鐵路施工及運營時會產生較大振動,對一些精密儀器制造廠、使用精密車床進行生產的廠家等會產生較大影響,在進行選線時,應根據相關行業標準和規范要求,盡量遠離此類特殊廠房和企業。若不能滿
足距離和相關要求,則需對其進行搬遷處理。
高速鐵路線路較長,在進行選線研究時,可能會遇到多種環境敏感點,通過對多種環境敏感點的特點和性質的描述,對選線時應注意的事項和采取的措施進行了探討。
[1]TB10621—2009高速鐵路設計規范[S]
[2]GB50090—2006鐵路線路設計規范[S]
[3]TB10082—2005鐵路軌道設計規范[S]
[4]鐵建設函[2005]140號新建時速200~250公里客運專線鐵路設計暫行規定(上、下)[S]
[5]國土資發[2007]81號關于組織土地復墾方案編報和審查有關問題的通知[S]
[6]水保[2007]184號關于嚴格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審批工作的通知[S]
[7]易思蓉.鐵路選線設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8]李向國.高速鐵路技術[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8
[9]李軍.中國鐵路新讀[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
[10]王進.鐵路工程施工[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11]孔祥安.TGV——法國高速鐵路[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