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偉
(上海林同炎李國豪土建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上海 210000)
在橋梁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因材料而出現的裂縫問題主要集中在水泥、砂和石等質量上,其中水泥的質量問題主要是由水泥自身的安定性、含堿量和強度上的不符合標準引起的,主要為水泥安定性的不合格、強度不夠或是水泥含堿量過高;砂和石骨料的粒徑不夠、級配不良或者是空隙率多或大同樣會導致混凝土強度抗滲性和抗凍性的降低。
施工工藝不完善導致多種橋梁裂縫,從以下四個方面來予以具體說明。
1.2.1 水分蒸發和水泥結石混凝土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水分蒸發和水泥結石混凝土發生干縮導致裂縫的產生,且這種狀況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發生較為頻繁。
1.2.2 施工工藝的影響
混凝土在進行拌和成型過程中,施工工藝對混凝土性質造成的影響。這主要是因為混凝土本身是一種人造的混凝型材料,因此其質量好壞與否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其成型后的密實和均勻程度,而混凝土密實和均勻程度的影響因素是分布在整個混凝土制備過程中的,包括攪拌、運輸和振搗等所有的工序。
1.2.3 混凝土澆筑模板本身的不足
混凝土澆筑模板本身的不足同樣會導致橋梁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模板構造的不當會直接引起混凝土結構漏水、漏漿或者是剛度不足等問題的出現,施工進行的過程中,如果鋼筋受到污染或是混凝土保護層設置不到位,都會導致裂縫的產生。
1.2.4 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的養護,與裂縫產生密切相關的就是混凝土早期的養護,這是因為在早期養護階段混凝土還沒有完全硬化,如果此時干燥速度過快就會直接導致混凝土體發生不均勻收縮而產生裂縫。除此之外,水泥在進行水化或是硬化的過程中還會散發大量的熱量,這一熱量的釋放會使得混凝土內外存在較大溫差,當這一溫差超過一定限度以后,混凝土收縮的不一致就導致裂縫產生。
3.提高了會計報表體系的完整性。按照“雙報告”的要求,財務不僅要編制財務報表還要編制預算會計報表,這對醫院財務而言預算管理更加精細化了,預算報表包括預算收入報表、預算結轉結余變動表、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與以往常規的財務報表共同呈現出更加全面的財務和預算執行信息,提高了財務信息的透明度以及決策的有用性。
地殼結構始終處于運動的狀態下,因此在橋梁建設進行選址工作時若沒有對建設地址進行詳細而真實的調查的話,就會導致勘測過程的不準確。當橋體建設完成以后,一旦地殼發生移動,就會導致橋梁自身的地基發生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雖然說地殼本身發生的移動變化并不明顯,但是此種變化經擴大反應到橋梁內部后的影響卻是非常巨大的,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橋梁的裂損和坍塌。
溫度對橋梁裂縫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是通過混凝土自身的熱脹冷縮作用實現的,當環境的溫度發生較大的變化時,就會在混凝土內部相應的產生較為明顯的溫度變形,由此進一步產生溫度應變附加應力,當這一附加應力超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強度時,就會在橋梁混凝土結構的表面上產生裂縫。
混凝土在空氣環境下,會逐漸的硬結,且相應體積也會逐漸減小,這也就是干縮作用,干縮作用和現象在實際的施工和建設過程中也非常常見,大多是出現在現澆墻板式結構和現澆的框架結構上,出現的原因多是因為不完善的養護過程。對混凝土結構的收縮規律已經有一定認識,也就是早期收縮的速度比較快、后期比較慢,針對于這樣一種實際特點,在進行設計時就可以考慮對一些超長或者是超厚的建筑物的混凝土結構摻加膨脹劑,就基本上能夠實現所希望的目的。
根據在施工過程中橋梁鋼筋混凝土裂縫出現的原因和影響因素,針對性的提出了防治和處理措施,這樣一些措施的考慮和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對施工的質量予以把握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橋梁結構實際的使用壽命。
在橋梁建設過程中切實做好質量把握問題需要做很多工作,從以下三個具體的方面加以分析。
2.1.1 做好對結構的分析和計算工作
在施工前做好對結構的分析和計算工作,一旦在設計和計算中發現顯著問題,就需要及時與設計單位進行協調、修改和處理。在這一工作進行的同時還需要對進場的材料予以管理和控制,不符合工程相關要求的材料堅決不予采用。
2.1.2 高度重視鋼筋配置方面的問題
2.1.3 不可更改和變動施工的配合比
施工的配合比在確定以后不能進行更改和變動,在進行材料的振搗送料時,也需要絕對充足的材料供應,不允許在施工的過程當中發生材料供應不足的狀況。在某些施工環境下,如果材料的運輸距離較長導致材料流動性降低或堵塞管道,則應當在材料中加入減水劑來提高水泥實際的和易性來解決這一問題,而不應當加入大量的水?;炷恋恼駬v要進行的足夠充分,實現這樣一種目的和標準的方式就是控制好振搗時間,不能過長也不能過短。時間過長會導致振搗的密實度不夠,而振搗的時間過長則會導致分層,在這樣一種狀況下,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將分步不均勻。
在施工現場做好養護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現今的橋梁施工過程中,往往對于砼養護的工作認識不到位,這一狀況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認識的不到位。他們在施工的過程中簡單的認為,只要將施工過程中的材料用量控制準確,并保證水泥用量的合理,基本上就能夠保證橋梁混凝土結構最終的強度,但實際上,工程后期的養護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必要的,若后期的養護工作中灑水不及時或者是表面的覆蓋養護工作沒做好,就會在其表面上發生裂縫現象。
盡管已提出了一系列裂縫的防治措施,但在實際的工程條件下,很難徹底的控制裂縫的出現,實際上裂縫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橋梁施工時,不僅要考慮防治措施,還要做好裂縫出現以后的治理措施,且這一處理措施根據裂縫的特點可以分為細小裂縫的處理、超出允許范圍的裂縫處理和大裂縫處理這三大類。前者在不影響結構整體的情況下可以不予處理,而后兩者往往需要根據實際的狀況進行加固處理或者是重建處理。
實際上,在橋梁混凝土結構中出現的裂縫在施工的工程環境下是很難徹底根治的,我國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和行業規定。因此,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需自行探究和分析,總結出盡量減少裂縫和不出現裂縫的方法,這對于橋梁結構穩定的提高和整個橋梁建設技術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1]姜培勤.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技資訊,2011,(4):86.
[2]郝鐵,閆淑杰.橋梁混凝土結構裂紋分析及加固技術工程[J].交通世界,2011,(10):144-145.
[3]田成濤.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8):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