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凈化器產業何時敗落?
在當前空氣凈化器產業紅紅火火的發展勢頭下,提出這一命題似乎很不合時宜。據不完全統計,這個產業在我國的年產總值已達數十億,且有不斷翻番的趨勢,養活了數以萬計的勞動人口,造就了無數的大小老板,創造了不小的GDP增量。
但這個產業越是蓬勃發展,越說明我們身處空間空氣質量惡劣,越說明我們承受的健康壓力沉重。人們要想享用潔凈空氣,就不得不依賴這些工業產品,就不得不拿出不菲的費用作為代價。
從這個意義上講,希望空氣凈化器產業盡快敗落下去的命題是成立的,企業生產的空氣凈化器產品銷不出去直至從市場上消失是應該的。
顯然,這是多么不現實的企盼。相反,可以預見的是,由于今年年初大范圍、長時間的嚴重霧霾和人們對空氣質量進一步惡化的擔憂,今后的空氣凈化器市場的需求將持續旺盛,帶來空氣凈化器產業的發展將更加紅火,企業數量還會繼續增加,市場上的產品和品牌會更加眼花繚亂。
既然空氣凈化器產業不可能敗落,既然空氣凈化器產品不可能消失,那我們還不如現實些為好——那就是企盼這個產業發展規范些,產品質量靠譜些,產品性能優異些;讓消費者花錢花得值、品牌認得準、款型選得對,并真正換來潔凈的空氣,健康的身體,舒暢的心情。
縱觀今天的空氣凈化器市場,盡管品牌數量還不算太多,但也是會讓消費者左顧右盼而難以選擇;盡管產品都有合格的檢測報告,但也是會讓消費者霧里看花而難樹信心;盡管競爭還沒達到白熱化,但也是會讓消費者感到火藥味而出手猶豫。
誰來幫助消費者解除上述之憂?之惑?之難?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首創的“產品評測”及利用這一理念和機制推出的首批空氣凈化器“好產品”,正是能解除消費者之憂、之惑、之難的及時之舉。
首批空氣凈化器的評測和“好產品”的推出,是對產品的舒適性、便捷性、實用性和實在性等質量維度的適宜性評價,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出產品設計水平的差異、技術含量的高低、功能和性能效果的好壞。站在消費者角度制定的評測標準,更貼近消費者的實際使用需求;體驗式和專業化相結合的評測過程,更符合產品的實際使用狀況;通俗而直接的評測結果,更容易讓消費者理解和接受。
獲得首批 “好產品”稱號的空氣凈化器品牌及其產品,代表了當前市場上性能相對優秀、質量相對可靠、性價相對合理的空氣凈化器陣容。
認識“好產品”,選擇“好產品”,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地選購“好產品”,踏踏實實地享用“好產品”。如能達成此目的,則是“產品評測”的成功,更是消費者的幸事,空氣凈化器產業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