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澤
(河北省高速公路承赤籌建處,河北 承德 067000)
近年來,在道路橋梁建設施工中混凝土質量控制問題一直是國內建筑行業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和熱點。混凝土是道路橋梁建設施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對道路橋梁建設完成后的品質具有直接的影響,甚至在有些施工建設工程中,混凝土的質量是整個工程質量優劣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在道橋建設施工中對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由于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和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混凝土的使用量越來越大,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此外,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一系列的優點,這也奠定了其在各種類型的工程中成為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的重要地位。
在道橋建設實施工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混凝土的使用,混凝土也是整個工程實施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材料,它是完成整個工程建設的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混凝土的質量優劣直接決定了一個工程的品質好壞,更是衡量一個企業的效益與榮譽的重要標準。
正是因為混凝土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工程的質量,而混凝土的好壞是基于其原材料的優劣和配制,所以在道路橋梁建設施工的過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整個工程建設的重點工作。混凝土原材料作為主體材料,其質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加強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更是整個工程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制成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水、礦物質混合材料、集料和化學外加劑。其中,可以根據制成混凝土膠凝材料的不同而將其分為無機膠凝材料混凝土和有機膠凝材料混凝土;也可以按照其表觀密度的大小分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輕質混凝土三類,區分這三種混凝土最主要的依據就是骨料的不同。但混凝土在極具優勢的情況下仍然存在自重大、養護周期長、導熱系數較大、不耐高溫、拆除廢棄物再生利用率低等一系列不足之處。
在道橋實施工程中混凝土成型后面臨的質量問題主要有蜂窩、麻面、裂縫和漏漿四個方面。其中尤以結構裂縫是質量問題的集中表現,其表現的常見形態有荷載裂縫和溫度裂縫兩種。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及質量的波動對混凝土成型后的質量和施工工藝都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例如,水泥強度的波動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各級石子超遜徑顆粒含量的變化會導致混凝土級配的改變,而且還會影響到新攪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變化會對混凝土的水灰比產生極大的影響,等等。
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生產過程中對混凝土的原料進行質量檢驗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只有在原料全部達到技術性能所規定的指標后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例如,在骨料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已經超過了規范規定的范圍以外,就會影響到混凝土制造過程中水泥的水化,從而降低混凝土本身的強度,削弱骨料和水泥石的粘結,與水泥的水化產物產生化學發應,進而產生有害的膨脹物質,使得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耐久性減弱。這樣的混凝土在投入到道橋工程使用后,容易在短時間內出現路面多處橫向裂縫、縱向裂縫和不規格裂縫等,甚至是從裂縫處徹底斷開。
3.1.1 水泥的作用
在制造混凝土的原材料中,水泥是保證混凝土強度大小的決定性材料。水泥的安定性差是因為水泥中含的游離氧化鈣超過了既定的限量,水化慢,硬化后還會繼續起水化的作用,會破壞已經硬化的水泥,導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下降。除此之外,水泥的水化導熱高、收縮度大,也是導致混凝土路面容易開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混凝土中的骨料含泥量和有機物含量超標(這里的骨料主要是指碎石和砂),會使得混凝土的密度變小,導致出現混凝土早期裂開的現象。
3.1.2 基層質量不達標
在混凝土制造過程中,基層質量不達標也是導致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之一。由于面層下的基層含灰量少、密實度差或者整體性不好而造成混凝土透水性和抗變形能力下降,導致混凝土開裂;基層標高控制出現誤差,造成了混凝土面層澆筑的厚度不均勻,當混凝土板在收縮或者翹曲的時候,就容易在厚度不均的薄弱交界處產生裂縫;在處理基層的標高或者不平整時,采用松散的材料就容易使混凝土的底部水分下滲而導致其密實度下降,抗壓強度下降,進而出現開裂的現象;混凝土基層太過干燥導致其土底部失水,強度減弱,同樣也會造成開裂的現象。
3.1.3 配合比例不當
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是有固定比例的。在混凝土配合中,水泥用量的大小都是容易導致混凝土路面出現斷裂現象的原因之一,水泥用量偏大則導致收縮加大,水泥用量偏少則出現強度不足的情況。水灰比偏大將會增加混凝土初期骨料表面的水膜厚度,也會導致其強度降低,從而造成混凝土路面出現斷裂的現象。
3.2.1 溫度的影響
混凝土會受到溫度的影響,在干燥脫水,溫度變化或者干濕交替的作用下混凝土土塊會因為溫度的下降而縮短,也會因為混凝土自身上下溫度的差異而出現翹曲的現象。一般選擇在白天進行澆筑混凝土,因為白天氣溫較高且空氣比較干燥,但是到了夜晚氣溫下降,較大的溫差會使新建的混凝土路面產生收縮或者翹曲,再加上周邊條件的限制和約束,使混凝土內部產生應力和拉彎應力,當應力超過了混凝土的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紋,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出現斷裂的現象。另外,在混凝土的硬化過程中,水泥會放出大量的水化熱,也會造成混凝土內外部冷熱不均,出現溫度差異,當養護不及時或者環境溫差較大的情況下,就會使混凝土在表層或者內部產生收縮裂痕。
3.2.2 施工工藝的影響
混凝土制造的施工工藝對混凝土的質量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混凝土的攪拌時間不夠或者太長都會造成粗骨料沉底,細骨料滯留在上層,導致混凝土成型后卡壓強度不夠高,或者密實度不均勻,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裂縫或者是斷裂。在攪拌的過程中,水泥或者骨料的溫度過高,再加上水泥在水化的過程中產生的水化熱會造成混凝土在硬化的過程中溫差收縮加大而出現裂痕或者斷裂。在混凝土制造過程中因為停水、停電、機械故障等原因而導致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斷,之后再進行施工縫補處理,則會有新舊混凝土因為結合不良,收縮不一而造成斷板的情況。
在道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的基本措施是控制基層施工的質量。控制基層的施工質量是保證混凝土在道橋工程建設中施工質量的基礎。在路基施工完全符合規范的要求之后,對灰土結構層的要求不但要保證每個結構層的厚度要均勻,更重要的是對灰土的白灰含量和壓實度的控制,并且要在現場進行規范的檢驗,要確保在上一道工序完全合格的情況下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作業。整形碾壓是基層密實度和平整度的保證,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要杜絕薄層補貼找平法的錯誤做法,以保證基層良好的整體性和強大的抗變形能力。
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是決定混凝土質量的根本因素,所以在混凝土的制作過程中控制原材料的配合比是至關重要的。在施工過程中,首先應對要使用的原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要建立和實施嚴格的原材料合格準入制度,在具備原材料合格證的基礎上,要堅持原材料的復檢復試工作,實行業主或監理和承包商的取樣員共同取樣、共同送樣和共同取試驗報告的三共同原則,以達到控制原材料質量的目的。
在制造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重要一環。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配合比應該采用重量比,并且要根據現場可用的原材料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施工過程中需要的配合比。原材料配合計量應當準確,要符合實際施工的規范和設計要求,并且要明碼標出,不得隨意改動。要滿足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要求和收縮控制程度要求,合格的原材料和準確的配合比是必要的保證。
在道橋施工過程中,影響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因素很多很復雜,保證質量是一項具有技術性的工作,施工過程中認真對各個原材料進行試驗檢測,依照相關規定標準、試驗規程進行操作,才能確保混凝土的質量,確保工程質量。
[1]黃昱晟.如何控制道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研究分析[J].中國房地產業,2011,(10):321.
[2]鄺國強.淺議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分析[J].科技資訊,2011,(18):62.
[3]楊勝成.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12):82.
[4]柳旭.關于如何提高橋梁施工混凝土質量的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0):141.
[5]晁華俊.道橋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6):284.
[6]金大.淺談在冬季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的技術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