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東升
(浙江大唐烏沙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寧波315722)
某超臨界600MW機組直流鍋爐型號為HG-1890/25.4-YM4,一次中間再熱,采用滑壓運行方式,配內置式再循環泵啟動系統。鍋爐給水系統配置1臺30%BMCR容量的電動給水泵和2臺50%BMCR容量的汽動給水泵。電動給水泵的前置泵由主泵同軸驅動,2臺汽動給水泵的前置泵與主泵是分置式的,其前置泵配置單獨的電動機。這種配置方式下,正常運行時2臺汽動給水泵運行,電動給水泵只有在啟、停機過程中或者汽動給水泵故障時及低負荷階段才投入使用。按照設計運行方式,從鍋爐上水到帶負荷后第1臺汽動給水泵投入運行前,電動給水泵至少需要運行16h。機組冷態啟動若實現全程汽動給水泵供水,可以大幅度降低廠用電率,但增加了給水調節的難度。
筆者將對機組無電動給水泵冷態啟動中的給水調節問題進行探討。
汽動給水泵前置泵型號為HZB253-640,主泵型號為HPT300-340-6S/27。前置泵和主泵共用一條再循環管道,管道安裝在主泵出口至除氧器中間;汽動給水泵的最小流量為216t/h,規定汽動給水泵流量小于300t/h時再循環門快開,流量小于230t/h時再循環門全開。給水泵汽輪機型號為NK63/71,最高轉速為5 800r/min,最低轉速為2 800r/min。汽動給水泵汽輪機沒有臨界轉速,2 800r/min以下也不存在非穩定工作區。汽動給水泵組能實現在低轉速、低負荷下的穩定運行,可滿足各種工況下運行的需要。
機組從冷態啟動到并網要依次經歷冷態沖洗、點火、熱態沖洗、汽輪機沖轉、中速暖機、閥切換等階段,每個階段的給水調節略有不同:
(1)機組從冷態沖洗到鍋爐點火,鍋爐貯水箱溢流閥一直保持開位,保證一定的沖洗流量,以達到冷態沖洗合格,這時由于鍋爐還沒有起壓,只需用一臺汽動給水泵前置泵給鍋爐上水,汽動給水泵主泵不需要運行。待鍋爐點火后,將另一臺汽動給水泵用輔助蒸汽沖轉至800r/min備用。分離器出口壓力達到0.2MPa時,關閉爐頂空氣門,鍋爐開始慢慢起壓;等分離器壓力接近0.95MPa時,將給水倒至另一臺汽動給水泵帶,因為這時分離器壓力還較低,而汽動泵剛開始是800r/min備用,上水有點多,需將轉速降至650r/min,以后隨著主汽壓力的上升逐漸提高汽動給水泵轉速。
(2)鍋爐熱態沖洗階段,儲水箱溢閥流還開著,此時給水的調節要跟蹤好主汽壓力,保持溢流閥在一個合適的開度。熱態沖洗結束后,給水水質合格,儲水箱溢流閥全部關嚴。
(3)從溢流閥關嚴一直到汽輪機沖轉,給水流量主要根據儲水箱和汽水分離器的水位進行調節,必須保證省煤器入口流量大于35%額定流量,以保證水冷壁、省煤器有足夠的冷卻流量;分離器水位也不能太高,滿水時要及時減水,長時間滿水將導致過熱器進水,致使過熱器急劇冷卻而產生很大的熱應力,容易發生爆管,因此調節水位要有提前量,從開始調節給水量到分離器水位變化一般需要2~3min。在調節給水量時水煤比也可以作輔助參照,一般來說剛開始鍋爐內總體溫度低,燃燒也不太好,水煤比保持在6,以后慢慢提高水煤比。另外要跟蹤好分離器出口壓力,一般汽動給水泵出口給水壓力大于分離器出口0.5MPa就能克服阻力上水,如果壓差低于0.4MPa,上水就比較困難了。
(4)從汽輪機沖轉到中速暖機一般要持續150min,期間需要注意兩點:①汽輪機沖轉過程中,由于振動大易造成汽輪機跳閘,這時會將主汽壓力升高,因此適當提高汽動給水泵轉速,以克服上水阻力;②如果鍋爐側燃燒不穩定出現缺角燃燒,會使主汽壓力迅速下降,給水量超過需求值,不迅速減水容易造成分離器滿水。
(5)在機組并網前適當增加燃料量,保持較高的主汽壓力;同時保證鍋爐儲水箱水位的穩定,水位不能太高,防止并網后主汽壓力下降過快而出現的虛假水位。
機組并網后,要依次經歷初負荷暖機、汽動給水泵汽源切換、干濕態轉換、汽動給水泵并泵等過程。
在發電機并網后,為防止發電機逆功率保護動作,保證機組足夠的初負荷暖機,并網后要迅速開大汽輪機高壓主汽調門,同時關小高、低壓旁路以保證主蒸汽壓力不會下降太快。這個階段只要能保證主蒸汽壓力變化不大,給水調節幾乎不受影響,儲水箱也不會出現虛假水位。如果出現主汽壓力下降過快,儲水箱就會出現虛假水位,此時應迅速增加燃料量,確認高、低壓旁路已經關嚴,待水位稍有下降趨勢時迅速加大給水量,以保證給水量與蒸發量能夠匹配。此時的給水調整首先要觀察鍋爐儲水箱水位的變化方向,其次注意主汽壓力的變化,適當提高汽動給水泵轉速以克服上水阻力。
第二套制粉系統的啟動會對給水造成較大擾動,這時煤量會增加10t/h左右,爐內燃燒迅速強化,主汽壓力迅速上升。啟動磨煤機的同時應迅速增加汽動給水泵轉速,以克服上水阻力。雖然給水量有大幅度地提升,但由于壓力上漲過快,飽和溫度也提升,使得以前膨脹的水也迅速收縮,從水位的表現上看是下降的,會出現短暫的虛假水位;如果儲水箱水位下降過多,為防止爐水循環泵因儲水箱水位低跳閘,這時可適當關小爐水循環泵出口調門,以暫緩水位的下降,待水位上升時再開大爐水循環泵出口調門。
在機組負荷達十幾萬千瓦時,輔助蒸汽已經不能使汽動給水泵維持穩定運行。由于給水泵汽輪機低壓調門開度過大,轉速出現擺動,上水量忽大忽小,這時應進行汽動給水泵汽源切換。
機組并網帶負荷后,待四段抽汽壓力滿足給水泵汽輪機供汽條件時,及時將汽源切換至四段抽汽供汽。為安全起見,可以先將原來沒有運轉的那臺給水泵汽輪機用四段抽汽沖轉至2 000r/min備用,再緩慢打開運行的那臺給水泵汽輪機的四段抽汽電動門,最后緩慢關閉輔助蒸汽供給水泵汽輪機的手動門。
給水泵汽輪機汽源切換過程中,如果控制不當,很可能造成汽動給水泵轉速的大幅擺動,引起給水流量、壓力大幅波動,嚴重時造成鍋爐滿水或缺水事故。因此給水泵汽輪機汽源切換應緩慢地進行,保持給水泵汽輪機進汽壓力和轉速的穩定,同時密切注意其金屬部件的溫度分布及軸承振動的變化,直至汽源切換完成。
直流鍋爐的特點是:低負荷時由爐水循環泵參與建立一個汽水循環,此時鍋爐處于濕態運行,貯水箱水位是衡量給水量的主要參數[1];機組達到一定負荷后,爐水循環泵退出運行,鍋爐轉為干態運行。
在臨近干濕態轉換點時,應該保持微缺水或加煤不加水,使鍋爐貯水箱水位緩慢往下降,同時逐步關小爐水循環泵出口調門;爐水循環泵退出運行后全關出口調門,鍋爐轉入干態運行,這時應該關注分離器出口的蒸汽過熱度,適量提高給水量,以免缺水造成受熱面溫度過高。
2臺汽動給水泵并列就是一臺提高轉速,增加給水量;另一臺降低轉速,減少給水量。整個過程維持好給水流量和分離器出口溫度的穩定,保持好過熱度。由于汽動給水泵在干態并列時,原已運轉的泵再循環調門已經關閉,所以在減速(流量)時,注意這臺汽動給水泵的流量,避免低流量保護動作跳泵。2臺汽動給水泵并列成功后,分別投入各臺泵的自動控制,并在總站投入自動。隨著負荷的升高,給水流量逐步增加,當總給水流量大于1 000t/h時,可以將另一臺汽動給水泵的再循環調門關嚴。
全程使用汽動給水泵上水必須注意:
(1)始終保持每臺汽動給水泵的流量大于其最小流量,防止汽動給水泵發生汽蝕;要在低負荷階段保持再循環調門全開,待給水流量滿足要求時再緩慢關閉再循環調門。
(2)給水泵汽輪機在低轉速、低負荷工況下,由于進汽流量小,無法及時帶走轉子鼓風效應產生的熱量,使排汽缸溫度升高,引起軸承中心高度發生變化,并有可能造成軸承振動增大,所以應嚴密監視其軸振及轉速,并嚴密監視排汽溫度的變化。當排汽溫度升高時,盡量維持較高的真空度,適當降低輔汽壓力以增大進汽量,從而降低排汽溫度;同時軸承溫度及振動保護要全程投入,排汽缸減溫水也要全程投入。
(3)對于直流鍋爐,點火初期給水流量需求較小,因此汽動給水泵沖轉后轉速不宜過高,防止給水調節閥前后壓差過大,流量不容易控制。
(4)給水泵汽輪機設置有正常工作汽源及輔助蒸汽汽源,應確保汽源壓力、溫度、過熱度、流量滿足給水泵汽輪機啟動和運行的需要。
(5)給水泵汽輪機建立真空前應提前進行管道疏水充分暖管,用輔助蒸汽沖轉一臺汽動給水泵滿足鍋爐啟動需要。機組并網帶負荷后,提前進行四段抽汽供汽動給水泵管道暖管,投入前應確認疏水已盡,并保證有50K以上的過熱度;待四段抽汽壓力大于0.2MPa時可將給水泵汽輪機切換至四段抽汽供汽。汽源切換時要嚴格控制汽動給水泵金屬部件的溫度變化,并重點對其轉速進行監視和控制。
按設計運行方式,機組從鍋爐上水到帶負荷后第1臺汽動給水泵投入運行的冷態啟動過程,電動給水泵至少需要運行16h,電動給水泵容量為8 200kW。在機組冷態啟動過程中,電動給水泵耗電量約131 200kW·h;外購電價按1元/(kW·h)計算,則電動給水泵耗費約131 200元。在機組啟動過程中,2臺汽動給水泵的耗汽量約12t/h,則總耗汽量為192t,蒸汽參數為0.9MPa、280℃,焓值h為3 250kJ/kg,根據鍋爐效率93.5%、蒸汽管道損失1.5%、原煤低位發熱量22 700kJ/kg計算,每噸蒸汽所消耗的原煤約為0.153 1t。啟動過程耗汽折算耗原煤29.4t。按原煤到廠價700元/t計算,折合費用為20 580元。汽動給水泵前置泵容量為580kW,則2臺汽動給水泵前置泵的耗電量約為18 560 kW·h;外購電價按1元/(kW·h)計算,則電動給水泵耗費約18 560元。機組一次冷態啟動將節省費用131 200-20 580-18 560=92 060元。機組冷態啟動實現全程汽泵供水時可以降低廠用電率,經濟效益是明顯的。
[1]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大型火電機組經濟運行及節能優化[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