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瀛

我生于1915年,浙江人。年幼時隨父親來到上海,在上海一個教會學校念完中學后,開始自謀生路。先在上海洪康印務局當一名排字印刷工人,后被店主提升為對外營業員。1937年我與好友張諤合伙創辦協昌印務局,由我擔任經理,后改為各自經營印刷業。
50年代初撲克牌行業興起,印刷行業改營撲克牌產品的前仆后繼,我在學生張文惠的建議下,向淮海路工商局登記生產撲克牌。開始都是一般產品,定名凱旋牌撲克,三層紙裱的白卡,用銅鋅版印刷,切成白牌出售,有的甚至采用單層白版紙印刷出售,產品粗制濫造,不堪設想??吹矫绹?08撲克牌,真是有天壤之別。
我日思夜想要做到與808撲克一樣,因此必須在紙面上加光度和滑度,聯想到攝影照片與現在撲克牌的質量有些相似,就去找朋友探索照相紙的工藝流程,又去上海感光紙廠向工程師們討教。回來后托朋友找感光廠工人,把三層卡紙加工涂布硫酸鋇粉。但是上光問還是不得解決,用骨膠化溶稀薄涂布百試沒有成功。記得是在朋友那里得到乳酪配方,采用最落后的手工操作,在稀薄的干酪素溶液將16開牌張浸入揀出,用竹夾夾住吊在繩上晾干,再裁切成撲克牌,這就是鉆石牌撲克的誕生。真是一鳴驚人,鉆石牌上粉上光撲克,既光亮又滑潤,流人市場受到消費者極度歡迎。售價過高,也并不影響銷售。
1956年上海開始對私營工商業改造,全市掀起公私合營,協昌印務局并入上海維新印刷廠。維新印刷廠地處虹口、閘北區,故二個地區的撲克牌廠都歸并于維新印刷廠,有十幾家。原順鑫印刷廠主李桂芳任私方廠長,我擔任供銷,技術負責人。公私合營之后,維新印刷廠就成為北區生產撲克牌的大廠,與同樣有許多廠并入的中區粹華卡片廠,南區中國切紙文具制造廠,成為三足鼎立。沒過多久,上級再次將南區中國切紙文具制造廠并入維新印刷廠。
1959年北京舉辦了中國第一屆全運會,北京派專員來滬,向文體公司和文教工業公司提出,希望配合全運會制作一副宣傳體育、弘揚體育精神的紀念撲克。我當時在維新印刷廠負責技術設計,為了得到這項光榮任務,每天去上海體育館借閱世界各國的體育雜志,以及一運會諸多運動員像片,并找了一位年輕姓郭畫家,用廣告畫的手法來描繪。我們共同合作,記得有時我還要被他當作模特兒。由于維新印刷廠的設計稿,能反映出新中國運動員的精神面貌,受到了國家體委主任賀龍元帥的贊賞,被榮幸選中出品,牌名為體育撲克。

鉆石撲克
本人自幼喜歡古典文學,這之后便想到了水滸傳中的108條好漢,正好合兩副撲克牌的張數。得到領導支持后,我先到城隍廟舊書攤購得一本古本,有金圣嘆評論和每個人物的描寫,作為版本。再找到一位楊姓女畫家,她以前曾在頤中煙草公司廣告部畫過一套水滸人物。我每次將人物的形象、性格、姿態、手握兵器等從水滸傳書中摘錄同她探討,多次修改直到滿意為止,花了半年多時間。把牌的型號定“4823”,正好和滬語“水泊梁山”諧音。產品問世后,市場供不應求,還被一些國際友人帶到國外,作為禮物贈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后來我又突發奇想在撲克牌中加入年歷片,年歷片反面印刷各種美麗而漂亮的圖案,一近年底消費者互相交換或贈送,曾經風靡一時有好幾年。1963年我又別出心裁的設計出中國第一副旅行麻將紙牌。該紙牌便于攜帶,設計別具匠心,可惜沒有上市,全部銷往日本。文革時期,撲克牌被定為四舊,同時停止了生產。
搞了許多新品種和新花式,我都經過精心設計,絕不粗制濫造,卻想不到差點給自己帶來大禍。文革開始不久,在總廠舉行的批斗大會上,廠代理書記提出,董瀛在百家爭鳴和百花齊放時放毒,把封資修洋意識,一齊捧了出來,臺上立即吼叫起來,揪董瀛聲不斷。后來經大家說好話,說他正在多倫路車間關注機上印制的偉人像質量,才逃過這場災難。
自從60年代撲克牌被指定為四舊后,撲克牌被禁止生產。70年代初,美國總統訪華恢復中美邦交之后,一是市場上需要,二是外貿公司爭取外銷需要撲克牌出口,上海人民印刷三廠被指定恢復生產撲克牌,80年代初與七廠合并成立上海撲克牌專業廠。文教公司通知我回上海撲克廠工作,擔任顧問。同時分配給我一項光榮任務,趕超美國808撲克牌的攻關,并撥款一萬元,我很高興。我與助手女青工于敏暖搭檔,到外貿公司索取國外產品,每天走訪各有關方面,凡是上海的化工廠、研究院等,我們走訪了不少。之后雖然進行了許多探索研究和實踐,但可惜半途夭折,最終離成功僅一步之遙。
攻關工作結束后,我偶然想到上光原料,起初的干酪有缺陷,不能受潮,現在都改用塑光,輔助原料一概都是醇溶性不安全。我是否能改成水溶性塑光,如果能成功,既安全不會燃燒,又能夠節約成本,價值難以估量。尿醛樹脂原本是一種熱固性水溶塑料,認為這項工作容易解決,但卻遇到許多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多次試驗也沒能成功。再走訪各有關方面,也得不到要領。我不甘心失敗,不知又經過了多少次試驗,后來在聯德分廠領導支持下,同呂光平二人借廠休日上車試驗,逐次改進,終于成功研究出脲醛樹脂上光工藝,不但節約成本,而且還大大提高產品的質量。
后來我辭退了上海撲克牌廠顧問職務,向外發展。各地聞訊,都來請我幫助解決生產撲克的有關技術問題。請我的多是一些集體、社辦的小廠,收取一次性的合理報酬。這期間,我還給上海南匯撲克廠搞了一套“紅樓夢”撲克,給周浦設計了一種“歷代名女”撲克。當時自己年齡已經七十多歲,終算有了一筆收入。九十多歲了,方才有能力走進福利院安度晚年。
如今我懷著滿足愉快在上海徐匯區敬老院,處于十分幸福之中。2011年,在紀念中國撲克牌制造業80周年的大會上,我作為98歲的行業老前輩,被授予“中國撲克牌制造業優秀人物”榮譽稱號,及獎杯與證書。我的撲克牌聲譽再起,內心的激動,無可言喻。我的撲克生涯,為撲克牌產品盡心竭力,做出了一點成績,但只有“趕超”任務還沒有完成,希望能后繼有人,早日趕超。

▲體育撲克

▲水滸撲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