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
正安的城鎮建設因其縣城舊改造力度大、速度快、品位高,鄉鎮和村莊集鎮建設各具特色而得到高度肯定。許多人把一個發展困難縣能夠在城鎮化建設上取得如此顯著的成效,稱之為“正安速度”或“正安現象”。成績屬于歷史,在同步小康創建中,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城鎮化帶動戰略,以城鎮化率先崛起帶動正安崛起,進一步展現發展自信、小康自信、正安自信,把再掀城建新高潮、加快城鎮化進程作為一場攻堅戰來打,力爭在2019年實現撤縣設市。
一、加快城鎮化進程。正安有堅實的基礎
從20世紀90年代文化路建設的破冰之舉,到近年來大規模的東部片區舊城改造,縣城一共拆掉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拆遷安置近6000戶3萬人,新建小區27個,建筑面積250萬平方米,城區面積擴大到了20平方公里,縣城人口增加到了10萬人。同時,各鄉鎮積極依托“四在農家”創建等載體,整合資源,強力推進小城鎮建設和村莊建設,走出了一條具有正安特色的小城鎮建設之路。十年間,全縣小集鎮新增建筑面積168萬平方米,新增城鎮人口8萬人。作為一個發展困難縣,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使正安的投資、財政收入、經濟總量保持了大幅度的增長。同時,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繁榮發展。以2012年為例,來自于城建的稅收占全縣財政稅收收入的50%以上,城建投資占全縣固定資產總投資的65%??梢哉f,沒有城鎮建設的快速推進,就沒有正安的增比進位突破。卓有成效的城市建設,特別是2012年的“白改黑”工程、省級文明縣城創建,讓整個縣城煥然一新,改變了外界眼中“貧窮、落后、閉塞”的正安形象,塑造了“發展、開放、文明”的正安名片,為加快發展增添了正安自信。我們拆除了舊城,也拆除了貧窮與落后:建起了新城,也建起了文明和諧的新家園;改造了舊城,也改造了我們安于現狀、故步自封的思想:拓展了新區,也拓展了正安未來發展的空間。
正安的城建工作,有四個方面的基本經驗:第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是加快發展的先導。從當年縣政府借款50萬元修建文化路,到現在縣行政中心從黃金地段搬到城郊,讓利開發商啟動東部片區改造……都是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重大舉措。第二,事在人為、敢于擔當是加快發展的前提。當年的“嘉禾事件”使城鎮建設談之色變、近年的東部片區改造面臨種種矛盾和困難,我們沒有徘徊猶豫。逆水行舟,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承擔風險的擔當精神。第三,善抓落實、追求卓越是加快發展的關鍵。正安作為一個貧困縣,城鎮建設率先崛起,是正安各級干部善抓落實、追求卓越的成果。第四、同心合力、攻堅克難是加快發展的保障。在困難和壓力面前,全縣上下信心堅定、目標明確,精誠團結、同心同德。
二、加快城鎮化進程,正安后發優勢明顯,大有可為
從政策環境來看,省市即將出臺支持正安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城鎮建設是重點。從區位條件來看,交通條件的改善,必將為正安城鎮化注入新的動力。三五年后,正安高速公路南來北往、東西貫通,必將成為遵義北部的交通樞紐。再加上極有希望落戶的黔北機場、過境的快速鐵路,正安將以不可替代的優勢成為黔東北區域性中心城市,成為黔北渝南經濟文化融合發展的重要區域。從經濟發展態勢來看,隨著以煤電鋁一體化項目為龍頭的新型工業化的崛起、農業產業化的規模效應、經濟結構的優化、經濟總量的增長,必將為正安的城鎮化增添新的活力。從市場需求來看,大規模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工業發展所吸納的就業人口,必將擴大正安房地產的市場需求。從城市發展空間來看,“一城三區”的發展定位,縣城至安場城市主干道工程的實施,破解了正安城市發展的空間瓶頸。
三、加快城鎮化進程,要突出正安特色,抓好三個重點環節
——高品位規劃。按照“發揮優勢、融入重慶”的總要求,緊緊圍繞打造“黔東北區域性中心城市、西南一流山水生態特色城市、重慶衛星城市”定位,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綠色城鎮化。我們的工作目標是圍繞2019年撤縣設市總目標,“五年打基礎、十年建新城”,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以產城互動為支撐,高起點規劃、高標;隹建設、高效能管理,不斷完善城鎮功能,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縣鄉聯動,強力推進“一城三區”建設步伐,全力打造“特色新集鎮”和“美麗新農村”。到“十二五”期末,全縣城鎮面積增至30平方公里以上,城鎮人口達30萬以上,其中,縣城城鎮面積達16平方公里以上、人口達18萬人以上;城鎮化率達47%以上。到2019年,全縣城鎮人口達到42萬人,其中“一城三區”縣城人口達30萬,實現人均居住面積32平方米以上,城區綠化率達30%以上:全縣城鎮化率達到55%。
——高規格建設城市建設要注重“快、高、大”?!翱臁本褪墙ㄔO速度要快。要以城市主干道工程為龍頭,全面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堅持路網帶動,加快安場城區、濱江新區骨干路網建設,逐步形成以鳳儀城區為中心,兩翼齊飛的正安城建新格局;加快七鑫未來世界城市綜合體、山峰片區、主干道片區、濱江新區等項目建設步伐,力爭早日啟動一批規模大、品位高、功能全、示范帶動效果彰顯的城市綜合體;繼續抓好城郊綠化工程建設,加快桃花山、鳳凰山等山體公園和市民廣場、尹珍廣場建設,實施好西門河治理,進一步完善公益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案摺本褪墙ㄔO要“高規格、高品位、高質量”。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房地產開發,都要注重質量、精益求精,追求極致,避免重復建設。同時,要注重生態和文化的保護、建筑與自然的協調,真正體現“綠色生態、特色文化、人性關懷”?!按蟆本褪且箜椖?、招大商、大手筆推進新區拓展。
——高標準管理一座完美的城市,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瞄準一個載體,要以“省級文明縣城創建”為載體,加強輿論引導和文明教育。樹立一個理念,要樹立全新的城市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優先、文明執法、人性管理。構建一個體制,要構建科學的城市管理體制。城市管理是一項龐大的社會工程,靠城管單打獨斗不行,靠人海戰術、搞突擊整治也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要建立部門聯動、職責明確、常抓不懈、督查問責的城市管理體制。打造一支隊伍,要圍繞“城市形象與隊伍形象并重”,切實加強城管隊伍建設,打造人民滿意的城管執法隊伍。
四、加快城鎮化進程,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突破“兩大瓶頸”
——創新平臺,突破融資瓶頸。融資的瓶頸并不在于“資金”,而在于運作手段。市場并不缺錢,缺的是融資手段。為此,我們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方式,加大融資力度。一要用好政府的錢。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把政府的錢用到群眾需求最迫切的項目上,用在可以拉動社會投資的項目上,讓政府花最少的錢,產生出最大的效益。二要用好民間的錢。要創新手段,為民間資本搭建安全便捷、充滿活力、回報率適當的投資平臺,激發民間資金參與城鎮建設的活力。三要用好銀行的錢。國投公司、城投公司、土地收儲中心等部門要加大資本運作力度,盤活土地、國有資產,經營好城市資產,積極融資,形成良性循環。四要用好市場的錢。要以長遠的眼光、開闊的視野、寬廣的胸懷、良好的心態、服務的姿態,培育良性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對投資商要真關心、真愛護、真支持,絕對不能招商引資時“甜言蜜語”,項目啟動后“槍林彈雨”。五要用好國家的錢。要圍繞文化工程、環境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民生工程和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做好項目規劃,積極向上爭取資金。
——吃透政策,突破土地瓶頸。一是要用足政策。工業園區、省重點項目、“5個100示范工程”用地指標單列供地。我們耍抓住機遇,創新思維,使更多的城建項目擠進重點項目的盤子,用省市的指標建項目。二是用活政策。要認真研究國土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切實實施好低丘緩坡綜合利用、增減掛鉤、占補平衡、土地開發方面的項目,挖掘潛力,確保每年新增用地指標2000畝以上。三是要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確保用地審批“不闖紅燈”。
大力推進城鎮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更是人民群眾的向往。城鎮化不僅僅是發展之舉,更是安邦之策。只有加快城鎮化進程,以此帶動農民市民化和鄉村都市化,讓更多農民能在城鎮就近就業、安居樂業,才能真正實現公平和正義,才能真正實現長治久安。只要全縣上下繼續弘揚“解放思想、求真務實、追求卓越、勇于擔當”的精神,繼續堅持“敢想敢干、說干就干、大干快上”的氣魄,始終保持“黨群連心、眾志成城、干事創業”的激情,堅定目標不爭論、抓好落實不折騰、勇往直前不懈怠,我們就一定能譜寫正安城鎮建設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