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確保同步小康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實力的動力支撐。必須堅持向深化改革要“紅利”,以改革促進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在推動同步小康的實踐中,我們既勇于“摸著石頭過河”,又注重頂層設計,以改革開放增活力。著重圍繞提高工業經濟、城鎮化率、民營經濟、縣域經濟“四個比重”,強力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入推進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改革探索,形成了凝聚多方力量、多重優勢疊加的“畢節模式”,譜寫了多黨合作的“同心工程”新篇章。推進“擴權強縣”改革,最大限度地激發縣域經濟活力。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進鄉鎮合并和鄉改鎮、鎮改辦進程。深化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著力打造千億級企業集團。深化區域交流合作,推行產業招商、園區招商、以商招商,大力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鼓勵和支持全民創業、多辦企業、多辦實體,加快壯大民營經濟。把產業園區和標準廠房建設作為擴大開放和推進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打造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和酒博會兩大對外開放平臺,工業、民營經濟和招商引資均有大幅度提升。
改革開放是實現同步小康動力最足、效果最好、作用最持久的辦法。我們將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形成改革開放、跨越發展新優勢。
堅持在解放思想、轉變作風中確保同步小康
思想解放、作風轉變的程度,決定著經濟發展的速度、同步小康的進度。解放思想、轉變作風的重要意義,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必須打破條條框框束縛,破除制約發展的觀念障礙,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務實創新的過硬作風,營造支持發展、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良好氛圍。
在推動同步小康的實踐中,我們大力開展以“十破十立”為主要內容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著力轉交思想觀念、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破除信心不足等舊思想,樹立敢于爭先等新觀念。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組織開展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深化“四幫四促”、“三訪”、農村黨建扶貧、“雙萬結對”幫扶、“幫聯駐”等活動。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帶頭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做到敬仰黨的事業、敬畏手中的權力、敬重服務的人民。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一切從實際出發,構筑“自覺自信自強、創先創新創優”的“精神高地”,在全省積聚和傳遞后來居上、跨越發展、同步小康的“正能量”。
千難萬難,思想解放、作風轉變就不難。我們將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進取的精神、更加扎實的作風,建立完善同步小康的工作導向、政策導向和考核導向,真正實現由思想解放向思維創新、實踐創新轉變,以思想的大解放、作風的大轉變激發同步小康的強大活力。(作者為中共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