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里到底存多少“關系”
才能免于焦慮
曹林
在這個關系社會中,手機里沒點兒關系,辦事不找找關系,還真是常常人在冏途。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到最后進墳墓,似乎每個環節都得有關系。
當然,可能多數人辦事并沒有找關系。可辦事總那么坎坷,守規矩總覺得很弱勢,想著自己沒關系而別人在找關系,總覺得無比焦慮,總擔心自己不找關系就會被擠下、就辦不成。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和囚徒困境,一方面人們痛恨關系,一方面遇事時又總首先去找關系,依靠規則之外的力量去避免交易成本,導致關系越來越凌駕于規則之上。
當人們交朋友附加了太多“辦事時找關系”的功利目的時,人際關系能好到哪里去呢?因為人情在“利用”中被消費和透支了。當手機列表中的號碼只是“有事相求”才撥時,“人情”所對應的就是“還”,而沒有了真正的情誼了。
其實,手機中的“關系”越多,會越累越焦慮,因為你也會成為這個關系網中的一個支點,用了別人的關系總要還的,關系其實不斷提高著人際和社會的交易成本。不過在一個缺乏規則的語境中,用關系又是能上癮的,欲罷不能,人們都在被動卷入這個關系網中然后主動地去運作關系。
(《中國青年報》)
誰制造了“失敗的大學”
熊丙奇
大學是人才成長的搖籃,但并非每一個成功走進大學的人,都能成功地走出去。大學應該采取措施,避免新生陷入“失敗大學”的陷阱。
香港高校對于每屆新生,都會組織新生營,開展一系列活動,包括教授座談、知名人士演講、高年級學生分享,讓學生認識大學,懂得該如何融入大學,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另外,學校還會為學生配備導師,每隔兩周導師就會和學生交談,了解學生的想法。
我國大學的教學,在課程設置上,必修課比重極高,一些課程甚至與高中重復,不少老師也基本采取高中的灌輸模式。有的新生開學不到一個月就開始逃課,加之教師管理并不嚴格,就很可能出學業問題。與之對比,美國高校則采取完全學分制,選修課比例高達60%,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老師十分重視教學,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必須給本科學生上課,每一門對學生的要求極為嚴格。由于老師上課投入、平時要求嚴格,學生根本無法采取應付的態度對待上課,也于是在大學里刻苦學習。
所以,避免失敗的大學,最主要的責任在大學,即便學生有在大學里想輕松的打算,但如果大學及時進行入學教育,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建設高質量的課堂,教師嚴格要求學生,還有多少學生能在大學混日子?當然,學生不適應大學或者對大學不滿,可選擇退學,這可促進大學教育質量提高,而要做到這一點,還必須配套以整個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大學生的自由轉學制度。
(作者博客)
中國政府該不該刺破大泡沫?
葉檀
中國經濟脆弱到一根細針將引發經濟泡沫崩潰。有研究者稱,當前的中國已經存在事實上的金融危機現象。
現在政府不可能也不應該大手筆擠泡沫。1993年擠金融泡沫,房地產最瘋狂的海南泡沫崩潰,留下600多棟爛尾樓,直到2006年處置工作才基本終結。如今處處皆海南。過度擠泡沫將使中國經濟跌入地獄,維持穩健的政策成為首選。
另一方面,地方投資效率之低、隱性壞賬之多,通過不良資產管理公司與上市已經無法解決,而境內股票市場被圈錢圈得元氣大傷,已經不可能成為壞賬“排污口”。
以往的技術手段,無法化解目前的經濟困局,長期體制頑疾積累而成的大危機,必須通過全面的體制性手段破解。
制度性的改革是相信市場、相信民資,進行資產重組,讓高效的企業通過競價買走還有價值的資產,讓資產找到能夠讓其增值的新主人;放開城市管制,盡快向固定三年以上納稅人放開中小城市戶籍,政府將資金用于教育等公共設施,同時允許民間開辦教育與醫療機構,城市擁有創業活力,鬼城自然消失。結果就是,起碼可以用市場之手盤活某些資產與城市,穩住重要城市與企業,不會出現全面崩潰。那些小型城市、不具有全局影響力的泡沫,崩就崩吧。泡沫清理之日,中國市場的基礎體制也將初具雛形。
考慮到法治不健全,權貴掠奪式交易橫行,交易信用嚴重缺失,在資產重組過程中,建立“廉政公署”式的核心防腐機構,是重中之重。 (FT中文網)
王林:中國社會的畸形表征
陳行之
所有造神運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利用民眾的愚昧,搶占社會精神資源和物質資源制高點,從而最大程度控制和主宰民眾。各路騙子往往通過偽造超然于現實世界的特異功能的手段,宣稱自己可以能人所不能,騙來追隨者。
為什么21世紀的中國發生了只有蒙昧時代才會發生的事情?把江湖混混兒王林捧上神壇的都是些什么人?他們懷抱著怎樣的動機?人們從王林那里到底想得到什么?在對王林的追隨與膜拜中,是否與宗教意義上的人的心靈需求有關?
演藝界明星造訪的動機或許單純一些:心靈空虛,玩玩而已。馬云這樣做實業的人拜訪和膜拜王林大師,除了玩兒,估計還看中和試圖利用王林的政治人脈。
蜂擁而入王林大師豪宅的大部分是官員。位于上游的人玩什么都膩了,招一個雜耍的進宮來問問卜,算算卦,跳個大神,變個戲法。這是政治糜爛和官員道德糜爛的必然后果。對于王林來說,與這些大人物的合影就是合法性執照,就是身價,就是資本……而位于中下游的人,看見王林大師與他們如此稔熟,趕緊巴巴兒地去拜望,去合影留念,為的是通過大師結識更大的權力。
王林,這個并不高明的江湖騙子,沒有什么秘訣,就是因為他利用了中國社會嚴重的病變,羅織了一個進行骯臟交易的平臺。一個限制思想流動、人民意志無法進入政治過程的社會,猶如一潭死水,必然腐爛發臭,致使社會肌體出現局部乃至全身潰爛,而王林事件,正是這種社會潰爛的畸形表征。 (愛思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