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投資”一詞,起源于紐約百老匯的演出捐助——由百老匯的內部人員創造出來的,被用來形容百老匯演出的富有資助者,他們為了創作演出進行了高風險的投資。簡單而言,天使投資,就是自由投資者或非正式風險投資機構,對原創項目構思或小型初創企業進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資。
天使投資是風險投資的先鋒。當創業設想還停留在創業者的筆記本上或腦海中時,風險投資很難眷顧它們。此時,一些個體投資人如同雙肩插上翅膀的天使,飛來飛去,為這些企業“接生”。
投資專家有一個比喻:如果對一個學生投資,私募股權投資著眼于大學生,風險投資機構青睞中學生,而天使投資者則培育萌芽階段的小學生。天使投資門檻很低,但卻是一個孤獨的事業:除了對創業者認同的態度和對創業項目的理解,天使投資沒有其他東西可以依恃。然而,有一句話卻最好地說明了天使投資的重要性——“偉大企業,都有天使的影子”。
來自美國的啟示:天使孕育“未來”
對于國內眾多年輕的創業者來說,“天使投資”可能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詞語,原因不是它不重要,而是國內天使投資領域剛剛起步。2012年,由于12位著名天使投資人匯聚論道,這才讓這一新事物為國內更多人知曉,2012年也因此被冠以國內“天使投資元年”的頭銜。其實,在歐美國家,天使投資早已是常見的一種投資領域。以美國為例,新罕普什爾大學CVR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的天使市場總投資額達到了229億美元,同比增長1.8%,總計約6.7萬名創業者獲得天使投資,同比增長1.2%,活躍的天使投資人有26.82萬名。平均每位天使投資人的投資金額大幅增長,達到了8.54萬美元,同比增長20.9%。
2012年,軟件行業在獲投金額上依然處于領先,占了總投資額的23%,緊隨其后的是醫療健康(14%)和零售業(12%),接下來分別是:生物技術(11%)、工業/能源(7%)、傳媒(7%),工業/能源在這幾年里一直是天使投資人重點關注的行業,這也體現了整個社會對清潔能源的持續追捧。
2012年,天使投資對美國的就業市場做出了巨大貢獻,總計創造了274,800個就業機會,平均每個天使投資人創造4.1個。投資項目成交率為21.3%,較2011年的18.3%有小幅增長(項目成交率指得到投資人關注的意向投資項目最后實際成交的比率)。隨著成交率的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新一代創業者開始尋求天使投資。
美國天使研究院(Angel Resource Institute)董事會成員、威拉姆特大學教授羅伯特·維爾特班克(Robert Wiltbank)博士說:“天使投資人在初創企業融資方面繼續扮演重要角色。穩定的估值、上升的投資規模、以及投資地域的廣泛性都說明:天使投資人在促進美國下一代偉大新公司成長方面的可靠性和重要性。”
中國創業者同樣需要“天使”
乾龍創投合伙基金、起點創投基金的創始合伙人查立表示,中國與美國的資本環境相對比,最缺乏的是天使投資,“美國的天使投資資金總量與VC投資的資金總量幾乎相等,但是天使投資的創業公司數量則是VC投資的創業公司數量的10倍以上。而中國則嚴重缺乏天使投資和首次創業成功的創業者,這樣導致中國在天使投資供給量和天使投資人上嚴重缺乏。”
中國的下一代同樣需要“天使”。湖南股權投資協會副秘書長、資深創投人士衛戰勝在接受《投資客》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倒計時。8年奮斗,關鍵在人,在每個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預計到2020年,至少有5000萬大學生走上社會,必須創造條件讓他們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奮斗成才,大有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去創業成功的幾率會更高,建議中國建立超級天使基金,支持年輕人創業。政府對天使投資的支持何時能夠破冰?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