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沒有“一本萬利”的東西。與一切投資一樣,天使投資也是一把雙刃劍,有成功的機會,也有失敗的風險,在給投資者帶來巨額收益時,也會對投資者造成巨大的虧損。因此,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天使投資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鳥人”
劉璐認為天使投資有著較高的風險,因為其介入企業的時機非常早,不少企業的產品雛形甚至都沒有出來,盈利模式也不明朗。通常天使投資對回報的期望值并不是很高,但10到20倍的回報才足夠吸引他們,這是因為,他們決定出手投資時,往往在一個行業同時投資10個項目,最終只有一兩個項目可能獲得成功,只有用這種方式,天使投資人才能分擔風險。
“此外,天使投資的金額一般較小,而且是一次性投入,它對風險企業的審查也相對來說并不嚴格。它更多地是基于投資人的主觀判斷或者是由個人的好惡所決定的。這種對投資人個人經驗和判斷的依賴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劉璐稱。
衛戰勝告訴《投資客》記者:“在起步階段,新興產業領域并沒有太多賺錢的機會,但國有企業要去做,因為這是國家需要。天使投資是最可能不賺錢的領域,也是投資周期最長的領域,現在的中國民企畢竟發展時間還短,實力有限,在資本市場上興風作浪的能量有余,可在代表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新領域中創新和承擔風險的本事不足。”
“對于那些手里有一點閑錢的富人,如果他們不是掌握了創業投資的先進投資理念和游戲規則,他們很難扮演天使投資人的角色。不是有錢的人就是天使,他們有可能是鳥人。拿鳥人的錢去創業,鳥人往往不按投資的規矩出牌,創業者往往會死得很難看。”,衛戰勝進一步表述到。
天使投資的六大避險措施
對于天使投資的風險,天使投資人葉飛對《投資客》記者提出六項應對措施:
一、資源的匹配:做天使投資不僅是給創業者資金的幫助,還需要給予很多匹配的資源;
二、經驗的交流:很多投資人都是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但并不是每一個投資人的經驗都適合所投資的團隊,所以要多做溝通;
三、團隊的穩定:很多初創團隊都是臨時為了一個目標,拼湊的,根基不穩定,團隊核心力不強,所以再資金進入創業團隊的時候,最好能抽出時間輔助創業者做團隊建設;
四、資金的使用:現在的很多創業者都是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但是缺少做生意的經驗,經營公司的經驗,合理配置支配公司資源的經驗,所以再投資的同時能和創業者做一個合理合適的資金支配計劃,更有助創業者做好項目;
五、精神的交流:很多創業者在決定創業的同時,也背負著很大的精神壓力,有的來自家庭,同事,社會或者自身,所以適時的和創業者的交心溝通,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
六、善后的預警:不是每一個項目都能百分百成功的,所以每個項目的開始,都要做好失敗的最壞打算,善始善終也是給自己給團隊的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