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仁琴
摘要目的:了解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離株的耐藥特點為臨床用藥提供數據參考。方法:住院部各科患者各類標本分離的1株大腸埃希菌和91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法國梅里埃的ATB鑒定系統進行細菌鑒定和藥敏試驗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在大腸埃希菌中美洛培南、亞安培南、阿米卡星的抗菌活性最高敏感率9以上其次為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8左右;肺炎克雷伯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維酸敏感率1其次為哌拉西林敏感率98.9再次為頭孢噻肟、美洛培南、亞安培南、阿米卡星、奈替卡星敏感率>7。結論:分離的大腸埃希菌對美洛培南、亞安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較高的抗菌活性而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幾乎沒有抗菌活性;肺炎克雷伯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維酸敏感率最高頭孢噻肟、美洛培南、亞安培南、阿米卡星、奈替卡星有較高的抗菌活性。
關鍵詞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藥敏
1年1月~1年6月細菌培養結果中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其他菌株而這些細菌均為醫院感染的病原菌。為了解感染的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藥敏情況指導臨床醫生合理選用抗生素現對分離的1株大腸埃希菌和91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藥敏結果進行分析。
資料與方法
菌株來源:1株大腸埃希菌和91株肺炎克雷伯菌均為1年1月~1年6月住院部各科患者各類標本分離所得。標本來源包括:創口分泌物7例痰液11例穿刺液5例尿液1例膽管積液例腹水例。
儀器與試驗: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細菌鑒定儀進行鑒定和藥敏試驗;試劑來源于梅里埃公司用Rapid IDE鑒定板進行細菌鑒定藥敏用ATB G5進行試驗。質控菌株為大腸埃希菌AT59和肺炎克雷伯菌AT76。
結果
大腸埃希菌對美洛培南、亞安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9其次為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8左右頭孢西丁56.1奈替米星7.9其余抗生素的敏感率較低幾乎<敏感率低于黃曉群報道與季榮紅報道相近似。肺炎克雷伯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維酸敏感率最高達1其次為哌拉西林敏感率98.9對頭孢噻肟、美洛培南、亞安培南、阿米卡星、奈替卡星有較高的敏感性(7.6)頭孢噻吩、頭孢西丁、頭孢他啶、頭孢吡肟、頭孢呋辛、復方新諾明、慶大霉素、環丙沙星的敏感率6.。可以看出檢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情況明顯好于大腸埃希菌。見表1。
討論
與通常的藥敏變化趨勢相反病原菌對ATM的藥物敏感性上升。這一方面反映出當抗生素用量減少時抗生素的選擇壓力作用也會減少相應細菌的耐藥株也會減少;另一方面也提示在抗感染治療中有必要考慮那些過去曾經敏感的抗生素。這樣既可以保留新研制的抗生素的使用權力避免耐藥株的快速產生緩解人類研制抗生素的壓力擴大救治患者的范圍。
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也是臨床標本中常見的條件致病菌是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來醫院感染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報道逐年增多因醫院內各科慢性疾病住院的患者及老年患者較多形成易感人群高度集中這些患者免疫力和防疫機制能力下降加之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以及各種創傷性檢查技術為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在醫院內感染創造了條件從老干科患者的痰液標本中分離的結果也說明了這一點。
分離的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對美洛培南、亞安培南等抗生素的敏感率明顯低于文獻報道這可能是與基層醫院實驗條件差醫生憑經驗用藥導致細菌耐藥株不斷上升有關。盡管如此分離的大腸埃希菌依然對美洛培南、亞安培南最敏感醫生在治療大腸埃希菌感染疾病時應首選這類藥物;治療由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疾病時應首選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維酸。
臨床上對其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也面臨更大的困難所以臨床醫生必須加強對細菌感染性疾病的耐藥性監測并根據藥敏結果合理選用抗生素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
參考文獻
1黃曉群.產Amp酶和EBs大腸埃希菌藥敏分析[J].海南醫學,9,(1):17.
季榮紅.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藥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8,5():89-9.
許化溪,主編.病原生物學檢驗-理論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97.
[Z][HT][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