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榮
摘要目的:了解門診處方質量和合理用藥情況促進和提高本院合理用藥水平。方法:抽取門診處方每個月1張年共計張按處方點評標準進行分析。結果:處方不合格率平均值1.6無適應證用藥為主要因素。結論:門診處方用藥情況1年比11年有所改進但仍存在問題需進一步改善和提高。
關鍵詞處方點評合理用藥評價分析
為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保障患者用藥安全衛生部7年5月1日正式實施新的《處方管理辦法》對處方提出了詳細的要求要求醫療機構建立處方點評制度填寫處方評價表對處方實施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登記并通報不合理處方對不合理用藥及時予以干預。我院為此成立處方點評小組對處方實施專項點評。
資料與方法
11~1年隨機抽取每個月處方1張兩年共抽取處方張。根據衛生部印發的《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和《處方管理辦法》中的評價標準進行分析總結。
結果
兩年間平均每張處方用藥品種數、抗菌藥物使用率、注射劑使用率、平均每張處方金額及不合理處方等均呈下降趨勢;基本藥物的使用有所上升;藥品通用名占處方用藥的1;不合理處方51張占抽查處方總量的1.6。總的來說不合理處方比例逐年下降。見表1。
11~1年不合理處方主要是無適應證用藥占不合理處方的69.見表。
討論
門診處方基本指標情況:由表1可見在實行處方點評制度以后1年處方用藥基本指標比11年更趨于合理化。①平均用藥品種數:WHO對發展中國家醫療機構門診藥品的合理利用制定了標準平均用藥品數為1.6~.8種。由表1可見平均用藥品種數.基本合理。②抗菌藥物使用率: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細菌耐藥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衛生部決定自11~1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其中要求綜合醫院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由表1可見通過該活動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從8.5下降到6取得一定的效果還須進一步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藥物。③注射劑使用百分率:世界衛生組織規定處方注射劑使用率1~1。門診注射劑平均使用率189主要集中在小兒科、內分泌科使用。內分泌科使用胰島素皮下注射劑較多;小兒科則以呼吸道感染為主患兒家長希望病情盡快好轉往往要求醫生進行輸液治療。④基本藥物使用率:由表1可見門診基本藥物使用率偏低。基本藥物一般都是各國根據地方疾病與具體條件用科學方法從大量臨床用藥中遴選出來的能滿足大多數人基本醫療衛生保健需要的藥物具備療效好、不良反應小、質量穩定、價格合理以及使用方便等特點。因此應加大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醫師使用基本藥物的培訓督導力度使醫療能有更高的質量5。⑤藥物通用名使用率:按照新的《處方管理辦法》規定處方的書寫必須使用藥品通用名。我院目前已使用電子處方無論醫生輸入通用名還是商品名處方上都顯示通用名。⑥平均每張處方用藥金額:由表1可見門診處方的平均金額1年比11年明顯下降說明我院在控制大處方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①適應證不適宜:應用的是電子處方醫生開具處方須從程序設定的疾病名稱中選擇診斷有時就診的患者多醫生點選完診斷后也不復核點選錯誤也不知道造成用藥與診斷不符。②診斷書寫不全:就診患者中有的患兩種或兩種以上疾病用藥類型就需要相應增加醫生往往只輸入一個診斷開具的藥物卻可以治療幾種疾病。③超天數用藥:處方管理辦法中規定門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天用量;對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應當注明理由。點評處方中有超過7天甚至1個月用量的門診處方但是并沒有注明理由。④用法用量不適宜:有些醫生對藥品的說明書并不完全
掌握輸入的用法用量經常與說明書有出入也造成藥師交待患者用藥時比較矛盾。
處方評價分析是醫院持續醫療質量改進和藥品臨床應用管理的重要組成是提高藥物治療水平的重要手段。通過處方點評工作人員的干預、臨床醫生和藥師的共同努力門診處方質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藥現象。本院仍需制定相關制度、對相關科室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干預以提高整體合理用藥水平使患者安全、有效、經濟、合理地用藥真正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參考文獻
1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7.
欒家杰,呂麗麗,汪平君.定量評價新的《處方管理辦法》對門診處方質量的影響[J].中國藥事,8,():89.
衛生部.11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11.
王麗媛,李彩霞.7年~9年我院門診處方評價與分析[J].藥事組織,1,19(17):5.
5楊文華.我院門診處方用藥合理性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1,1(1):78-79.
[Z][HT][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