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通
鄭先生去年被診斷患有胃癌,手術后一直在家中休養。近日,鄭先生去醫院復查時發現,他竟然又患上了甲狀腺癌和氣管癌。專家檢查發現,鄭先生的3種癌癥,并非癌細胞擴散轉移導致,而是3種單發癌癥。于是,根據鄭先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實施放療,對每種原發癌進行根治性治療,目前鄭先生病情較為穩定。
原來,專家對鄭先生的這3種癌細胞進行病理檢查之后,發現其性狀、特征都不相同,屬于低分化腺、小乳頭狀、鱗狀3種不同類別的癌細胞,所以排除了癌細胞擴散轉移引發身體多處癌變的可能,鄭先生應該是患了非常罕見的3種原發癌。一旦得了多原發癌,和治療單一癌一樣,同樣可以接受外科手術等治療。
多原發癌,又稱為多原發性惡性腫瘤、多重癌、重復癌等,是指同一個體同時或先后發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原發性癌癥。根據發生時間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同時性多原發癌和異時性多原發癌,每一腫瘤須由組織學確認惡性并排除轉移可能。多原發癌以雙重癌為主,三重癌較少,四重及以上癌罕見。
據不完全統計,癌癥患者中多原發癌的發病率僅有0.5%左右。多原發癌好發部位主要是人體的成對器官,如左右兩肺、左右兩個大腦半球、兩個腎臟、兩個扁桃體、兩側甲狀腺和兩個乳腺等,男性左右兩個睪丸,女性左右兩個卵巢等。多原發癌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經醫學研究普遍認為與身體素質、免疫機制、生活習慣以及外界環境等有關。近年來,多原發癌患者有日趨增多之勢,而且容易漏診、誤診。
癌癥患者往往具有易感體質,患多原發癌的概率較正常人明顯增高,尤其在同一器官、同一系統或成對器官中更易發生,發生新癌的概率比健康人高6~12倍;一些別的因素如機體免疫缺陷、放療或化療不良反應、不良生活方式等也是致癌原因。此外,第一原發癌的抗癌治療會導致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下降,也會增加多原發癌的發生概率。
在臨床上,多原發癌很容易誤診或漏診,從而耽誤治療。有的患者在確診為惡性腫瘤后,不愿繼續完善檢查,而是要求醫生盡快治療。如果此時患者同時發生多種癌癥,便有可能漏診。有的患者如果在多個器官發生腫瘤,不繼續進行病理證實,有可能將兩個腫瘤誤認為是一個器官的腫瘤轉移至另一個器官。
因此,癌癥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應積極按醫囑定期到醫院復查,不僅能早期發現第一原發癌的復發轉移,而且還能早期發現第二或第三原發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