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虹
農婦“特攻隊”
1941年5月10日,德軍
大舉空襲英國伯明翰。一架“亨
克爾”-111轟炸機迷航,被
英軍擊落在伊爾斯伍德。四名
機組成員就活了一人——上等
兵魯登道夫·巴德。沒等巴德
喘過氣來,一群英國農婦向他
發起了“瘋狂攻擊”。圍攻者
有的拿著掃帚,有的舉著干草
叉,有的揮舞裁剪刀,嚇得巴
德落荒而逃。此公第二天被英
軍俘獲,幸運活到戰后。直至
2003年去世時,他至死不明白
為什么這些英國農婦會如此瘋
狂。實際上,后者不想拿他怎
么樣,所以也沒追趕他。她們
真正看中的是德軍飛行員的絲
綢傘包。在那個戰爭年代,能
穿綢子做的內衣是很奢侈的
事,值得冒點險。這批由巴德
的降落傘包改造的絲制內衣于
2012年被當地博物館收藏。
毒販的戰爭貢獻
珍珠港事件之后,羅斯福
總統的個人安全問題驟然突
出。但當時美國政府的公費開
支有限定,總統也不能買750
美元以上的車,所以買不起防
彈的。正好這個時候司法部逮
了大毒梟艾爾·卡彭,此人家
里倒有一臺防彈豪華車。總統
聽說要征用毒販子的車還有點
不好意思,說:“我希望卡彭
先生不要太介意。”
遲到的獎勵
1983年9月26日,蘇軍
中校潘特羅夫在莫斯科防核武
器早期預警中心值班,面前的
警告指示燈忽然亮起,這是不
是意味著,美國核彈正朝莫斯
科飛來!潘特羅夫當即上報特
情。這位潘中校反復強調的是,
警報燈確實亮了,但也可能是
某處系統故障或誤報。好在蘇
軍高層對自家裝備的性能還是
比較熟悉的。一場因誤會可能
引發的核大戰被避免。后查明,
確實是蘇聯衛星誤將云層反射
的太陽光錯判成了導彈尾焰。
這位阻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
蘇軍中校,當時并未因此受到
表彰,他所在的基地反而因未
能改進裝備而受到處分。
板栗的貢獻
1917年秋,英國各大學校
和童子軍俱樂部隨處可見告示
云,鼓勵收集板栗支持戰爭。
短短數周,3000噸板栗就運進
了英國化學合成公司。在那里,
板栗變成了丙酮——無煙火藥
的關鍵成分。戰前,英國主要
從美國進口丙酮。戰事既開,
無煙火藥供給不上。為了化解
“彈藥危機”,化學家魏茲曼想
出的辦法是從谷物制品中提取
丙酮,大獲成功。但戰爭打到
1919年,吃飯都成問題,谷物
制品也告稀缺。還是這位魏茲
曼,想出了提煉板栗的辦法。
就這么著,英軍總算撐到了戰
爭勝利。然而,板栗的歷史影
響并未就此消失。魏茲曼是一
位猶太復國主義者,憑著戰時
特殊貢獻,還有他與勞埃德·
喬治的交情,魏茲曼的猶太人
復國夢始受英國支持。1948年
以色列建國,魏茲曼出任首任
總統。要是沒有板栗,可以說,
巴以沖突史就得改寫。
最能打的“美國”大兵
二戰美軍受勛最多的步兵
團隊是第442團,該團綽號“孤
注一擲”。全團獲得560枚銀
星勛章、4000枚銅星勛章、52
枚杰出服役十字勛章、1枚國
會榮譽勛章,而且從未出過一
例逃兵。但此團最出名的是,
該團戰斗人員全部是日裔美國
人。
(司志政摘自《環
球軍事》2013年5月下,圖/
Dar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