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園
讀范志紅老師最新出版的《讓家人吃出健康》,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書中全都是知識,不知不覺間就凈是一個勁兒地往腦袋里胡擼,都想記住。
范老師家喻戶曉,擁有豐富深刻的學識背景,在熒屏上經常被邀請為觀眾講解健康飲食、食品安全,在網絡上也是眾多粉絲的擁躉、深受愛戴,還出版、譯著了多部食品營養科普暢銷書,更不用說那一大長串的頭銜了。
這樣一位深具“技術含量”的專業人士,寫出來的書親切得就像與讀者們面對面聊天,信手拈來、平實親合、生動明晰,不時還融入一些小幽默,就更讓人感覺貼近了,不由得腦子里蹦出一些小畫面跟范老師講的內容配合上形成了“圖文并茂”。范老師這本《讓家人吃出健康》實用詳盡,透入生活細節,尤其是里面涉及的許多專業解釋用打比方的方法講出來,好記又好懂,很貼心,一點兒都不頭疼。
健康長壽,是人類老早就一直孜孜以求的。古今中外都流傳了不少追求長生的故事,也總結了很多保持健康的經驗,大多都圍繞著食物、鍛煉、情緒這三大方面。對于好些人來說,比起“勞動”筋骨硬著頭皮艱難堅持的鍛煉,人們更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吃上,希望吃出健康來,似乎吃比做起來更容易些。真是這樣么?其實,吃也是一門學問,必須與時俱進。就讓我們跟著范老師來學一學怎么為自己打造食品安全小環境,讓家人吃出健康吧。
現代社會,生產力發達,物質極大豐富,生活節奏也一路小跑,越來越多的人要不就投入到工業化食品的懷抱圖個快捷,要不就是懶得做在外面吃花樣還多,自家的廚房卻閑得光鑒可人開伙零星可數。這樣一來,人們對食物的原生態越來越陌生了,小時候吃的那個味兒漸行漸遠,快要回想不起來了。更讓人繃緊神經的,是食品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像埋伏的炸彈,人們時刻擔心有沒有中招。與其被動“獻身”,不如多多掌握健康飲食的各種知識,御敵于口外。
為什么有食品安全問題,從食品本身的角度,范老師集中細致地講解了“為什么飲食難保安全”。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有害因素“地溝油”“病菌和寄生蟲”“不恰當的添加物”等,還有不太了解的“環境污染”因素,以及人們對味厚香濃口感的倍加追求,讓食物越來越偏離自然的味道,過分的加工流失的營養更多,且越是重口味的食物,食材的新鮮度越值得懷疑,埋藏的健康隱患也更多,如何正確協調美味與健康,范老師娓娓道來。
好些病都是吃惹出來的。“解鈴還需系鈴人”,在遵醫囑配合治療的同時,如何吃出健康來,平衡營養最重要,范老師告訴讀者的不是老生常談的老一套,里面披露的內容好多都是搶鮮看。更多吃出健康的實用建議,范老師講解得鞭辟入里,無疑促使我們心里有了底兒。如何選對食物,怎樣烹調更健康,遠離慢病怎么吃,對什么樣的人有怎樣的飲食建議,怎么為全家人把好飲食關,搞好家里的小廚房……書里都詳細照顧到,讓大家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熱愛生活的人們,關注健康,從“管住嘴”“邁開腿”“放寬心”做起。如何更健康地“管住嘴”,范老師的這本書值得時時翻看,如果都記住也做到了,還怕吃不出健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