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權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版)》(下文簡稱《新課標》)明確提出使學生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目標,從而把“雙基”擴展為“四基”.《新課標》明確提出“四基”是數學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四基”即使學生“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如何在教學中注重并落實“四基”?讓課堂教學更有效呢?在此,筆者將結合自身對“四基”的認識,談談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四基”.
1 抓住生長點,夯實“基本數學知識”的教學
縱觀我們現行的初中數學教材,它們在知識內容的編排上具有聯(lián)系性和發(fā)展性,一些知識的構建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階段性的孕伏和鋪墊,在學生建立了一些認知表象和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原型后得以完成.
數學知識的教學過程絕非“灌輸”“說教”所能“如愿”.要真正使中學階段的數學知識能促進學生的素養(yǎng)提升,助推學生的終生成長,知識教學必須實現深層的“意義建構”,而非表面的“形式模仿”.有些基礎知識點,如正數與負數、函數與圖象、不等式等等,在引入這些知識的教學時,往往需要借助有效的情景呈現,及時地喚醒和激發(fā)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使得原有的認知經驗在某種條件下轉化成學生探究的起點,并在活動進程中自始至終發(fā)揮積極的導向和啟發(fā)作用,成為學生知識建構的有效支撐點.
例1 以《正數與負數》為例,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
①天氣預報2011年11月某天北京的溫度為-3~3℃,它的確切含義是什么?這一天北京的溫差是多少?(用氣溫的記錄方法喚醒學生的記憶,激活已有認知經驗,引發(fā)學生思考)
②每個小組指定兩名同學進行如下活動:甲同學按老師的指令表演,乙同學在黑板上速記(能準確表達指令),看哪一組獲勝.
教師說出指令:
向前兩步、向后兩步、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兩步,向后一步、向前四步,向后兩步;……
一名學生按老師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學生在黑板上速記.
根據需要再更改指令,重復上述活動,并評選速記最快、方法最好的同學.
教師分析同學們的活動情況,引入符號表示,用符號(加減號)表示出:2+、2?、1+、3?、2+、1?、4+、2?、….(進一步豐富知識原型,為知識建構作好鋪墊)
隨著問題呈現和解決,學生大腦中的深層記憶被喚醒,原有的認知經驗被激活.而實例的展現,又豐富了《正數與負數》這一知識原型,使得支撐概念的表象更加豐滿和深刻,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探究素材.
2 抓住訓練點,加強“基本數學技能”的訓練
經驗在于積累,作為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核心成份,應用意識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加以關注和發(fā)展.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后,還應抓住訓練點,讓學生在有效的運用模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形成技能.
教師組織技能訓練時,應在訓練中強化:清晰有序的過程、完備美觀的格式、嚴謹到位的細節(jié)、規(guī)范正確的表達……,不要過分地“以速度論英雄”、“以結果定好壞”,而應在關注正誤的同時,認真審視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真實呈現的格式與習慣,并對照教材要求,及時引領強化,使其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建立牢固的規(guī)范意識.
例2 以《平方差公式》為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如下的練習:
(1)判斷下列多項式與多項式乘法中,能否運用平方差公式.
①(23 )(23 )abab+?;②( 23 )(23 )abab?+?;
③( 23 )( 23 )abab???+;④( 23 )(23 )abab???.
(2)請運用所學的平方差公式進行計算.
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類比”思想方法的還有很多.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高度關注、深層聚焦其中的“相同或相似”,從而去粗存精、化難為易,既可有效促進知識理解,又能生動彰顯“類比”魅力.
4 抓住探究點,推動“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而產生的一些體驗和意識的積累,就會漸成為一種經驗——基本活動經驗.數學教學不僅是結果的教學,更重要的是過程的教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結合具體內容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去“經歷過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需要豐富有經驗背景,如果脫離生活經驗,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是難度很大,也難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適時地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發(fā)現、比較,揭示出感性經驗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數學經驗,讓學生獲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數學概念.
在有關《統(tǒng)計與概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統(tǒng)計知識和統(tǒng)計方法分小組開展一項統(tǒng)計調查活動(如:周六、周日上網時間).每人(分小組)要完成一次統(tǒng)計調查活動:學生需要制定調查方案,包括如何確定調查問題、如何編制調查問卷、如何進行數據收集、如何進行數據分析、如何得到統(tǒng)計結論并對統(tǒng)計結論進行解釋等問題.討論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就是每個學生之間不斷的分享經驗的過程,也是學生積累基本活動經驗的過程.
總之,“四基”是數學本質的核心體現,從“雙基”到“四基”是多維數學教育目標的要求.只有知識技能是不夠的,必須同時發(fā)展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其他方面,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正是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握好“四基”的不同內涵,認真領會和靈活運用“四基”理論,課堂教學就能更注重落實數學“四基”,更善于創(chuàng)設真實、扎實、樸實的課堂,學生也能在數學課堂中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