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廷慈
這里是一片紅色的土地。1925年6月,茂名地區的第一個黨組織——中共電白縣支部在電城嚴家祠成立。從此,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了茂名大地。
這里有一片缺水的地方。老區人民居住的村莊,有的地處油頁巖、紅砂巖、花崗巖、石灰巖,地層缺水,遠離河流;有的受工業污染、水質有毒,嚴重威脅老區群眾的生命安全,制約了老區工農業生產的發展。
這里有一支老區的義工隊。1989年6月26日,茂名市老區建設促進會成立。接著,各縣(市、區)老促會也先后成立。一批長期戰斗、工作在茂名地區的老同志參加了這個組織。從此,老促會就成為黨和政府老區工作的“參謀部”,一支不領報酬、不占編制、默默奉獻的義工隊。
從成立那天起,市老促會就把調查研究、解決老區群眾“飲水難”問題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之一,一抓到底。
1990年7月,時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老促會副理事長鄧剛,策劃組織了市人大、市政府、市老促會聯合視察老區。調查結束后,市人大主任、老促會理事長張雨田,主持召開了市老促會常務會議,研究在即將召開的人代會上,提出建立以解決老區群眾“飲水難”為主要內容的老區議案。10年間,由于地方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與老促會的不懈努力,使老區群眾的“飲水難”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2000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市老促會領導賴鴻、羅明、鄧剛、周仲偉等,會同市愛衛辦、自來水公司的同志,深入茂南、化州、高州、電白四縣(市、區)缺水較為突出的鎮、村實地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全市尚有16萬多老區人民存在“飲水難”,分布在38個鎮、61個行政村、432個自然村。
實地調查后,老促會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報送了《關于老區群眾飲水難問題的調查報告》,報告還提出了解決辦法,落實資金和組織實施等具體方案。時任市委書記王兆林很快作了批示:“老促會的調查報告很好,解決辦法也很具體。請市委辦轉發各地參照落實。”同年7月,時任市長鄧維龍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對解決老區群眾“飲水難”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
在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市、縣、鎮各級政府將解決老區群眾“飲水難”工程擺上了議事日程,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精心設計,措施落實,資金到位,動員群眾實施。經過一系列的努力,成效顯著。
茂南區鰲頭鎮關屋村、化州連界、中垌、大華、信宜懷鄉、茶山,高州金銀河,電白馬踏,茂南鎮盛、鰲頭、飛馬,茂港羊角、秦村等飲水工程先后建成,投入使用。自來水通過長長的管道,流入千家萬戶,解決了老區40多萬人的飲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