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倫彬
樂昌,向有“楚越要沖”、“入粵門戶”和“廣東北大門”之稱,民間文化百花綻放,豐富多彩。改革開放以來,樂昌市非常重視民間文化藝術的保護,每年都會組織城鄉舞龍、舞獅隊、蚌殼旱船秧歌隊、廊田八音等進城賀歲表演和舉辦“賀新春”即席揮毫書畫大賽。而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即席揮毫千人書畫大賽,1999年后,發展成為每年必舉辦的盛會。這項活動至今已成為樂昌傳統文化活動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今年4月,“樂昌千人書畫大賽”獲評廣東省“特色文化品牌”稱號。
樂昌山靈水秀,人才輩出。尤其是宋朝以來,人文蔚起,科甲聯登,涌現了一批批文臣武將、文人墨客,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如六歲能吟誦九經的神童譚必,“嶺北嘗聞夫子號,江西曾振伯夷風”的李巖、李渤兄弟,南宋著名道士龔卞,常與乾隆皇帝吟詠作詩的清朝翰林院編修歐堪善,曾任紅軍中央軍區參謀長的龔楚,抗日戰爭時期,九峰人國民黨四星一級上將薛岳,三戰長沙,取得長沙三捷的勝利,聞名中外,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立下了卓越功勛。受這些名人的影響,樂昌一直以來崇文重教,不管家里再苦再累,也要送子女讀書。久而久之,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擅長琴棋書畫的人士遍布城鄉內外,影響甚遠。因此,樂昌被譽為“文化之鄉”,其書畫在省內外也頗有盛譽。
樂昌千人書畫大賽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當地文化部門在每年的大年初一都會舉辦樂昌市“賀新春”即席揮毫大賽。1999年,為了隆重慶祝建國50周年,樂昌市首次舉辦了“樂昌市慶祝建國60周年千人書畫大賽”,當時參賽人數就達1540人。比賽分幼兒組、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評選,大賽采取即席揮毫的形式,比賽時間為一小時,評委當場評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對獲獎者當場發給獎金和證書。活動結束后,對參賽作品好中又選優,在文化館展覽廳展出,然后編輯出版書畫集。此后,樂昌市每年均舉辦這類賽事,從未中斷過。
樂昌每次舉辦的即席揮毫千人書畫大賽活動,主題非常鮮明,群眾興致高,參與面廣。如2007年4月21日,由樂昌市委宣傳部、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和市文聯共同主辦,市書法協會和美術協會共同承辦的樂昌市“稅收宣傳月”千人書法美術大賽,在樂昌市公安局門前廣場順利舉行,全市有1300多名書畫愛好者報名并參賽。2009年9月27日,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由樂昌市委、市政府主辦,樂昌市文化局承辦的“書樂昌美好明天,畫祖國大好山河”千人書畫大賽在沿江文化廣場舉行,來自各機關、學校和各行各業的一千多名書畫愛好者即席揮毫,大顯身手。兒童的天真爛漫、青少年的青春飛揚、中年人的激情澎湃、老年人的淡然穩健,盡情揮灑在一幅幅的書畫中,表達了他們共迎祖國60華誕的喜悅心情。
歷年來,樂昌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這項文化工作,盡管財政比較困難,仍然在人力、財力、物力上給予大力支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機制。近幾年來,樂昌市委、市政府已將千人書畫大賽的開支納入了政府每年的經費預算,保障其能長期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