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亞軍
“一座青山抱古城,一灣沱水繞城過,一條紅紅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腳樓,一道風雨古城墻,一座滄桑老城堡,一個奇絕奇梁洞,一座雄偉古石橋,一群聞名世界的人……”——文學巨匠沈從文一曲《邊城》,將他魂夢牽繞的故土描繪得如詩如畫,如夢如歌,蕩氣回腸,也將這座靜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古城,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座美麗的城鎮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多年的風雨滄桑,古貌猶存。
鳳凰山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環抱,關隘雄奇。碧綠的江水從古城墻下蜿蜒而過,疊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心,兩邊是有著明清建筑特點的飛檐粉壁,古老的吊腳樓、臨江的亭臺、清澈的江水還有那連接兩岸的廊橋,猶如一幅濃墨淺彩的中國山水畫,一下子讓人感到時空倒轉。有著深厚的湘西民族風情和文化底蘊的鳳凰古城,隨著漫長的歲月沉淀,就像一塊被山風吹得粗糙、被烈日烤得黝黑、被歲月凝固了的琥珀,放射出自然古樸的光彩。
景色美
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緩緩展現于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鳳凰,猶如一幅濃墨淺彩的中國山水畫,將江南的含蓄溫婉表達的淋漓盡致。條石砌成的巖板街,道路兩邊鱗次櫛比的古建筑,重重疊疊的亭臺樓閣,與遠處蔥蔥翠翠的青山,和著流水潺潺,彈唱出一曲古樸自然的鄉間小調。細雨聲中,仿佛傳來敬香人的牛皮釘鞋敲擊街面,發出"叮叮"的響聲;街道兩邊的屠鋪、染坊、制作銀器首飾的作坊、各種土特產的店鋪、工藝美術店,還有小吃部和酒店,更是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狗肉湯鍋香味,包谷燒的醇香使人唾涎,這些生話化的場景無形中又為這幅畫卷平添了一抹生氣。
風俗美
除了景色美外,山城還具有獨特的風俗美,這里人非常愛戲,且男女老少無別。老人幾鐘酒落肚就會哼唱幾句地方調。在閑暇時,人們愛去城隍廟看“儺堂戲”或“陽戲”。這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藝術。前者“歌舞娛福”源自古老的楚國巫師遺風,很有地方特色;后者多表現世態炎涼及人間悲戲,唱腔多變,剛柔相濟,慷慨激昂,生、旦、凈、丑各有特色。曲調優美,配以胡琴和羅鼓等各種民族樂器,悠揚和諧,使觀者如癡如醉,歡時笑痛肚皮,悲時催人淚下。由于這里人們酷愛,至今縣城還保留著“陽戲劇團”,還有業余劇團的以儺戲為主的“古城劇團”,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向城隍廟走去的人們方興未艾.......
味道美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有看懂,聽懂,也就該有吃懂。一座城市的性格,可以從食物及其做法中窺斑見豹。鳳凰用辣的味覺,詮釋了湘西人大喇喇的性格、這里曾經遍地土匪的歷史,以及足夠千秋萬代引以為傲,數位敢想敢為的開國元勛。如今的鳳凰到處都可以吃到地道的湘西風味。鳳凰菜的最大特色是以辣酸為主,以濃溶為宗旨,以炒功為上乘,烹飪出各種色香味全的美味佳肴,如血粑鴨、酸湯魚、牛肝菌炒肉、酸白菜豆腐湯、筍子炒肉、臘肉炒蕨菜、麻辣鱔絲、爆煙肉、麻辣雞丁,野菜的味道也很好,菜以酸、辣為主,令人胃口大開。光是聽聽這些菜名就使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如果你來了鳳凰古城,一定不能錯過這些美食哦。
人文美
而更加為這座古鎮添彩的卻是古鎮孕育而出的一群文人名士。說到這里,不得不提的是一位我國著名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沈從文先生。世人知道鳳凰,了解鳳凰,是從沈從文開始的,而沈從文是從這里開始的。沈從文誕生在鳳凰古城中營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馬頭墻裝飾的鰲頭,鏤花的門窗,小巧別致,古色古香。整座四合院具有濃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二十年代就蜚聲文壇,被譽為“中國第一流的現代文學作家”,僅次于魯迅的沈從文先生在這里度過了他充滿傳奇色彩的童年。如今這座四合院成為了游鳳凰的必到之處。
還有一個則是當年鎮守鳳凰的楊將軍的府邸,稱作楊家祠堂。據說鳳凰城苗族和土家族人口各半,而楊家是土家族的大戶。而這位楊將軍是楊六郎的后代。現今的楊家祠堂更加給力,“百年祠堂大匯演,楊氏歸宗祠,天天有大戲”說的就是這里。
不止這兩位大家各占文武,從鳳凰城中走出來的名人名家更是數不勝數。民國總理、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齡,畫家黃永玉,著名歌星宋祖英、阿朵等等,這些家喻戶曉,各行各業的領軍者都是來自這座歷史名城。
青石板街道,沙灣的吊腳樓,沱江邊的菜場以及在河邊搗衣的女人,北門外沱江邊上的露天餐座……從風景到人文,從藝術到生活,這座美麗的小鎮,無處不向人們炫耀著其經歷過歲月沉淀后的迷人底蘊。
游鳳凰友情提示:
a.不要打張開的傘進別人的家;
b.不要隨便踩別人家的門檻;
c.到別人家作客時,男女不能同房住宿;
d.到苗族家里作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腳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龕方向);
e.苗寨里盡量不要和已婚婦女套近乎;
f.苗寨,土家山寨里不要隨便吹口哨,據說是容易招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