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 要: 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舉辦了兩期“2012年國培計劃——示范性集中培訓項目-緊缺薄弱學科-初中體育教師”培訓,培訓結合2011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圍繞“課例研究與問題診斷”主題;以一線教師教學中的問題為突破口,針對熱點、聚焦難點問題,設計“同課異構”深入課堂的培訓環節,提升初中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新一輪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需要。
關鍵詞:國家級;初中體育教師;同課異構;研修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09-0031-02
2012年10月至11月中旬,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舉辦了兩期“2012年國培計劃——示范性集中培訓項目-緊缺薄弱學科-初中體育教師”培訓。本次培訓結合2011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課例研究與問題診斷”主題,以一線教師教學中的問題為突破口,針對熱點、聚焦難點問題,設計“同課異構”深入課堂的培訓環節,提升初中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新一輪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需要。
一、“同課異構”研修設計的初衷
本次教學觀摩研討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采用多人“同課異構”的研修方式:即多位教師在共同研讀教材的基礎上,針對共同的問題確定教學內容,由每一位教師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選擇不同的方案、策略、教學資源等,進行教學設計,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進行交流展示。
針對教師們的困惑和問題進行“同課異構”,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激發教師對體育教學問題的深度思考;在同行之間研討、交流,并在專家引領與指導下,提升實踐能力與理論水平,使培訓更具實效性、指導性、針對性,促進初中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技能提升。
二、“同課異構”研修的準備
多人“同課異構”是在集體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個人教學設計、研修團隊集體備課、教學現場實踐、即時反饋、反思研討、反思報告的撰寫等環節的基礎上,碰撞問題、激發智慧、達成共識,解決教學問題及教學困惑,提升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專業水平、綜合素養及培養體育教師的問題意識。
(一)“同課異構”教學觀摩場所的選擇
1.選擇北京市普通中學初中體育教學班;
2.“同課異構”研修培訓不打亂北京市學校的教學秩序,不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進度;使培訓常態、真實,既碰撞課堂中的問題,又使學習交流自然、實效、不做作;
3.根據北京市初中體育教學進度確定教學內容(初中體育教學采用過程性考核評價的方式),選定年級和時間,內容即確定。
(二)“同課異構”教學觀摩活動準備
1.問題的研討與碰撞
為強化教師的問題意識,項目組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如:無主題交流→問題的研討→針對性小組論壇→主題發言等聚焦問題,以便教師在“同課異構”教學觀摩活動中有針對性的思考問題、探討問題、聚焦問題,提高問題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研討,梳理老師們關注的主要問題。
2.“同課異構”教學內容的確定
針對參加培訓老師們的問題、困惑及結合北京市教學進度,研修團隊選擇了初三年級的體育課為“同課異構”的教學內容。根據北京市初中教學內容安排,內容確定為女生—耐久跑,男生—籃球運球過障礙。
3.“同課異構”教學活動準備
(1)選擇和確定學校后,提前3天通知授課教師(國培學員)上課時間、授課年級及授課內容、授課學校學生的基本情況、學校教學資源情況等。國培班的學員以班級為單位(2個班),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利用業余時間、晚上的休息時間集體備課形成教學構想,經班級集體研討修改、形成教學設計;然后確定參加“同課異構”的教師,班級核心小組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和教案。
(2)培訓團隊負責組織國培學員明確“同課異構”的意義、價值及通過“同課異構”將達到培訓的預期效果。
(3)被觀摩學校安排接待,隨班授課及教學觀摩場地、教學研討的會議室、學校體育工作開展情況介紹及體育組工作情況介紹等,使教師明確以“國培”為平臺進行“同課異構”培訓的意義。
三、“同課異構”研修的實施
通過“同課異構”實踐交流,有效解決教學實際問題。
1.相互交流學習,碰撞問題
2012年10月24日上午,國培一期學員們到北京石油附中觀摩體育課并與特級教師交流;下午學員們來到北京市育英中學,觀摩了4節初三年級“同課異構”教學課,分別由國培1班江蘇二十七初級中學孫銀花老師、北京育英中學青年教師陳光老師上女生“耐久跑”;國培2班長沙市明德天心中學董飛舞老師、北京育英中學青年教師田希偉老師上男生“籃球運球過障礙”。老師們一致認為,北京市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規范,學生的身體素質好,運動技術技能強,授課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強;國培學員異地授課雖難度大,但老師們能非常游刃有余的進行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過程實踐、教學針對性指導,并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控課堂節奏,教學效果好。國培班的學員在與專家、學者、教研員、特級教師、一線教師的交流互動中,就解決當前新課改中存在的困惑及問題,如:教法的創新、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教學效果的評價、課外體育活動的安排等等暢所欲言。通過觀摩、交流、研討學員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這種形式的培訓得到學員們的好評,老師們遺憾時間太短。
2.國培學員、一線教師是“資源和財富”
在“同課異構”課后即時研討過程中,老師們結合女生“耐久跑”、男生“籃球運球過障礙”四節課,從學習目標的制定到重難點的解決;從教材的定位到教學內容的安排;從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從準備及結束部分的安排到教學組織形式的運用;從體育課的密度到學生運動負荷大小的合理性安排;從體育場地的安排到器械的合理運用;從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到教師的應變能力等,就具體教學情境中的問題進行細致深入的研討。如:本次籃球教學課學生持球的時間應該是多少更合理,學生過障礙撞桿的解決方法及糾正策略,教學難點的定位問題;耐久跑課中的途中跑的距離應為多少合理;示范的次數問題;結束部分如何使學生身心放松,以及使學生達到身心放松的手段等等,通過教師間的互動、專家引領,大家集思廣益,有效解決了教師們的問題;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培訓教師的自身資源,國培學員、一線教師就是“資源和財富”。
四、“同課異構”研修方式的思考
(一)“同課異構”凝聚了教師智慧,構建了培訓學員的文化氛圍
1.“同課異構”凝聚智慧、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同課異構”這一環節的培訓為教師搭建了交流、發展的平臺,通過集體備課、“同課異構”交流、課后即時反思凝聚了老師們的智慧,部分解決了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
2.“同課異構”構建了培訓學員的文化氛圍,建立了友誼
“國培”一期的培訓是來自14個省市、自治區的初中體育骨干教師,可以說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有沿海、有內陸;有青藏高原和新疆兵團,也有中原河南;老師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提升能力、轉化思想、創新體育教學”。通過備課、說課、集體研討、教學展示課及教學資源的準備、“同課異構”交流及教學研討等過程,構建了培訓學員的學習文化氛圍,建立了友誼,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熟和成長。
“同課異構”使參加培訓學員們的研討從課上到課下,從課堂到寢室,從教學現場到休息時間,針對問題有感而發、有思而想;有時是熱烈的討論、有時是激烈的爭論……在真實的情境中、真實的討論中,流露著老師們真摯的情感、對體育教育事業的執著、對體育教育事業的愛、對學生的負責、對這份職業的崇敬。
(二)“同課異構”提升了體育教師的地位,促進學校校本研修的實現
北京市承擔“國培”教學觀摩的學校,對“國培”項目和“同課異構”研修活動非常重視,他們同樣抓住機會對本校的教師們進行校本培訓。學校以“同課異構”為切入點,鍛煉教師隊伍,通過與國培班學員的切磋、交流,推進校本培訓,為學校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學習的平臺、實踐的平臺、發揮特長的平臺、挑戰的平臺;對關注體育教師的發展、提高體育教師的地位,同時對理解體育教師工作的復雜性有積極的作用,通過“同課異構”交流平臺進一步促進了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體育教學研究、學校體育文化交流活動的開展。
五、完善“同課異構”研修方式的思考
1.增加“同課異構”交流的時間
下校觀摩環節深受“國培學員”和一線教師的歡迎,從組織“同課異構”的培訓經驗看,教師們交流的時間相對不足;如果再增加1天研討的時間,“同課異構”培訓環節中對問題的深度分析、問題解決方式效果可能會更好。
2.結合“同課異構”分層次研討
由于培訓的時間短,對有些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沒有展開充分研討,如:對教材的理解、解決技術技能教學與學生興趣的關系的策略等都需要進一步深度研討。
建議在今后的培訓中,針對一線骨干教師教學中的問題結合“同課異構”的培訓方式,進行“專題研討”、“現場研討”和“深度分析”相結合?!皩n}研討”關注“面”(相對較宏觀的),即一線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現場研討”關注“點”,即在教學觀摩現場(針對課例)老師們關注的具體問題的研討;“深度分析”關注“點”與“面”的結合,分析問題的本質、提出解決問題的科學、合理的策略。同時應增加下校觀摩及針對性研討的時間和和次數,避免研討“蜻蜓點水”。
3.建立專家與教師的交流與對話的途徑,強化針對問題式的研修活動
本次“國培”四個課程模塊60學時的課程內容和培訓形式深受學員和老師們歡迎,但培訓學員們感到遺憾的是與專家面對面就教學問題交流的時間短、機會少。如果培訓課時增加至80學時,增加與專家交流的時間和次數,或通過其他方式建立與專家及特級教師面對面交流的平臺,強化“同課異構”后交流、研討及專家針對問題的指導將是一線教師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