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站又稱航天站、太空站、軌道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航天器??臻g站分為單一式和組合式兩種。單一式空間站可由航天運載器一次發射入軌,組合式空間站則由航天運載器分批將組件送入軌道,在太空組裝而成。
“數字”空間站
1971年4月19日,前蘇聯發射了第1座空間站禮炮1號,它由軌道艙,服務艙和對接艙組成,呈不規則的圓柱形,總長約12.5米,最大直徑4米,總重約18.5噸。禮炮1號完成使命后于同年10月11日在太平洋上空墜毀。
前蘇聯一共發射了7座禮炮號空間站。1982年4月19日禮炮7空間站進入軌道飛行,載人飛行累計達800多天,直到1986年8月才停止載人飛行。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發射了11個空間站。其中前蘇聯共發射8座,美國發射1座,國際聯合發射1座,中國發射1座。
和平號空間站原設計壽命5年,到1999年它已在軌工作了12年多,從1999年8月28日起和平號進入無人自動飛行狀態,準備最終墜入大氣層焚毀,2001年3月23日墜入地球大氣層,完成其歷史使命,在軌飛行長達15年。
國際空間站以美國和俄羅斯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和愛爾蘭共16個國家參與研制。
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2011年11月3日凌晨實現與神舟八號飛船的對接任務。2012年6月18日下午與神舟九號對接成功。神舟十號飛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天宮一號在壽命末期,將主動離軌,隕落南太平洋。
資源艙
主要任務是為天宮一號的飛行提供能源保障,并控制飛行姿態
實驗艙
主要負責航天員工作、訓練及生活
和平號空間站的1997年和2001年
1997年·坎坷前行
1997年2月23日,和平號上的兩臺基本電解生氧裝置連續出現故障,航天員拉佐特金在量子1號艙內制氧時,制氧設備突然破裂,引起火災明火燃燒了90秒,煙霧彌漫到整個空間站航天員們都帶上了防毒面具濃煙持續了5-7分鐘。
1997年6月25日,和平號進行了進步M34號例行的重新對接試驗,航天員齊布利耶夫用遙控方式引導飛船與和平號對接時,飛船與和平號光譜艙發生了碰撞事故,把艙體靠近散熱器處撞了一個300平方毫米的孔,并使兩塊太陽能帆板偏轉了角度。
2001年·墜落大洋
2000年12月30日,20世紀倒數第二天,俄羅斯政府發出墜毀和平號的法令。
2000年6月最后一個機組返回地球前還指望有下一個機組接替,按俄羅斯風俗,留下了歡迎他們的鹽和面包。
2001年1月27日,給和平號送去受控墜毀所需燃料的進步號M1-5成功與和平號對接,給這匹野牛套上了籠頭,莫斯科時間9:30“和平”號空間站的碎片墜落在南太平洋預定海域。
國際空間站的太空游客
國際空間站的乘客主要是執行任務的宇航員,但從2001年開始,出現了自費太空旅行者,目前已有7名太空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