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8月16日,由《英才》雜志主辦的“2013第七屆貢獻中國高峰會”在北京舉行。
本屆高峰會匯聚來自政府機構的相關領導,國企、跨國及民營企業領袖、以及經濟學界的專家學者共計200余人,共同探討未來商業趨勢,尋找融合榜樣,感受合作的力量。
#互聯網的改變#
陳東升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過去買一份保險很復雜,營銷員要填保單,填保單拿回來審核,審核批準后再回去,回去以后再交錢,非常復雜。現在完全用手機操作,泰康承保的95%靠手機當場搞定。這就是互聯網的偉大。
王銀成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通過互聯網,第一年我們公司賣掉的保險大概18億,第二年大概是68億左右,今年的增長速度仍然很驚人。互聯網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方便、省事。從后臺的角度講,它比其他任何渠道都更加節約成本。作為消費者也最愿意接受更低價格的產品。
李鐵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
從互聯網、微博、微信等反饋的信息來看,對城鎮化政策指責大于贊揚。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這些政策如果能得到社會和企業家的良性反饋,他們也會支持改革政策的實施。而社會的反饋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校正官員決策的思維,在制訂政策的時候,更多地考慮到社會的需求。
#那些迅速衰落或崛起企業的啟示#
傅軍 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
有一個男子漢,他只有體重87斤,但是非常有能量。去年營業額超過了1萬億,光棍節那天交易了191億,這就是阿里巴巴的馬云。我從心里對這個企業的崛起感到佩服,他把握了互聯網的大趨勢。
錢大群 IBM 大中華地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
不久之前IBM剛過了100歲,與其檢討過去,不如談談如何可以永續經營。如此動蕩的形勢下,利豐集團的老總在香港做全球供應鏈卻很成功,一年大概100多億美元。他重新塑造了全球的供應鏈。
孫珩超 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
這三年來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落后產能逐步被淘汰。一些是國家鼓勵的,或者說抓住了適合行業發展特點的企業,慢慢就起來了。企業領導人的智慧、決策能力和運營能力,決定了企業的未來。
孫子強 SK 集團大中華區總裁
在最近幾年經濟普遍不景氣時,我們收購了海力士,成為全球第二大的芯片存儲制造商。我們得到兩個啟示,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還是多個籃子里,其實并沒有定論;原創型的創新力,能夠使企業基業長青。
#未來五年你所在的產業最可能發生的重大變化是什么?#
宋志平 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
從建材產業來看,傳統的水泥和玻璃行業,將從這么多年的增量化到減量化發展。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新型建材等領域,面臨著大的機遇。從醫藥行業來講,一是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將從過去的低端向中高端發展。二是醫藥行業將進行大整合。
熊群力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如果其他傳統產業的技術進步還可以用進步來形容,那電子信息行業的技術進步則是一種跳躍式的,甚至是后者對前者否定式的進步。這個行業原來是提供產品,而今后更多的可能是提供一種服務。并且今后將會和其他行業融為一體。
張杰 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們涉及紡織業和汽車業。紡織業未來的發展,我認為新材料的應用未來在紡織業會有大的發展。汽車領域,我看好未來電動汽車業的發展,尤其是增程式純電動汽車的應用可能會得到廣大消費的接受,它解決了續航里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