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中,細節是引起心靈觸動的細微的言行舉止。作家李準說:“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薄栋捕骱湍膛!芬晃?,作者注意設置真實有效的細節,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真實感,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運用細節,折射人物心理。在人物塑造過程中,較之外貌、動作、語言等外在“項目”,人物內心的波瀾凸顯則因其“內隱性”而顯得較為困難,可以通過細節描寫進行適當的“折射”。比如,課文在寫安恩“直面”兩類買牛人時,就注意用細節來折射其心理:面對第一個人的詢問,安恩“一只手把毛衣針撂下,使勁地把鼻孔擦個不停”,表現出她內心的忐忑不安;再如,面對屠戶用藤杖敲牛角,她“不屑地斜視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轉過臉去往遠處張望”,表現出她內心對屠戶的厭惡。
運用細節,揭示人物性格。如果把人物比喻成一棵大樹,那么,有關的細節描寫便如大樹上的“一枝一葉”,我們應通過這些“枝葉”來彰顯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其更為豐滿和“茂盛”。比如課文第一段,在牲口交易市場這樣一個繁雜的大環境中,安恩竟然在“曬著太陽,打著她的毛襪”,其喜好安靜平和的性格躍然紙上;再如,面對買主的質問,“她睜大了眼睛,用懇求的眼神看著那個人”,表現出安恩的誠實質樸。
運用細節,深化主題思想。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只要將細節運用得當,就可以很好地為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服務。比如課文結尾處,安恩在跟買牛人解釋“真相”時,作者安排了這樣的語言描寫細節:“這樣,我們就到這里來了。但是我們不是來做生意的。既然已經弄成這樣,我們只好回去了?!贝颂庍B用三個“我們”,絕非冗余,而是強調安恩已經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和那頭孤零零的奶牛視為同等的生命,彰顯了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理念,有力地深化了小說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