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徐躍宏 陶勇
摘 要:隨著國家和地方相繼出臺了中長期工業人才隊伍建設的規劃,為小型煤礦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繼續教育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對小型煤礦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應以小型煤礦的需求和發展為出發點,建立科學的、系統的、實用的培訓制度和教育模式,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使煤礦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小型煤礦專業技術人才 繼續教育 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032-01
云南省屬于煤炭資源較豐富的省份,全省煤炭資源總量為691億噸,居全國第11位。煤礦專業技術人才在實現全省煤炭生產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新的采煤技術、高效生產方式及煤礦機械化的應用需煤礦專業技術人才才能得以實施,培養高素質的煤礦專業技術人才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下面以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來探討如何發揮繼續教育在小煤礦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1 小型煤礦專業技術人才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小型煤礦對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和重視程度已有一定的改觀,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1)專業技術人員學歷層次低,技術能力有限。從近幾年對小型煤礦技術人員的培訓統計來看,在小型煤礦從事技術工作的人員中高中和初中學歷的將近占90%左右,其余的技術人員具有中專或專科以上學歷,在中專以上學歷的技術人員中又有相當一部分人員所學專業不是煤礦開采的相關專業。(2)專業技術人員匱乏。由于小型煤礦的地理環境特殊,煤礦的管理水平、生產條件、生活設施不完善,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強,難以錄用到煤炭院校的大中專畢業生。(3)專業技術人員配備不合理。有些小型煤礦僅配備了采礦專業的技術人員,煤礦的主要管理者缺乏長期發展思路,仍停留在只要能夠將煤炭采出來就行,往往忽視了其它如機電、通風、測量等專業技術人員在煤礦生產中的作用,或者一位技術人員身兼數職。
2 建立完善的培訓規劃,是解決小型煤礦專業技術人才緊缺的重要保障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人才發展的戰略目標、指導方針、總體部署和重大舉措,是我國昂首邁進世界人才強國行列的行動綱領。其中重大人才工程中的第(八)工程,即《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是今后十年繼續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提出了圍繞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在裝備制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海洋、金融財會、生態環境保護、能源資源、防災減災、現代交通運輸、農業科技、社會工作等重點領域,開展大規模的知識更新繼續教育。在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決定》和《云南省工業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2010—2015年)》中提出了云南省工業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以上政策的發布,為小型煤礦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繼續教育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作為管理部門和專業院校,應該及早制定煤礦專業技術人才的中長期培養和培訓的規劃,建立科學的、系統的、實用的培訓制度,加快煤礦專業技術人才的知識更新。
3 注重培訓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切實提高煤礦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質量
按照小型煤礦對專業技術人才的標準要求,深化對專業技術人才培訓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強化專業技術人才職業技能培訓的同時,也加強了職業道德、法律意識等職業素質的培養,提高了專業技術人才的技能水平和綜合職業素養。
3.1 改革培訓課程,創新培訓計劃
培訓計劃、培訓課程的設置和實施是煤礦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圓滿完成的必要條件。在培訓計劃和培訓課程的制訂過程中,考慮到各個煤礦的生產條件、培訓專業、參培人員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異,作為培訓院校,組織專家組對主要產煤市、縣(區)行業管理部門及生產企業進行專業技術人才規劃調研,根據小型煤礦企業的生產狀況及發展要求,形成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專題調研報告,在與行業管理部門及送培企業反復進行磋商后,組織企業內部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與培訓教師共同制訂出以高素質、高技能為培養目標的培訓計劃并合理設置培訓課程。
3.2 注重建立培訓教師隊伍,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從長期的培訓過程來看,最受學生好評就是“雙師型”教師,因此,學院針對小型煤礦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已建立了一支專業技術水平高、教學與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除了聘請在職教師、離退休教師,還聘請國有煤礦已退休并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的工程師為外聘教師。在任職煤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教師中,有的是云南省煤炭行業技術審查專家委員會成員,有的參與了云南省煤礦生產能力核定工作,并經常帶學生到煤礦實習,對全省小型煤礦的地質特征、開拓方式、采煤工藝、機電設備等非常熟悉,在如何培養優秀的煤礦專業人才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對提高繼續教育培訓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實現學校、企業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機制
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學生與普通全日制學生相比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年齡結構相差比較懸殊,在參加培訓的同一批學生中,年齡跨度可以在18~50歲之間。(2)學歷層次參差不一,同一班上的學生中有的是專科或本科學歷,雖然原來所學專業不是煤礦主體專業,但基礎知識較扎實,培訓過程中接受能力較強。有的是高中學歷,甚至有的只具有初中學歷。(3)工作經驗的差別較大,有的在煤礦已經從事相關專業多年,工作經驗較為豐富,有的是才從事煤礦專業,對煤礦有一定認識,也有的剛被錄用到煤礦就送來培訓,對煤礦生產完全沒有概念。
4 結語
小煤礦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是一項長遠的、有計劃的、不斷創新的工作,其順應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云南省《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決定》和《云南省工業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2010—2015年)》等方針政策的要求,它關系到小煤礦的管理、發展、安全、高產高效生產方式、煤礦機械化的推廣等等,小煤礦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培訓應從培訓計劃的創新、培訓過程的管理、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大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與送培企業的密切合作,培養出適應小煤礦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創新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曉端,程春鈞.論我國繼續教育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J].繼續教育,2011(9):44-46.
[2] 馬莉.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繼續教育,2010(1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