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華兵
摘 要:本文根據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環境、評價方式開放的前提下,提出了實施開放式教學模式的三大策略,為培養中職生的職業能力作出努力。
關鍵詞:數學 開放式教學模式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104-02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學校都在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努力培養符合企業要求的初中級人才。筆者作為一名中職數學教師,也一直在努力探究適合中職生實際的教學模式。本文以數學課程教學為例,談談在課程教學中如何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問題。
1 中職數學課程教學的現狀
中職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大多數學生的水平根本就達不到初中畢業要求。學習觀念陳舊、學習方法不當導致他們學習能力低下。在課堂上學生往往更關注數學定理、公式的內容、記憶方法以及例題的類型,課后模仿例題練習,而對定理、公式的產生、形成、發展過程以及解題中的思維方法卻并不關心。中職學校的教師大多課務繁重,學習進修的機會少,普遍缺乏科學的課程研究的方法和意識,教學基本沿普高模式,脫離了學生實際。并且,為了迎接會考,有些數學老師只讓學生記定理、結論和習題,不注意思維方法的教學,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顯然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
2 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涵義
開放式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宗旨、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開放式教學要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環境、評價方式等具有開放性。
2.1 教學目標的開放性
由于學生個體素質的差異以及畢業后擇業求職的目標不同,他們接受數學知識的能力不同,對數學知識的需求也不同。教師不能對全體學生提出相同的教學要求,應根據學生素質差異、需求不同,確定多樣的、開放的教學目標,這就是教學目標的開放性。
2.2 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許多學校都在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開展“訂單教育、半工半讀”等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在各種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下,課程教學要求是不同的;中職學校課程教學與專業緊密相聯,不同的專業對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的要求是不同的。另外,隨著以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用人單位不僅要求中職畢業生有專業技能,還要有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數學知識,更要重視培養學生利用數學工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重視發揮學生的實踐性、創造性。總之,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同的專業、不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教學時不能照課宣本。這就是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2.3 教學形式的開放性
新課程改革呼喚著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的變革期待著教師改變傳統的封閉型教學方式,實行開放式教學。教學形式的開放性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充分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同時教師要努力改變學生把教材知識作為唯一的知識內容、把教師作為知識與智慧的唯一源泉、把學校與課堂作為唯一的學習場所的封閉式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在廣泛的教育資源背景下進行自主學習、主動學習。這就是教學形式的開放性。
2.4 教學環境的開放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材料的變化發展,新的教學觀念也在不斷衍生,必將把越來越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具有特定教育功能的教育環境帶入教學活動之中。這就是教學環境的開放性。
2.5 課程評價方式的開放性
課程目標最終將由學習的結果來體現,不能沒有結果的學習,也不能學習沒有結果。傳統的課程評價就是單純的考試成績,學生為應對每學期最后的一張試卷而背著沉重的負擔。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每門課程的評價都要給學生全面發展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要構建讓學生享受成功的評價。這就是課程評價方式的開放性。
3 中職數學實施開放式教學模式的策略
開放式教學模式體現在各個教學環節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環節的不同,采用不同策略,才能真正實施開放式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3.1 轉變教學觀念
要實施開放式教學模式,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樹立數學課教學為專業教學服務的意識。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更應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方法上,既要有中國特色,又應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師不但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學法,以便真正實現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目的,為學生能成為現代企業所需的人才奠定全面的基礎素質。
3.2 實現教學目標開放性的策略
在《中職數學教學大綱》中提出的課程的總體教學目標是:(1)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并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2)培養學生的計算技能、計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數據處理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3)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意識、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在中職數學教學總體目標下,教師要針對不同基礎、不同專業的學生設計開放性、有層次的課堂教學目標。如“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教學目標除讓學生學會推導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以及學會使用這個公式外,還應讓基礎較好的學生領悟“錯位相減”的求和方法,并解決更一般的問題:計算型如{anbn}的數列的前n項和,其中{an},{bn}分別是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這是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設計的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這樣在課堂中才能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吃飽”。
3.3 實現教學內容開放性的策略
要實現教學內容開放性,首先教師要選用合適的教材和輔導用書,并根據專業不同、教育模式不同,重新整合與優化教材的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更能體現為專業教學服務的意識,通過教學使學生能掌握未來職業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數學知識。例如,財會專業要突出計算技能、計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數據處理技能,而機械專業則要突出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3.4 實現教學形式開放性的策略
教學形式的開放性,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充分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廣泛采用課堂教學、多媒體模擬教學、情境教學、社會調查等方法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教師要努力改變學生把教材知識作為唯一的知識內容,把教師作為知識、智慧的唯一源泉,把學校、課堂作為唯一的學習場所的封閉式的學習,倡導學生在廣泛的教育資源背景下進行自主學習、主動學習。例如,在等差數列應用的教學中可結合購房按揭,讓學生分組走出課堂,了解房價、購房按揭的方法,并提出購房方案,然后通過小組成員對各種購房方案對比討論,選擇最佳的購房方案。這種開放式教學方式雖然教學組織比較難,但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獲得卻是采用其它教學方法無法實現的。
3.5 實現教學環境開放性的策略
(1)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
在開放的教學環境中,教師應由知識的傳遞者變成為學生構建知識的促進者,由課程的執行者變為課程的設計者,由學生行為的指揮者變為確定學生主體地位的鼓勵者,讓師生在平等民主氛圍中完成。
(2)運用激勵機制。
在開放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在教學中要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要善于捕捉每位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想、敢問、敢說,使每位學生的優點、特長得以展示。
(3)提供自主空間。
在開放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必須還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力,盡量提供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有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時間,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有創新的可能,讓學生的表現欲得以滿足。
(4)走出課堂。
在開放的教學環境中,要適時組織學生走出課堂進行社會調查與實踐,讓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針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抽象出它的數學模型進行探究。例如,上面所述數列的應用—— 按揭購房方案的選擇,就是利用社會環境完成教學的。
3.6 實現課程評價方式開放性的策略
課程評價方式的開放性,要求教師對學生課程學習的全過進行評價,包括課堂問題回答的積極性及正確性、作業完成情況及完成質量等,并隨時記錄評價結果。在評價時要少批評多激勵,讓學生感到“我行”。
蘇霍姆林斯基說:“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課上,享受到熱烈的、沸騰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構建開放式的教學體系,優化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培養體系,突破教學課堂的限制,實施開放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大膽地把個性展現出來,這對中職生今后的職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熊延燕.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拖延行為及其對策[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3):147.
[2] 楊志尚.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