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德陽建市
8月18日,國務院批準設立德陽市。
1983年
縣域經濟發展
德陽市委、市政府在政策、管理、經濟上多措并舉,縣域經濟迅速發展。
1983年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市委、市政府把發展鄉鎮企業作為振興農村經濟的突破口,以工補農、以農促工,鄉鎮企業發展迅速。
1986年
三星堆考古發現
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發現,將古蜀文明和文化推上了新高度。
1988年
德陽石刻藝術墻建設
長1000多米,高7米,集民族性、時代性、地方性為一體,藝術魅力十足。
2004年
西部職業教育基地建設
8月,市委、市政府作出《關于建設中國西部職業教育基地的決定》。至2012年底,德陽市中職學校20所,學生共計13萬余人。
2003年
文廟廣場建設
8月竣工,被譽為“德陽的城市客廳”。
1993年
金路、廣華股票上市
5月,金路股票在深圳上市,成為德陽首家上市企業。9月,光華股票在上海上市。
1992年
河東新區建設
8月開工建設,經過20年建設,在城區面積和總量上,圓滿完成且遠遠超過“再造一個德陽”的宏偉目標。
1989年
旌湖兩岸生態整治
10月,綿遠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開工。2007年1月,獲全國城市建設與管理的最高獎項“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2013年
中國二重八萬噸模鍛壓機建成投產
4月建成投產,對國內實現大型模鍛產品的自主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2011年
“兩區”規劃建設
旌東新區、亭江新區規劃建設。這將解決德陽百萬人口大城市建設的載體問題,也勾勒出了德陽產城一體、“二產向南、三產向東”的“聯動路徑”。
2011年
德陽GDP突破“千億”
德陽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37.4億元,德陽經濟發展進入跨越式發展新階段。
2008年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
德陽市17139人遇難,直接經濟損失2658億元?,F災后5480多個重建項目全面竣工,災區舊貌換新顏。
2009年
“清潔技術與再生能源裝備制造業國際示范城市”
3月,德陽被聯合國工發組織授與,是國內第一個。
2010年
東汽異地重建
5月,東汽八角井基地竣工投產,實現異地重建。
2010年
抗擊清平“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
8月,綿竹清平鄉暴發特大山洪泥石流,直接經濟損失4.3億元。危難之際,眾志成城,搶險救災取得重大勝利。
2010年
德陽納入全國社會管理創新試點
12月被納入,是四川省納入綜合試點的唯一城市。
2013年
重裝基地建設
6月,德陽被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授予“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基地”稱號。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德陽工業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