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宇



美劇《廣告狂人》第一季里,英俊的唐·德雷柏用一個創意就讓在場的文案感動到淚奔:“我的的第一個文案老師是個希臘人,他告訴我說,人與產品之間的深層紐帶是懷舊之情。”
美劇里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男主角唐永遠穿整整齊齊的三扣西裝,在美國麥迪遜大街一家風頭正勁的廣告公司擔任創意總監。他永遠安靜地闡述自己的創意,輕易讓原本不以為然的客戶震驚得呆若木雞。
“傳統的廣告公司強調一定要有一個Big Idea。”林升源說,“但在互動創意領域,我們玩的可能是一個體驗,也可能是一個游戲?!闭f這句話時,林升源正坐在上海的一輛出租車里。他一邊熟練地指揮司機左轉右轉,一邊在電話里處理著工作。
這個舟山出生的香港人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中英文夾雜著蹦出來。他在W+K (Wieden+Kennedy)上海公司擔任互動創意總監,同事習慣稱呼他的英文名Francis。繁忙工作之余,Francis每日持之以恒地在Instagram上發布自己的像素畫像。畫像上,他戴不同的帽子,有時候是街頭范兒的卡車司機帽,冬天則多是毛線帽。不變的是大大的黑框眼鏡,和日范兒的小山羊胡——一切都與《廣告狂人》那個時代的標準廣告人完全不一樣。
Francis的獨立網站db-db.com是很多數字媒體愛好者的心頭好。這個獨立網站從2001年創立開始,至今已是第七版。關注數字傳媒界的最新科技,一半出于職業需要,一半則是Francis多年培養的專業習慣。Francis擁有計算機和設計兩個學士學位,碩士則是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獲得。
2004年時,Francis和他的團隊就開發了一款應用程序——多功能消息系統 (Versatile Messaging System),這一程序能夠使用戶發送定制化的視頻和動畫信息。那一年Facebook剛剛上線,Twitter尚未問世。在當年中國大陸的網絡世界里,痞子蔡等網絡寫手的熱潮才剛剛過去,一首《老鼠愛大米》紅遍了網絡。而人人網、微博的誕生都是幾年以后的事情。
等到2008年Francis加盟W+K時,中國的白領已經習慣在開心網上種菜、釣魚。Francis的到來是這個傳統廣告公司邁向數字領域的第一步。當時,W+K在中國的客戶包括耐克、匡威中國和諾基亞。二十年前,正是W+K為耐克打造了“Just Do It”的口號,并使其成為廣告史上最響亮的slogan之一。與一眾4A廣告公司相比,“獨立運營的創意熱店”是W+K最驕傲的標識。
Francis著手組建了W+K的數字創意部門。雖然研究出身,但Francis更看重團隊成員在技術和創意方面的綜合能力。“在廣告領域,對技術性的要求沒有實驗室那么高,但需要他有idea?!彼膱F隊包括三個工程師、三個設計師,平均年齡都在27歲左右,擁有交叉專業背景?!耙簿褪钦f,設計師也懂一點用戶體驗和編程——雖然不一定需要他上手做;程序員也有美感。”除了為客戶提供新媒體創意,這個不到十人的小團隊也為公司開發新的技術與應用程序。
2009年中秋節前夕,W+K訂制了一款表面印有凸起logo的方形月餅。同一時間,在W+K的官網上,一個名為“月餅傳書”的頁面上線。只要打開網頁,將這款使用了AR(增強現實技術)的月餅放到攝像頭前,一只兔子的動畫形象就會出現在屏幕上。借助鼠標,屏幕前的人可以與這只玉兔進行互動。
“月餅傳書”的成功催生了“碎碎平安”。和“月餅傳書”一樣,“碎碎平安”主打中國農歷節日,在2010年春節時推出,界面和配樂也極具中國古典風格。但與“月餅傳書”不同的是,“碎碎平安”為網友提供了一種定制和創作的可能。網頁被分成許多正方形小格,使用者可以通過鼠標拖拽往其中隨意填充素材。素材是很多個短小視頻,記錄了辦公室里各種待丟棄的物品被擊碎瞬間的畫面和聲音,這些東西包括貝多芬石膏雕像、花瓶、鍵盤等不同的物件。借助簡單的剪輯按鈕,這些素材可以組合成一個連續播放的視頻賀卡。
在一系列中國節慶作品中,“Happy New Year 兔You” 也許是最成功的一個。這個大型的動態手勢裝置被安放在W+K上海長樂路的辦公室樓下。裝置前端是一面彩色屏幕,倘若路人在屏幕前做動作,他的身影會在屏幕上化成一只彩色的兔子。通過攝像機捕捉,這只兔子會持續模仿路人的動作。
醒目、有趣、易于互動,“Happy New Year 兔You”的成功顯而易見。很多行人都駐足屏幕前與自己“化身”成的兔子游戲了許久。這段互動視頻至今仍是W+K上海官網的進站動畫。與這個產品相比,同年圣誕檔期推出的“微涂鴉”就嘗試了更復雜的互動形式。 “微涂鴉”是一款基于微博的互動裝置。屏幕同樣設置在長樂路公司樓下,路人通過發微博、傳圖片,再加上屏幕上方格內的號碼,可以在這面墻上進行色彩涂鴉,圖片的主色就是涂鴉的顏色。幾道規則下來,不少路人已經被難倒,也有人在活動下留言游戲規則“過于復雜”。但這并不影響Francis的團隊不斷嘗試新東西的決心。
“一般的傳統作品可能三個步驟可以誕生:發掘價值、頭腦風暴、生產加工,但對互動產品,則多了一個要求:實踐。”為了讓生產出的互動產品都更容易親近,在迸發出想法之后,Francis通常要帶著他的團隊在短時間內迅速實踐。“可能就是在兩天內利用現有的程序,將我們的想法實現。”一些很棒的點子有時會在實踐中迅速出現問題,或是過于繁瑣,使人產生“不會用”的感覺。
“一個好的數碼作品,是要讓人能感嘆‘這太棒了,我想參與其中的。它是能直接與你對話、讓你受到啟發、并讓你深陷其中的?!痹赪+K區域數字主管朱永詩Leo Chu看來,雖然很多公司都在圍繞著高科技打轉,但每一個優秀的案例,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都是讓顧客對產品的感覺加深或改變。“當然,讓這些互動實施可能需要科技的助力,但對顧客來說,吸引他們的只會是有趣、簡單又有創意的體驗。他們不關心其中的科技,他們只關心體驗?!?/p>
Leo舉了2011年可口可樂在美國超級碗上的互動案例作為他此番話的佐證。在全美超過一萬人收看的“超級碗星期日”當天,可口可樂創造了兩只虛擬的北極熊陪伴觀眾一同收看比賽。這兩只熊分別代表爭奪冠亞軍的球隊——紐約巨人隊和新英格蘭愛國者隊。圍著紅白圍巾的北極熊代表紐約巨人隊,藍白圍巾的則代表新英格蘭愛國者隊。隨著賽事的進行,這兩只熊會實時呈現出不同的反應。一旦一方得分了,代表那一隊的北極熊就會起身歡呼慶祝,而賽事膠著時,也會跟著緊張、怨嘆。
這兩只熊并不只是賣萌那么簡單,觀眾還可以通過可口可樂在Facebook上的App留言與它們對話。可口可樂預先準備了兩只不同腳本的廣告,看哪一方落后了,才決定在比賽中場休息的廣告時段,在電視上播“幫落后隊伍打氣加油”的廣告?!巴ㄟ^這個案例,可口可樂非常聰明地推進了傳統的‘實時廣告概念?!盠eo總結道,“更重要的是,它給予看球賽的可樂粉一個機會,與著名的北極熊進行實際互動,并通過這種互動,表達他們對品牌的喜愛。”
Leo在2013年2月加入W+K上海,負責推進公司的數字策略。他臺灣出生、美國長大。 他的到來,讓“公司高層具備強大的數字專長”,也標志著W+K這個創意熱店在數字業務上的決心——盡管Leo一直避免強調數字業務與傳統業務的壁壘。“幾乎所有的campaign都會有數字元素——如果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數字campaign的話。”
W+K倫敦Office在2010年世界杯期間為耐克操作的案例也許是這句結論的最好注腳。這個集結了魯尼等一眾世界巨星的campaign包括極具創意的TVC、大型戶外招貼和雕塑,同樣也涵蓋有互動作品。通過簡單的面容識別和對比,球迷可以在社交網絡上找到自己的“球星相”。說這一案例是當年廣告界最成功的策劃并不過分。英國《每日電訊》直接以“耐克偷了世界杯為題”對一案例進行分析。“有的客戶找到我們,提出專門的數字業務要求;也有一些是與我們相伴多年的客戶,現如今從體驗到貿易都越來越看重數字業務。”“客戶”是Leo最常提到的詞,專注于客戶也是這家創意公司最引以為豪的著眼點。
客戶對數字業務的需求每天都發生著變化。智能手機、平板在中國的大規模普及已經不是新聞,社交網絡的發展也從未停滯。有數據顯示,在朱永詩加入W+K的2013年初,20-30歲的年輕人在晚間時段平均切換27次信息獲取渠道?!半m然客戶需求不同,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就是這些要求都與社交網絡聯系在一起。特別在中國,這種社交網絡上的對話更是異常豐富和活躍,沒有什么比了解大眾所想、趕緊加入其中更讓人興奮的了?!闭f這話時,Leo充滿了躍躍欲試的喜悅。
“耐克‘活出你的偉大系列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我們能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利用社交媒體的力量、通過線上的對話,改變人們固有的文化認知?!痹趥惗貖W運會17天的時間里,包括W+K在內五個公司的30名員工一起為微博日夜奮戰。在代言人賽事失利的情況下,“活出你的偉大”系列卻成為熱門話題。每條微博單條轉發均過萬,“偉大體”更被廣泛PS,堪比幾年前的“凡客體”。一名W+K員工事后在微博上激動地表示:“所有的communication campaign都必須是線上線下互相關聯成一個整體的consumer journey。這是我在W+K學到的最重要知識之一?!睂rancis和他的團隊而言,如此活躍的社交網絡環境,是機遇更是挑戰?!霸谕鈬?,可能五六年內都是Facebook和Twitter作為主要平臺,一直沒有大的改變?!钡珡?008年開始,Francis每一年都看到中國社交網絡的新變化?!八詫ξ覀儊碚f,不僅要了解外國的新技術,API是什么樣,也要懂我們的用戶都在什么平臺上。”
“但事實上,平臺或媒介從來不是我們首先考慮的問題?!盠eo補充到,“我們永遠從能夠滿足客戶商業訴求的最有創意的概念出發?!睋Q句話說,作為一家以創意為核心的廣告公司,數字能力的增長只是升級打怪的本領,而W+K對創意的追求從來沒有改變。2012年6月,與耐克新鞋款一起,Nike Plus App在蘋果商店登陸。這款可以記錄跑步足跡、平均速度與能量消耗的應用程序,立刻被許多跑步愛好者使用。發布兩個月后,一位網友受到日本耐克推廣活動“RunLikeMe”啟發,利用跑步足跡在應用中繪制了“上?!倍?。這一截屏在微博發布后立刻受到跑友們追捧,一時間效仿者無數。這種效應出乎應用開發者意料之外,卻又讓他們由衷欣喜?!皵底謺r代為我們的生活創造了無數的活動。對品牌來說,挑戰在于,如何用一個富有創意的點子,讓客戶愿意花費時間與我們在一起?!本腿纭稄V告狂人》中的唐的那番煽情致辭所說“尋找人與產品之間的深層紐帶”。在這一點上,從懷舊年代到數字時代,廣告人們的任務從未改變。
Q:數碼設計 A:林升源
Q: 你在哪一年加入W+K,當時數字業務的大氛圍怎么樣?
A: 我在2008年加入。當時國內還沒有一個能夠應對數字廣告業務的制作和創意團隊。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國內廣告界的數字業務可能剛剛開始,09-10年,這項業務就開始迅速發展了。
Q: 你的專業背景對工作有什么幫助?
A: 我不是一直做廣告,我原來在互動、數字領域都有涉獵,也一直關注在社交網絡上的視覺化體驗。因此比較關注如何在網絡上進行溝通,以及能夠產生的影響
Q: 有沒有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
A: 我們在2010年時,為耐克的GS Polo制作了一款網絡短片。當時正值世界杯期間,我們就以足球為主題。在一個5米乘10米的studio里,邀請潮人一起踢一場互動足球。通過捕捉、觸摸,地面的色彩會產生改變。這與GS Polo想要傳達的“夠出色”概念正好吻合。
Q:數碼設計 A:朱永詩
Q: 基于現在的情況,你對數字業務的前景如何看待?
A: 在這些年里,數字業務的發展越來越醒目。
幾乎所有類型的廣告公司,包括傳統機構、媒介公司到社交媒體代理商都在發展自己的數字能力。
這并不是一個數字機構獨有的能力了。這種形勢一方面讓這項業務商品化,另一方面也為優秀的公司和過硬的作品提供了機會。
你將會持續看到,數字產品觸動消費者的神經。
Q: 面對這樣的局面,W+K上海是如何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力的?
A: 創新是我們的核心,我們也一直專注于此。我們一直專注于我們的客戶,這也讓我們能夠開拓任何我們覺得值得探索的新領域,去創造更激動人心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