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蕾
摘 要:網絡語言是在特定的語言社區里出現的一種新的語言現象,是一種值得關注和研究的社會文化現象;本文分析了這種新興的語言的特點,并對其產生及發展的原因進行探索,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和對語言發展的影響及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網絡語言 社會語言學 語言社區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160-01
隨著全球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網絡來進行交際和娛樂。網絡技術在掀起了一場信息革命的同時,也對人們的社會生活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語言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隨著社會的產生而產生的,并且也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語言與社會的這種關系被語言學家稱為“共變”。而網絡的使用者們在交際的過程中會形成一個新的語言社區,因此,就出現了網絡語言。網絡語言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它為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興的語言現象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及價值,因此,我們應該對網絡語言進行記錄、加以了解和研究。本文將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對網絡語言的性質及其特點進行探討。
1 網絡語言的性質
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生的語言現象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目前語言學家對網絡詞語的研究尚在探索中,對網絡詞語的性質的看法也各有千秋。于根元認為:“網絡詞語是新詞新語的組成部分或延仲,是新詞新語研究的重要研究對象。”他還認為“網絡里的一些詞語屬于社會方言,其中有一些或許又是一種社區詞語”。鄭遠漢則認為網絡語言不是語言的社會變體,不是一種社會方言。網絡語言主要是網友們上網聊天時創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號或特別用法。分別地看,其中有些可視為網民這個社會集團的“習慣語”。劉海燕在《網絡語言》中指出“網絡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方言,是一種虛擬空間的社會方言”。她認為:“網絡語言的特異之處主要體現在詞匯方面。網絡詞語涉及網絡技術、網絡經濟文化和網絡交際等諸多方面,因此,對于網絡詞語的性質不能采用一言以蔽之的方法加以概括,而應對網絡詞語中的不同類型作具體分析”。
2 網絡語言的特點
網絡語言把兩種截然不同的話語方式—— 口語和書面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網絡語言獨特的話語方式。其特點如下所述。
2.1 隨意性和創新性
與傳統語言變異背道而馳,網絡流行語的詞匯構成具有隨意性和創新性如諧音類詞語變異,漢字諧音:油墨—— 幽默,大蝦—— 大俠,英譯詞email—— 伊妹兒等。縮寫諧音:表—— 不要,醬紫—— 這樣子等。以功能分類分,有稱呼類語言變異,如:美眉——美女,菜鳥—— 新手。動作類變異,如:切——口氣詞表不服氣,雷—— 表出乎意料。別稱類變異,如:網絡暴民—— 網絡文盲等。此外還有時效類,也就是所謂的年度流行語,如2012年網絡流行語:給力,傷不起等。
2.2 展現方式和特色
網絡流行語詞匯,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而且很難聯想到它想要表達的意思,它的產生以強大的網絡文化做后盾,在理解它的同時要考慮它特殊的使用環境,即語境的因素,才能認識到它獨特的社會功能。與傳統語言相比,它具備自己特有的展現方式和特色。
第一,網絡流行語具備新異性。這一點主要體現在詞匯和語法的變異兩方面,對傳統詞匯進行新意改造,有時極盡扭曲;對新詞的豐富探索,善于采用夸張手法。
第二,網絡流行語體現時代性。大部分流行語緊貼當時的社會現實,反應大眾心理,使人們可以婉轉的表達內心看法。
第三,網絡流行語具有即興和不斷更新的特征。它是人們在網絡空間抒發對社會認知時即興創造的,具有不斷更新的特點。
3 網絡語言產生及發展原因
一方面是社會原因。當今社會現實情況,從多元文化視角看,各種文化現象百家爭鳴,給網絡流行語的產生創造了寬松的氛圍;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的飛躍,網絡文化的影響等因素都給人們創造網絡流行語這種新穎的語言變體提供了便利的渠道。
另一方面,人們崇尚創新,追求個性的心理趨向使他們敢于挑戰傳統文化語言。網絡流行語也是文字,只是人們通過一種新的媒介實現了它的存在,不再借用于紙和筆的記錄。人們生活在一個以信息為中心的網絡時代,更加追求生活的高效性,有時人們在網上為了更快的傳達某種信息,簡單地按幾個字母鍵,大概的意思就能表達出來,方便快捷,因此而受到大家的青睞,慢慢流傳開來。
4 網絡語言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
網絡語言極大地方便了網民們彼此之間的交流,并對整個社會語言的使用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已逐漸成為網民們在網絡上交流時的信息載體。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注意到,網絡語言自身還是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網民們在網上交流時受到時間的限制,為了提高速度而出現錯別字,并存在著濫用諧音、數字符號,歪用詞義的現象,同時受外語影響,或為了求快任意縮略詞語,或為了追求表達效果而有意無意地違背了語法規則。
網絡語言存在的這些問題,沖擊和顛覆著現有的語言規范,在應用于現實社會和日常生活后,難免會造成語言混亂。網絡語言對現實社會中語言的使用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對年輕人的影響極大。另外,網絡語言已經侵入報紙、書籍等媒體,甚至已經出現在一些教科書和中小學生的日記和作業中了。因此,我們應了解網絡語言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清醒地認識到網絡語言對全社會的語言生活的深刻影響。
5 結語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上網并使用網絡語言,更多的新詞和新的語言現象及特點還會不斷出現。語言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甚至發生變異的,它不是靜止的。對于網絡語言的使用我們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應一概接受或者一概否定。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語言對語言整體和社會文化必然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對于這種新興的語言現象,我們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注。
參考文獻
[1] 于根元.中國網絡語言詞典[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2] 劉海燕.網絡語言[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
[3] 鄭遠漢.關于“網絡語言”[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2(3):102-106.